1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近年来,东南大学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学科和科研平台,重视构建自主研学实践体系并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已建立3个层次的实践课程与3个层次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相结合的开放式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同时构建了学科优势明显的实践教学平台和“校内外、国内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基地。 今后,学校将进一步促进实验教学平台的共享,将科技创新资源更好地向全体学生开放,建设实验课程、实践环节、科研训练、科技竞赛和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创新实践平台;进一步完善“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融创业理论教育、创业实训环节、创业实战环节为一体的创业教育体系。
加强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
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标准,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就业指导专职教师队伍,并建立定期考核、淘汰制度。支持教师以对外转让、合作转化、作价入股、自主创业等形式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并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探索和推进教学团队协同育人模式,为学生提供学科群、课程群、学科交叉等创新创业指导。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建立企业导师、校内导师联合指导模式,探索“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建设一大批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业示范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打造创业园“特区”,提供政策、资金、场地支持和商业模式完善、产品开发完善等增值服务,鼓励在校生和一定年限内的毕业生进行创新创业。以创新创业竞赛为抓手,强化专业培训,提升创业计划书撰写、创业项目路演PPT制作与演讲技巧、创业项目融资等能力。
“要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由‘两张皮’向有机融合的转变。”在2日举行的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表示。
袁贵仁指出,要牢固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转变,由单纯面向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向全体学生的转变,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袁贵仁强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认真抓好六项重点任务。一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要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二是推进协同育人。要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协同,推进高校与高校,高校与政府、社会间的协同,推进学科专业间的协同,建立结构调整、多样合作、交叉培养新机制。三是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要加强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广泛搭建实习实训平台,办好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四是改革教学管理制度。要建立个性化培养教学管理制度,推行休学创新创业,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改革学生学业考核评价办法。五是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要坚持全员参加、专兼结合,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六是建设校园创新创业文化。要把创新创业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4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