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励志故事 » 松庭典故(王勃《乾元殿颂》全文)

松庭典故(王勃《乾元殿颂》全文)

分类:励志故事 日期:2022-04-30 19:39 浏览:4 次

1.王勃《乾元殿颂》全文

乾元殿颂(并序) 臣闻鹏霄上廓,琼都开紫帝之庭;鳌纪下清,珍野辟黄灵之馆。

兼山配极,照鸾阙於霞标;荐水涵元,湛骊宫於雾壑。斯则神徵语怪,功潜鸟迹之初;理涉非经,道昧鹑居之始。

授凤书而稽碧落,仙构罕存;按龟而质黄图,金模间起。粤若风移处闇,层巢恢火运之机;业洎向明,上栋括河图之奥。

三阶布政,咏匪日于灵台;百堵陈诗,颂斯干于考室。亦有黄轩瞰月,谯门颓九洛之功;璿闼排烟,牧野构三河之酷。

御燕台而临北极,缺王度于祈招;列云阁而拒南山,陨皇谟于轵道。然则卑宫丧礼,采椽轻四海之尊;丰屋延灾,柏梁非万乘之有。

虽因时立事,奢俭殊流,而宏道在人,兴亡迭运。灵光末造,不窥九室之荣;景福宏规,犹拥三方之衅。

瞻风旧史,逮曹马而无讥;观迹故墟,历周隋而未得。自我唐太陵迁构,均五方于鹤几之前;中野凝图,调六气于虬床之下。

坐圭台而清俯仰,晷纬齐明;临鼎邑而重威灵,风雷合响。得元功于大壮,其在兹乎?我大唐鸡浑指极,树神宰而制山河;鹤谶裁仪,辟太虚而有天地。

黄精吐瑞,潜龙苞象帝之基;紫气徵祥,鸣凤呈真王之表。高祖太武皇帝虹星湛色,开宝胄于金壶;蛟电凝阴,发皇明于石纽。

白蛇宵断,行移海岳之符;苍兕晨驱,坐遘?雷之业。属东邻委驭,扇虐政于丛祠;北拱隳尊,紊皇图于宝极。

蜚鸿集野,瞻乌鲜投足之因;青犊啸风,群鹿无择音之所。天街五裂,截鲸浦而飞芒;地纽三分,触鳌山而按节。

元虬在御,扫圻甸而廓星都;黄鸟分麾,动扶摇而骇?阵。镳宫仗钺,跨高陌而登元;辔野韬戈,陟圯坛而拥号。

皇图不恃,圣人追卷领之风;神器无私,才子奉褰裳之运。太宗皇帝云房揖契,压麟玺于庭轩;雷渚翔英,扰龙钤于周镐。

八能亨运,抗鹓邸而仗朱髦;十乱恢基,临鹤州而拥黄钺。唐?秘族,潜开白水之徵;代景回轮,光践丹邱之运。

权舆象纬,削茅社而建琼祧;草昧风?,席萝图而创历。紫庭合粹,括宇宙於宸襟;丹凝尊,运宝思。

ゼ碧霄而炼石,上清耀魄之宫,诏寰海而捐珠,俯睇阳侯之室。功驱偃伯,顿鹗视於华封;道被来王,静龙吟於武库。

元枢上运,卜年开累圣之符;丹灶遐,遗范敞谋孙之画。皇帝陛下椒庭袭庆,曜萼于霞庄;兰殿分休,湛珠衡于月馆。

道凝琼镇,下苍掖而照重熙;业峻铜楼,凭紫轩而揖群后。环四瀛于舜抱,漏蚁覃津;栖十景于尧衿,巢螟荷照。

上元开,宝龟定皇邑之模;下武崇基,飞龙锡帝台之构。贞明启运,齐玉镜于鸾门;易简成功,偃铜符于鹤仗。

怀降尊于襄野,太阶忘七起之劳;念负重于焦原,中席托三危之险。临翠妫而则道,天孕时成;坐元扈而被图,神超物妙。

