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经典故事 » 固镇典故(固镇的历史)

固镇典故(固镇的历史)

分类:经典故事 日期:2022-09-18 01:28 浏览:4 次

1.固镇的历史

固镇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秦汉以后,多次设国、郡、州、县、镇。素有"东方滑铁卢战役"之称的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古战场便在今濠城镇境内,旅游及考古价值极高;汉高祖刘邦在此设立谷阳县,遗迹尚存,北魏太和年间改设谷阳镇,后演变为固镇,1965年划宿县、灵璧、五河、怀远边缘交界部分建立固镇县。

垓下之战

垓下位于今濠城沱河南岸,两千多年前,在这里发生了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争——楚汉相争中的垓下之战。

公元前二O二年,楚汉战争后期,项羽率十余万大军退至垓下,以河为屏障,堆土为营垒,深堑拒敌。刘邦率数十万汉军四面包围,展开决战攻势。汉军夜唱楚歌,楚卒相继亡去,羽闻之,疑汉已得楚,帐中饮酒,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爱妃虞姬深明大义,弹剑哀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遂伏剑自刎,留下了“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项羽见大势已去,夜率八百子弟垓下突围,败至乌江,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遂乌江自刎,年仅三十一岁。 垓下之战,是楚汉相争中决定性的战役,它既是楚汉相争的终结点,又是汉王朝繁荣强盛的起点,更是中国历。 固镇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秦汉以后,多次设国、郡、州、县、镇。素有"东方滑铁卢战役"之称的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古战场便在今濠城镇境内,旅游及考古价值极高;汉高祖刘邦在此设立谷阳县,遗迹尚存,北魏太和年间改设谷阳镇,后演变为固镇,1965年划宿县、灵璧、五河、怀远边缘交界部分建立固镇县。

垓下之战

垓下位于今濠城沱河南岸,两千多年前,在这里发生了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争——楚汉相争中的垓下之战。

公元前二O二年,楚汉战争后期,项羽率十余万大军退至垓下,以河为屏障,堆土为营垒,深堑拒敌。刘邦率数十万汉军四面包围,展开决战攻势。汉军夜唱楚歌,楚卒相继亡去,羽闻之,疑汉已得楚,帐中饮酒,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爱妃虞姬深明大义,弹剑哀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遂伏剑自刎,留下了“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项羽见大势已去,夜率八百子弟垓下突围,败至乌江,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遂乌江自刎,年仅三十一岁。 垓下之战,是楚汉相争中决定性的战役,它既是楚汉相争的终结点,又是汉王朝繁荣强盛的起点,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它结束了秦末混战的局面,统一了中国,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年基业;因其规模空前,影响深远,被列为世界著名古代七大战役之一,有“东方的滑铁卢”之誉。 “垓下遗址” 即古战场遗址于一九八六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固镇的历史

固镇历史 固镇地域开发较早,夏商时期为淮夷之地,自汉初起先后设县,至唐咸亨三年(672年)废尽。

西汉初年,于今县城南一公里(浍河南、铁路西)设置谷阳县,因位于谷水之阳而得名。谷水今淮河,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封岑淮为谷阳侯。

南朝宋、齐时,为阳平郡、县治,北朝北魏太和七年改置谷阳镇。北宋称西故镇,金称西固镇。

明清两代设巡检司和营汛,固镇驿为京宁古道凤阳至徐州间最大驿站。 固镇自古扼南北交通之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楚汉在固镇决战。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著名经学家、古文字学家许慎在此任氵交长;建安年间,曹操为争夺江淮在今曹老集安营扎寨,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淮西招讨使李显忠在陡沟大败金兵。

清末,捻军在此奋战多年。1911年孙中山的北伐军在固镇大败清军。

1925年,直系军阀孙传芳纠集五省联军与奉系军阀张宗昌在固镇激战。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盘据固镇8年,本地是共产党、国民党、日伪等三方军队争夺的战场。

淮海战役期间,固镇是解放军阻击国民党南线援军的战略要地。淮海战役胜利后,本地又是解放军南下渡江的要道。

1985年7月,我县濠城集被确认为垓下遗址,并于次年7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固镇镇的来历

固镇县隶属于安徽省蚌埠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北岸,地处东经11702′-117036′和北纬33010′-33030′之间,属亚热带和暖温过渡带,气候兼有南北之长,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4.9℃,降雨量871毫米,日照2170小时,南北方大部分动植物均能在此繁衍生长。全县地势平坦,海拔16.0-22.5米,面积1371平方公里,耕地105.4万亩,现辖11个乡镇,227个村(居)委会,人口59.8万。县城建成区面积7.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0万人。

固镇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秦汉以后,多次设国、郡、州、县、镇。素有"东方滑铁卢战役"之称的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古战场便在今濠城镇境内,旅游及考古价值极高;汉高祖刘邦在此设立谷阳县,遗迹尚存,北魏太和年间改设谷阳镇,后演变为固镇,1965年划宿县、灵璧、五河、怀远边缘交界部分建立固镇县。

