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经典故事 » 蔡国典故(孔子困陈蔡有什么典故)

蔡国典故(孔子困陈蔡有什么典故)

分类:经典故事 日期:2022-09-17 17:18 浏览:3 次

1.孔子困陈蔡有什么典故

孔子困陈蔡 出处:吕氏春秋 原文: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

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

少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装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

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

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故知非难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难也。

翻译: 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缺粮)受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米饭了。白天睡在那,颜回去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快要熟了。

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

孔子起身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颜回回答道:“不是那样的,刚刚碳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又不好,就抓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按说)应该相信眼睛(看见)的,但是眼睛也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们记住,要了解人本来就不容易啊。”

所以要了解是非很难啊,孔子认为要了解一个人更难啊。

2.陈蔡之困 是怎么一个故事

孔子和一帮弟子被困在陈国蔡国交界处的故事。

故事大约是这样的:

楚王想请孔子去楚国发展。这时陈、蔡两国的大夫密谋说:“现在楚国是大国,派人来聘请孔子。如果孔子被楚国所用,那么我们陈、蔡就要要危险了。”于是他们就孔子与弟子们围困在郊野里。孔子不能自由行动,粮食也吃光了。跟随的人生病很厉害,甚至都起不来了。孔子却依然讲诵《诗》《礼》,弦歌不绝。孔子弟子子路很迷惑,于是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处境艰难得时候吗?”孔子便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就是说君子可以安于艰难困苦,至于小人,如果遇上这种情况,那就大胆放肆、无所不为了。

3.君子固穷的故事,成语故事

君子固穷的故事

【注音】jūn zǐ gù qióng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先后在卫、陈、蔡等国碰壁后,突然受到了楚国的邀请,孔子立即带领弟子启程赴楚,陈国立即串通蔡国放出囚犯围堵孔子。在孔子师徒被围困中,子路抱怨穷困潦倒,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出处】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论语·卫灵公》

【解释】君子: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固穷:安守贫穷。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等

【成语示列】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 鲁迅《孔乙己》

4.谁知道古蔡国的历史发展情况

第一,本应该成为蔡国第一个国君的“蔡叔度”既然作为周天子十个儿子中老五的被作为同宗而受到周武王的分封,而且是“三监”之一,可见周武王是多么看重“蔡”地的地理位置之重要,同时也是看重蔡叔度。

那么照这样看来,我认为蔡国应该是发展得比较快,为什么反而是吴、楚等后来者居上。并且蔡从立国到亡国三分之二的时候都是依附、朝拜、臣服与吴楚。

当然原因之一也逃不出它自身没有利用好“三监”的“监”之职,借以发展自身。第二,在《史记.管蔡世家》中发现,在蔡国在位的24位国君中(以蔡仲为第一个国君),不乏儿子杀了父亲以代其位的现象。

我不知道这可以说明什么,因为这样的现象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政权内部都可能发生,但是认真想来,这可能也是导致蔡国国势渐微的原因。第三,在战争的年代里,相对小国为了保住自己国家不被相对强大的国家吞并,往往都会采取三种方式------联姻、人质、献贵重物品。

小小的蔡国也没有逃出这个手段,而且这三种手段蔡国都曾用到过。例如蔡谬侯以其女作为齐桓公的夫人;蔡昭侯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吴国作为人质以共伐楚……。

以上的自卫手段在战争的年代不失为良策,可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仅仅是维持了暂时的和平,随后你之前想尽种种办法讨好的国家就是灭亡你的敌人,真是陪了夫人又折兵。与其如此,不如自身快快强大起来。

第四,蔡国几次迁都都是为了避楚,还是那句话春秋时最早臣服楚国的是蔡国,最死心塌地附属于楚国的也是蔡国,但受楚国迫害最深的还是蔡国,而对楚国打击最大的仍是蔡国……虽然历史是不乏为了避一个强国而迁都的例子,但是在蔡国之前除了“商迁都与殷,周幽王被犬戎所杀后,周王室东迁之外,好象还没有发生过。但是迁都在蔡国却是频繁出现,我个人觉得在蔡国第一次迁都之后其实就预示着它将要走要灭亡。

对于蔡国的研究无论是从文本还是从所出土的器物来看都是极其有限的,我们对蔡国的认识有待于进一部提高。蔡国虽然小却经历了24位国君;它虽然势单力薄,却也曾经和强楚相抗挣了数年。

