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六典》:“太官令夏供槐叶冷淘。凡朝会燕飨,九品以上并供其膳食。”唐杜甫《槐叶冷淘》诗:“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至宋代,又有甘菊冷淘等。宋王禹傋《甘菊冷淘》诗:“淮南地甚暖,甘菊生篱根。。俸面新加细,溲牢如玉墩。随刀落银缕,煮投寒泉盆。杂此青青色,芳香敌兰荪。”;宋无名氏《西湖老人繁胜录》:“六月初六日。。[有]沫肉瀣淘、银丝冷淘。”宋 王溥 《唐会要·光禄寺》:“冬月,量造汤饼及黍臛,夏月冷淘、粉粥。” 仇兆鳌 注:“ 朱 曰:以槐叶汁和麪为冷淘。” 宋 陆游 《春日杂题》诗之四:“佳哉冷淘时,槐芽杂豚肩。” 明 徐渭 《春兴》诗之六:“柳色未黄寒食过,槐芽初绿冷淘香。”也叫“冷淘麪”。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夏至》:“夏至大祀方泽,乃国之大典。京师於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麪,即俗说过水麪是也,乃都门之美品。向曾询及 发展至近代,则为各种花色冷面,惟不用槐叶或甘菊,因而无其青翠可爱的颜色各省游历友人,咸以京师冷淘麪爽口适宜,天下无比。”
砗磲(学名:Tridacnidae spp.):是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的海洋动物。共有 1 科 1 属 9 种,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被称为“贝王”,最大体长可达 1 米以上,重量达到 300kg 以上。壳质厚重,壳缘如齿,两壳大小相当,内壳洁白光润,白皙如玉。外韧带,通常有一个大的足丝孔。铰合部有一个主齿和 1~2 个后侧齿。外套痕完整,前闭壳肌消失,后闭壳肌近中央。
全部为热带种,通常以足丝附着在珊瑚礁上生活。为双壳类中个体最大的贝类,其中大砗磲(Tridacna gigas)壳长可达 1 米。砗磲外套膜内有大量的虫黄藻,借助膜内玻璃体聚光,使虫黄藻大量繁殖而作为自身养分,二者形成互利共生的特殊关系。
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中国共有 6 种,分布于台湾和南海各岛礁。
砗磲石,Tridacna Stone,东方佛典《金刚经》中被列为佛教七宝之一,纯白度被视为世界之最,具有镇宅、招财、养身、镇心安神、安定气场的作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