4.蚌埠有哪些历史典故

大禹治水圣地

大禹治水圣地涂山,即位于今天的怀远县有4A级涂荆山风景区,涂山也是当年大禹治水时会诸侯之地,他在此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现存有涂山庙、启母石、禹会村、千年银杏、圣泉、灵泉等胜迹。每年农历3月28日前后3天为禹王庙会,远近百姓纷纷前来祭祀朝拜,感戴大禹的治水功德,场面盛大。

和氏璧发现之地

与涂山隔河相望的荆山,就是春秋时和氏璧发现之地。在荆山西面,仍存有卞和抱玉之地——“卞和洞”。相传当年卞和在此发现绝世美玉,献给楚王,却不为楚王所识,卞和所献的璧玉,就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和氏璧。荆山还有苏东坡赞誉的“天下第七泉”——白乳泉以及望淮楼、启王宫等名景。特别是到六月石榴开花之时,满山石榴花似火燃烧,其景美不胜收。

霸王别姬的垓下古战场

在固镇镜内,还有一处楚汉相争鏖战之处——垓下古战场,现留有霸王城、韩信点将台、虞姬墓等遗迹。霸王别姬的故事就发生在蚌埠,很值得一游。垓下不仅因古霸王别姬而出名,还因其是春秋战国的古城而引起中国考古界的震惊,垓下古城的发现与发掘,被评为2009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龙兴之地凤阳(凤阳属于滁州市)

蚌埠东20公里处的凤阳县,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家乡,现有明代皇陵、朱元璋早年出家的宝刹古寺——龙兴寺,有禅窟寺,有明代初期的中都城古建筑和石碑碣,还有号称“江北第一溶洞”的韭山洞。

美丽的龙子湖公园

在蚌埠东郊,有一片湖泊,相当于四个西湖的面积

相传朱元璋儿童时代曾在这里放牛,此湖后被人称为龙子湖。经过整治,龙子湖公园已经成为十分美丽的4A级风景区。在风景区,还有明代所建的汤和墓,墓前存有石人石兽。龙子湖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内湖,水面面积8.4平方千米。

5.你知道安徽省固镇县有那些历史吗

固镇历史 固镇地域开发较早,夏商时期为淮夷之地,自汉初起先后设县,至唐咸亨三年(672年)废尽。

西汉初年,于今县城南一公里(浍河南、铁路西)设置谷阳县,因位于谷水之阳而得名。 谷水今淮河,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封岑淮为谷阳侯。

南朝宋、齐时,为阳平郡、县治,北朝北魏太和七年改置谷阳镇。北宋称西故镇,金称西固镇。

明清两代设巡检司和营汛,固镇驿为京宁古道凤阳至徐州间最大驿站。 固镇自古扼南北交通之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楚汉在固镇决战。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著名经学家、古文字学家许慎在此任氵交长;建安年间,曹操为争夺江淮在今曹老集安营扎寨,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淮西招讨使李显忠在陡沟大败金兵。

清末,捻军在此奋战多年。 1911年孙中山的北伐军在固镇大败清军。

1925年,直系军阀孙传芳纠集五省联军与奉系军阀张宗昌在固镇激战。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盘据固镇8年,本地是共产党、国民党、日伪等三方军队争夺的战场。

淮海战役期间,固镇是解放军阻击国民党南线援军的战略要地。 淮海战役胜利后,本地又是解放军南下渡江的要道。

1985年7月,我县濠城集被确认为垓下遗址,并于次年7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安徽蚌埠固镇都有那些名胜古迹

1、人文景观

垓下遗址旅游风景区、伯牙墓、香山庙、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许慎文化公园、谷阳城遗址

2、自然景观

胡洼闸风景区、城西公园、张家湖湿地、金海岸农业生态养生园、香雪度假村。

一、垓下遗址旅游风景区

垓下遗址旅游风景区所在地位于安徽省固镇县濠城镇。该项目北濒沱河,南临濠城镇区,西起夹山口汉墓,东至虞姬湾,景区范围共2.5平方公里。

二、伯牙墓

伯牙墓,在今固镇县湖沟镇西南十里村北,西与宿州市永镇镇比邻。相传当年伯牙访贤,沿汾洪江而下,至固镇县湖沟镇西南的下集贤村时染疾不治,葬于固镇县湖沟镇西南十里村北,现香山庙遗址北处。

伯牙墓所在地留存高古堆两座,高出四周地面二米左右,北面的古堆为伯牙墓,南面的古堆为香山庙遗址,两处遗址是县文保重点单位。

三、香山庙

据传说:在清乾隆十年(一七四五)间,流经相山的濉水,经常泛滥成灾。安徽巡抚高晋奉命前来勘河修治。高晋到了当地,游览相山,所见古木参天,风景秀丽,便置治河大事不顾,上书乾隆帝说:修寺院可以求神灵保佑百姓免遭水灾。