皇后星浔纵淑,曳珠绂於铜皋;?野疏祥,抗琼枝於桂浦。素蟾登庆,六虚充牝马之贞;丹雀衔休,三雅合《关雎》之好。

宫夜静,居龙而调元;金屋晨开,御鸳阶而缉化。芝庭揖训,远清和凤之仪;兰佩承风,竞峻当熊之节。

皇太子承云紫座,翊八柱于干维;湛粹青衢,揖三枢于地户。黄离踵曜,太阳分铣树之辉;苍震荐音,少海控银河之色。

鹤筌飞奏,想丹驾于琼山;鲍俎捐芳,齿元冠于宝序。彤闱问竖,礼崇监抚之威;黼席兴贤,义极君亲之爱。

若乃东门恤允,叠仙构于熊山;西苑承家,导灵波于雁沼。桐作瑞,凤毛曜丹穴之英;茅壤分维,麟距冠元邱之俊。

吴宫延粹,辟朱柱于娥台;况野流芬,疏紫兰于别馆。频隈毓范,?扃分戚里之;覃屿凝规,星阁绝郎官之请。

雕龙命职,纵跳泽而骧鳞;翠调司,顺义飚而抚翼。月轩宵伫,虞降纬之精;震帐晨披,姜水洞金韬之赜。

飞鹤书而抽海状,桂壑於是投纶;转麟旆而揖山容,松涧由其削衽,轩图瑞,泛花绶於鸡林;农纪祥炎,三铨棘序之风;天秩调邦,六府变槐衢之典。金门献纳,纵麟笔于苔笺;石馆论思,龟章于竹椠。

淹中访礼,蹲龙摇璧水之波;稷下谈经,飞兔跃环林之秀。词庭吐凤,玩鸟迹于春黉;书帐翻萤,阅虫文于夏阁。

杏花千亩,绀辕照磨蜃之功;桑枯三宫,元绂降亲蚕之礼。图邱上辟,奉苍璧于灵坛;方泽下凝,列黄琮于宝单。

朱弦翠瓒,履霜怀四飨之尊;复ニ重檐,涓日正三纲之首。五灵奔庆,冠虬泽于黄枢;六祀衔欣,麟烟于绀席。

遗弓积慕,虔深太庙之仪;执豆推恩,道振明堂之礼。瑶山广乐,备逸调於宫悬;洞庭仙奏,纳遗歌於帝府。

九韶分唱,后夔清桂序之音;六变同和,飞凤掌梧轩之律。樽俎折旋之数,苞举阴阳;堂庭节奏之规,弥纶宇宙。

灵襟索隐,控风伯於词林;睿想钩深,诏天吴於笔海。神穷独照,傍探赤水之珍;思洽几深,回写丹之韵。

金坛紫露,映银籀而翻华;瑶林白雪,藻琼章而吐绚。蝉机撮化,铜浑将九圣齐悬;虬箭司更,银漏与三辰合运。

爽鸠分职,素?颓马喙之祥;神獬关司,元水照龙颜之则。黄沙鞠草,丛棘而迁讹;丹石滋苔,仰甘棠而息讼。

融皋再稔,方闻外户之谣;昧谷千箱,坐溢康衢之奏。百城烟峙,望秋露而乘风;千室?开,合宵霆而组化。

彤帏独选,熊︶下芦雁之祥;墨绶分贤,犀检降槐鸾之祉。筠骖伫信,髦士剖竹而相寻;苇杖г仁,鲐叟攀轮而不暇。

龙蛇可践,野人丰荷杖之;鸡犬相闻,城尉辍鸣桴之响。五?抽润,。

与松有关的典故,松的典故和传说,关于松使者的典故

2.苏轼和他弟弟的故事?

1、苏轼兄弟二人从小在一起读书,苏辙小时候就向其兄苏轼学习,未曾有一日相离。子由在写作上也尽量学习其兄,文风亦颇见相似之处。

苏轼早年从刘巨门下读书时,夏日在学舍与同窗陈建用、杨尧咨、乃弟苏辙做大雨联句。陈建用曰“庭松偃盖如醉”,杨尧咨曰“夏雨新凉似秋”,苏轼对曰“有客高吟拥鼻”,最后苏辙对曰“无人共吃馒头”。众皆倾倒。

