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经典故事 » 质质典故(桃李的典故)

质质典故(桃李的典故)

分类:经典故事 日期:2022-08-22 22:55 浏览:12 次

1.桃李的典故

据汉朝《韩诗外传》记载,春秋时,魏国有个叫子质的大臣,他得势时曾保荐过很多的人。后丢官只身跑到北京,见到一个叫简子的人,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过去培养的人在危难时不肯帮助他。简子听后笑着对子质说:春天种了桃树和李树,到夏天可在树下纳凉休息,秋天还可吃到可口的果实。可是,如果你春天种的是蒺藜,到夏天就不能利用它的叶子,而秋天它长出来的刺倒要扎伤人。你过去培养、提拔的人都是些不值得保荐的人,所以君子培养人才,就象种树一样,应先选好对象,然后再培植啊!

简子用比喻批评子质培养人才不当。故后人就把培养人才叫做“树人”;把提拔培养的优秀人才叫做“桃李”。因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就被誉为:“桃李满天下”了。

2.文质彬彬的成语典故

解释

彬彬:古代指配合协调。文通纹,指纹理。并非我们一般以为的文化。它的引申意义可以是文化。质指质地。引申为表里的意思文质彬彬,纹理与质地协调,古人认识,比如石头,其有纹理,其有质地,如此构成石头的认识。引申到对事物的认识,人的认识也是如此。言语用文质来指代。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纹理与质地比表里的说法更形象。

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雍也》子曰:"质①胜文②则野③,文胜质则史④,文质彬彬⑤,然后君子。"

【注译】①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②文:文采,经过修饰的。③野:此处指粗鲁、鄙俗,缺乏文采。④史:言辞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⑤彬彬: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

【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3.淑质英才 典故

淑质英才

【拼音】: shū zhì yīng cái

【解释】: 淑:善良;英:非凡。善良的品质,非凡的才百能。

【出处】: 《后汉书·祢衡传》:“字正平,淑质贞亮,英才卓砾。”

【拼音代码】: szyc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夸奖人度

【故事】: 东汉时期,平原郡人祢衡,字正平,年轻时十分有才华与文采,人们夸他有淑质英才,但性情内高傲与刚强,喜欢矫时慢物,少与人交往。建安年初到都城许昌游历,刚到颍川时,朋友给他一个大人物的名帖容,祢衡揣在身上,直到名帖字迹模糊也没去找他。

4.才多以典故质正其理,虽为术者所短,然颇合经义

“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

这句话出自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的《张子正蒙注》。《张子正蒙》是北宋思想家张载的代表著作,其原文是“循天下之理之谓道,得天下之理之谓德”。

王夫之为其作注写道:“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显著于天下,循而得之,非若异端孤守一己之微明,离理气以为道德。”这是以“固然”和“所以然”解释理,把理视为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我们必须弄清“固然”“所以然”的内涵,如此才能把握“理”的精义。

理与固然密切相关,使其具有本然、自然、固有规律之意。事情必然要发生,这是其内在本然决定的。

理与所以然相连,揭示了事物之间背后的某种必然联系,使其知所先后、见果知因。

“事要知其所以然。”所谓“名上理会”是只认识表面,而知其所以然则是了解事物的原因,如此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探求事物在于把握其中的原因,或者说认识事物的内在规律,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循而得之”,做什么事情都能够获得成功。

把理视为事物的固然、所以然的新意在于,揭示理作为本然、规律、原因的特征,使其真正成为具有思想内涵或哲学意义的范畴,这反映了古代学者在思维与认知领域方面的进步。

与此同时,王夫之批评“异端孤守一己之微明,离理气以为道德”的空疏学风,强调理不离气,气也不离理,理与气互不相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这也说明理并非游离于事物之外而是孕育其中。

质质典故

相关推荐:
  • 荒郊野宿典故(坚壁清野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 广西慈孝典故(慈孝故事简短)
  • 元籍(青白眼的典故)
  • 反讽无德典故(如何讽刺不懂装懂的人成语典故)
  • 子陵(找关于严子陵的典故)
上一篇:本科后可以去学校上学么(本科考取之后可以上大学吗) 下一篇:塔式起重机讲稿(塔式起重机知识)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儿曹马诫典故(曹冲称象的典故)
古代关于孝的典故(求古代关于孝顺的典故)
倒戈(阵前倒戈的典故)
端午节对联典故(与端午节有关的古诗 对联 故事和习俗)
金童玉女典故(金童玉女的传说)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19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