乾隆准其所奏,并令高晋修寺之外还要增筑十八里蔽日长廊。高晋草草地修理了寺庙,没有建筑蔽日长廊,将用于治河与建廊的钱款装进了自己的私囊。

四、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

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位于固镇县任桥镇清凉村。陵园占地22亩,高大的红色门楼,掩映在绿树丛中,园内苍松翠柏,庄严肃穆,一尊由张爱萍将军题词的“抗战烈士万古长青”的纪念碑高19米。

数百个刻有知名烈士的墓碑形成错落有致的碑林,整个陵园内长眠着2400多位抗战英烈,是皖北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的胜地。

五、许慎文化公园

固镇县许慎文化公园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县城西北的防洪坝以内、京沪铁路以北、新二中围墙及花鸟市场道路以西的区域,总面积约710亩,其中水面面积约335亩,陆地面积约375亩。于2014年11月7日,作为皖北县级城市中最大的开放式公园——许慎文化公园正式开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镇

7.固镇县的历史沿革

秦固镇县属泗水郡(治今淮北市相山)所辖。

西汉高帝元年(前206),固镇县置谷阳县(治今谷阳城);高后元年(前187)封洨侯国(治垓下,今濠城集),武帝征和元年(前92)改置洨县。新莽时期改洨县为育城县。

东汉谷阳县设置不变,育城县复名洨县,均隶属豫州(治今亳县)沛国(由沛郡改)。

三国废谷阳县入洨县和蕲县(治今宿县蕲县集),隶属豫州(治今河南汝南县境)谯郡(治今亳县)。

西晋洨县属沛国,蕲县属谯国(由谯郡改),隶属豫州(治今河南淮阳)。

东晋初年,洨县属沛郡(由沛国改);蕲县属谯郡(由谯国改),隶属豫州。

东晋咸和二年(327)后赵入据淮北,洨县属沛郡,蕲县属谯郡,隶属豫州(治今河南许昌)。

北朝·北周:武帝时入据淮北,谷阳郡领高昌县和临淮县,蕲城郡领蕲城县,均隶属仁州。

隋开皇六年(586)废高昌县,降谷阳郡为谷阳县;废蕲城郡,改蕲城县为蕲县。大业年(605~617)初,废仁州,并临淮县入谷阳县。谷阳县、蕲县均隶属彭城郡(治今江苏徐州)。

五代固镇县北部先后隶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的宿州蕲县,南部先后隶属吴、南唐的泗州,虹县。后汉以后,于显德五年(958)取南唐江北之地,固镇县分属宿州蕲县和泗州虹县。

北宋元祐元年(1086)升零壁镇为县,七月废;元祐七年(1092)二月复置县,政和七年(1117)更名为灵璧县(今同)。固镇县隶属淮南东路(治今江苏扬州)宿州的蕲县、虹县和灵璧县。

南宋固镇县为金国南京路(治今河南开封)所辖,分属宿州的蕲县、灵璧县及泗州的虹县。

元至元二年(1265)并蕲县、灵璧县入宿州,至元四年(1267)复置灵璧县改隶泗州,至元十七年(1280)复改隶宿州。

明洪武十二年(1379)固镇县分属凤阳府(治凤阳)的凤阳县、怀远县与宿州及其所辖灵璧县,隶属南京直隶。

清固镇县分属宿州、灵璧县、凤阳县和怀远县,隶属安徽省凤颍六四道(道尹驻凤阳)凤阳府。

民国元年(1912),分属宿县(由宿州改)、灵璧县、凤阳县和怀远县,隶属淮泗道(由凤颍六四道改);民国21年(1932)分属第四区(专署驻寿县)的凤阳县、怀远县与第六区(专署驻泗县)的宿县、灵璧县;民国27年(1938),分属第三区(专署驻阜阳)的怀远县、第四区(专署驻宿县)的宿县和灵璧县、第九区(属县由第五区兼管)的凤阳县。

1949年10月1日,固镇县分属宿县、灵璧县、五河县和怀远县,隶属皖北行署(驻合肥)宿县专区(驻宿县)。1961年4月复置宿县专区,固镇县属之。1964年10月31日,国务院决定以宿县、灵璧、五河和怀远4个县各一部分行政区域设立固镇县,1965年7月1日,固镇县以固镇为治所,正式成立,属宿县专区(1971年3月改为宿县地区)。1983年7月1日,改隶蚌埠市。

固镇典故

相关推荐:
  • 深蓝浅蓝典故(《浅蓝深蓝》的故事内容)
  • 玉蝉典故(玉蝉有什么故事吗)
  • 重利轻义典故(求关于重利轻义例子)
  • 马不欺母典故(马不欺母是什么典故)
  • 金台求贤典故(庭燎求贤的典故)
上一篇:高速公路救援(试分析高速公路紧急救援的措施有哪些) 下一篇:情况报告格式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经典故事读书笔记(十个小故事的读书笔记,每个100字左右)
佩剑冲星典故(季子挂剑的典故解读)
来自历史的典故的成语(来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历史典故烧(孝义火烧有什么样的历史故事)
书昀(关于传书的典故)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12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