蔡叔度是个悲剧人物,他发动的军事政变失败后,被周公旦软禁在蔡国城郊。史书上称他“既迁而死”。

然而后人并没有因为这样而遗忘了他,据说现在的蔡姓人都是以他为姓氏始祖的。

5.息夫人是什么人

息夫人, 春秋时期息国国君的夫人,出生于陈国(今河南淮阳县)的妫姓世家,因嫁于息国(今河南息县)又称息妫,后楚文王以武力得之。

因容颜绝代,目如秋水,脸似桃花又称为“桃花夫人”。 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息妫出嫁路过蔡国,蔡侯献舞以其与自己的夫人是姊妹,迎至宫中款待。

款待时蔡侯行为轻佻,息侯闻之大怒,设计报复。派使者往楚国,怂恿楚文王出兵假攻息国,息再向蔡国求救,诱其出兵。

9月,楚兵于莘地(今汝南县境)战胜蔡国,俘虏蔡侯。蔡侯亦设计报复息侯,向楚王称赞息妫容貌极美。

楚王思蔡侯之言,欲得息妫,假以巡方为名来至息国。息侯款待至朝堂,楚王见息妫美色果然天上徒闻,人间罕见而夜不能寐。

次日设宴答谢息侯,乘机以武力俘虏息侯,息妫闻变欲投井而死。被斗丹抢前一步牵住衣裙日:夫人不欲存息侯之命乎?何为夫妇俱死?息妫嘿然。

息妫入楚宫3年,生了两个儿子,即堵敖和成王。但不愿说话。

楚王问她是什么缘故,她回答说:“我一个女人,伺候两个丈夫,即使不能死掉,又有什么话可说的?”楚王道:“这都是蔡侯的过错,我当为夫人报仇。”于是兴兵攻打蔡国。

文王死后,令尹子元心怀不轨,于鲁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66年)在息夫人的宫旁建造新馆,每天歌舞奏乐。息夫人哭着说:“先君让人歌舞是用来演习战备,征伐诸侯的。

今令尹不用于仇敌,而用与未亡人(未亡人”古代寡妇自称)之身旁,不是很奇怪吗?”侍人将夫人的话转告子元。子元说:“夫人不忘仇敌。

我反倒忘了。”是年秋,率战车600辆进攻郑国,但不胜而归,反而假报战绩,住进王宫,诱惑息夫人。

鲁庄公三十年(公元前664年),斗射师斗廉劝阻,子元不听,反把斗廉抓起来。息夫人派侍人密奏楚成王。

秋天,申公斗班杀死子元,斗毂於菟接替子元为令尹,从而缓和了楚国的危难。

6.有关蔡氏的来源的故事

蔡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姞姓及少数民族改姓。

西周时期的蔡仲为蔡姓得姓始祖。 主要源流: 1、出自姬姓。

为周文王姬昌的的后裔,以国为氏。武王灭商后,封其五弟叔度于蔡,史称蔡叔度。

周成王时,改封蔡叔度之子蔡仲于蔡,新蔡国在河南的上蔡县。楚灭蔡后,国人以国为姓,散居各地。

2、源自姞姓。出自黄帝支裔姞姓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姞姓是黄帝的直系后裔,在尧舜夏时期,姞姓所属的燕、阚、尹、蔡、鲁等氏族分布于渭河流域,沿黄河向西到豫东和豫西一带。蔡系姞姓的支系,在部落中担任祭祀的职责,具有很高的地位。

蔡、祭二字古代通用,故蔡出自祭。 3、源自少数民族。

蔡姓中流入外族血液的事件,主要发生于宋朝以后,北宋金国的女真人乌林答姓族后来全部改为汉姓蔡,清时满洲八旗姓蔡佳氏、乌灵阿氏、萨玛喇氏等后来也全部改汉姓蔡。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逐渐同化为北方汉族的蔡姓,尤盛兴于东北地区。

贵州和广西的少数民族中的蔡姓有很大一部分被同化为南方汉族,主要发生于明清之际。

蔡国典故

相关推荐:
  • 知己所托典故(管鲍之交典故意思)
  • 江西人典故(为什么称江西人老表呢)
  • 马肉和典故(指牛为马是什么故事)
  • 开放(清末对外开放的历史典故)
  • 讲课(语文老师上课讲的一个典故,大意是只有君子才可以镇住尤物,不知有)
上一篇:我的大学校园作文800字作文大全(我的大学800字作文) 下一篇:适度解释的作文开头(有关适度作文的.,开头.)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龙舟(赛龙舟的故事是什么)
因为爱,所以愿意
卒过河典故(过河拆桥典故)
浩尘典故(历史和光同尘的典故出处来源,OO想知道)
养殖典故(给一个养殖方面创业的故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23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