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经典故事 » 典故过犹不及(过犹不及有什么典故?)

典故过犹不及(过犹不及有什么典故?)

分类:经典故事 日期:2022-07-26 17:35 浏览:8 次

1."过犹不及"有什么典故?

【成语】 过犹不及

【发音】 guò yóu bù jí

【解释】 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出处】 《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示例】 1.清《诵读教学》:“前者歪曲了白话文,后者也歪曲了白话文,所谓~。2.据老夫看来:这是“~”。大约两耳过长,反觉没用。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

【用 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强调言行恰如其分

【近义词】 过为己甚

【反义词】 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灯 谜】 未遂罪

【故 事】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他的同学子张和子夏哪个更贤明一些。孔子说子张常常超过周礼的要求,子夏则常常达不到周礼的要求。子贡又问,子张能超过是不是好一些,孔子回答说超过和达不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过犹不及的典故,过犹不及的典故出处,过犹不及典故与故事

2.过尤不及的含义

过犹不及

事情办的过火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过犹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中庸》说,过犹不及为中。“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是说,舜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这就是对本章孔子“过犹不及”的具体解释。既然子张做得过份、子夏做得不足,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此二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典故

3.古代过犹不及的故事

有一次,鲁定公饶有兴致地问颜回道:"先生,您听说过东野毕很擅长于驾马吧?"

颜回答道:"擅长是很擅长,不过他的马将来必会跑掉。"

鲁定公听了很不高兴,东野毕擅长驾马是众所周知之事,可如今,颜回却说他驾的马必会跑掉,不知颜回是何用心。便对着旁边的人说:"原来君子也会诬人啊!"

颜回听后,并没有辩白什么,退了出去。

在颜回离开后三天,掌管畜牧的官员突然跑来报告鲁定公说:"东野毕驾的马不听指唤,挣脱缰绳,车旁的两匹马拖着中间的两匹马,一起回到马厩里了。"

鲁定公一听,惊坐而起,急忙唤人派车将颜回召来。

颜回到后,鲁定公便向颜回请教道:"前天,寡人问您东野毕擅长驾马的事,先生您说,擅长是很擅长,但是他驾的马必将跑掉。不知您是如何预先知道的呢?"

颜回起身答道:"臣是以政事推测出来的。以前的时候,舜帝善于使用民力,造父擅长使用马力。舜帝不穷尽民力,造父不穷尽马力,因此在舜王的那个时代,没有避世隐居或是逃走的人,而造父手下,也没有不听指示逃离的马。但现在东野毕在驾马的时候,虽然骑着马,拿着缰绳,姿态很端正,驾马的缓急快慢,进退奔走,也很合适,只是当经历险阻到达远方之后,马已经筋疲力尽了,他却仍然对马责求不止,臣是从这里推想到的。"

鲁定公很赞赏地说道:"原来如此啊!果真如您所言。不过,先生您话中的含义很大,能不能再稍进一步说明呢?"

颜回说:"臣曾听说过,当鸟被逼急时就要啄人,兽逼急了就用爪子乱抓,而人被逼得没办法时便要欺诈、叛乱,马被逼过头了自然就会逃奔。从古到今,没有能使其手下处于极点,而自己没有危险的啊!"

鲁定公听了颜回的话后很高兴,感到非常受益,也很佩服颜回的智慧与德行,便将此事告诉了孔夫子,夫子听后,微笑着说:"这就是颜回之所以为颜回了,都是这个样子的啊,难道还值得赞许吗?"

颜回观东野毕驾马,却以舜王政事断定有佚马之后果,看似二者之间并无关联,然而道理却相同,那就是:过犹不及,物极则反。

舜王为圣王,不穷其民力,人民安居乐业,因此没有佚民。东野毕虽然很有一套御马的技术,但对马却无体谅之心,一味穷马力而奔波,马自然不堪忍受而奔逃,这就如后来的秦王朝繁政扰民、刑法严酷,弄得民不聊生、鸡犬不宁,必然也就会遭致覆亡了。

凡事如果以私心,做过了,必然会走向反面,得到不好的结果。古人推崇"中庸"之道,以利他之心待人待物,不偏不倚,就可做到恰到好处。若善于将此信念时时运用到生活中,便无往而不利

4.过犹不及的哲学解释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就是“做过头的和做的不足的都是不好的”,也就是说,做事情要做的恰倒好处,要把握好“度”,这是典型的中庸思想!体现在哲学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我想关于哲学上量变,质变,以及度的关系应该好理解的,无非就是量变只是在原有基础上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事物固有的特性,但是量变持续增加,超过了度,那就会引起质变。举个简单例子,我们的水电站的水坝都有警戒水位,只要在这个水位之下的水位变化,被视为安全的,(这就是在量变范围,随便怎么变,没关系)但是超过警戒水位,就必须泻洪,要不有可能引发水坝的倒塌!如果水位高到引发水坝倒塌了那就是质变,而这个警戒水位我们就可以简单的理解成度!

所以过犹不及的哲学解释我个人认为就是量变不足以突破度,不会引起质变,达不到目的,但是如果量变过于迅猛,整也不符合利益,也是不好的(如可控制的核裂变),应该让量变的过程足以促成质变,并使其过程符合我们既定的方式!

5.过犹不及一词,出自哪里

过犹不及

guò yóu bù jí

[释义] 事情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指做事要恰如其分。

[语出] 《论语·先进》:“子曰:‘过犹不及。’”

[正音] 不;不能读作“bú”。

[辨形] 犹;不能写作“优”或“忧”。

[近义] 过为已甚

[反义] 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用法] 多用来强调言行应恰如其分。一般作宾语、谓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爸爸处理问题;十分慎重;他懂得~这个道理。

[英译] Too much is as bad as too little

典故过犹不及

相关推荐:
  • 鞠(历史上姓鞠的名人有哪些)
  • 执翎典故(华歆的轶事典故)
  • 大漠(与沙漠有关的神话传说故事)
  • 捺有何典故(汉字人从何得来,有什么典故,一撇一捺代表什么意思)
  • 岩雀(处堂燕雀成语典故)
上一篇:五级材料成分保护环境 下一篇:姚婉儿的伤心空间说说(春天的鲜花开满了墙,你是我的如愿)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火典故(关于火的神话故事越短越好~)
父子矛盾典故(家庭矛盾的故事)
燕子飞翔
二龙戏珠的典故(二龙戏珠的成语故事)
心赢典故(关于智谋的典故)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20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