2、公元1061年苏轼任凤翔府判官,苏辙将他送至郑州。这是兄弟第一次分手。子由登上高处,眺望着哥哥的乌帽随山坡的起伏而忽隐忽现的情形,顿时生出悲悯和忧伤。

苏轼在杭州3年任期届满后,即请调至密州,因当时苏辙正任职济南,两地都在山东,相距不远。公元1076年中秋之夜,子瞻由于怀念子由,而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愿望(即著名的《水调歌头》一词)。

3、“乌台诗案”期间,苏轼罹祸,苏辙欲学汉代淳于缇萦救父的典故,愿免一身官职,为兄赎罪,最后同遭惩治,被贬为监筠州盐酒税务。苏轼出狱以后,苏辙前去接狱,特捂其嘴,以示三缄其口。元佑年间,子由升为尚书右丞;子瞻又遭人排挤,乞求外任。子由连上4札,亦乞外任。

苏轼在读到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句“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后,感触很深,便与苏辙约定“夜雨对床”。后来两人在互答诗中不断提起。如苏轼曾说:“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在《绝命诗两首寄子由》中又说:“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世未了因。”

但这种心愿一直未能实现。苏辙曾说:“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蹇裳先之。”幼时“游戏图书,寤寐其中,早余二人,要始是终”。“平足之爱,平生一人。”“自信老兄怜弱弟,岂关天下无良朋。”

在《东坡墓志铭》上说:“扶我则兄,诲我则师。”苏轼亦在写给好友李常的一首诗中说:“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吾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是吾兄弟,更是贤友生。”还常常说他实不如苏辙,“至今天下士,去莫如子由。”

4、公元1097年,苏轼被贬谪于海南儋州,苏辙被贬谪于广东雷州。农历5月11日,兄弟二人相遇于广西藤州,苏辙送苏轼出海,6月11日诀别于海滨。

苏轼作诗云:“劝我师渊明,力薄且为己。微疴坐杯酌,止酒则瘳矣。”这是苏氏兄弟的最后一次面别。其后直至子瞻病卒于常州,他们再无缘相见。子瞻卒前亦以不见子由为大憾。另据宋人笔记所载,苏轼病逝后,“二苏两房大小近百余口聚居。”

5、一天,苏轼带着年少的弟弟苏辙游巫山。山上一位老道听说神童苏轼光临,便想当面考考他。老道出了个异字同音对:“无山得似巫山好。”苏轼不假思索,立即对出下联:“何叶能如荷叶圆?”老道连连称好。

谁知,苏辙在一旁却说:“兄长的下联对得还不甚工稳,不如改一改。”苏轼问:“怎么改?”苏辙便念道:“何水能如河水清?”苏轼和老道一听,以“水”对“山”更工稳,齐声叫好。从此,苏辙也远近闻名了。

典故

3.椿萱指父母,其出处是什么?与植物有关吗?

椿萱亦作“萱椿”。父母的代称。椿,指父亲;萱,指母亲。

典故由来

唐.牟融《送徐浩》诗:“知君此去情偏急,堂上椿萱雪满头。”

明.汤式《一枝花.子弟每心寄青楼受人曲》:“椿萱衰迈,松菊萧条。”

明.汤显祖《牡丹亭.闹殇》:“当今生花开一红,愿来生把萱椿再奉。”

椿是一种多年生落叶乔木,古代传说大椿长寿,庄子曾经说过“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可见它有多么长寿。因此古人就把它拿来比喻父亲,盼望父亲像大椿一样长生不老。后来为一切男性长辈祝寿,都尊称对方为“椿寿”。

又因为当年孔子的儿子孔鲤怕打扰父亲思考问题,“趋庭而过”,快步走过自家的庭院,因此古人就把“椿”和“庭”合起来称“椿庭”,称父亲为“椿庭”。古人不单独把父亲称为“椿”,那毕竟是一棵树,而是称为“椿庭”。

萱草,一种草本植物,古代传说萱草可以使人忘忧。唐朝诗人聂夷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游子出门远行的时候,常常要在母亲居住的北堂的台阶下种上几株萱草,以免母亲惦念游子,同时让母亲忘记忧愁。后来就将母亲的居处称为“萱堂”。再后来为一切女性长辈祝寿,都尊称对方为“萱寿”。

将“椿”、“萱”合称“椿萱”即代指父母,父母都健在称为“椿萱并茂”,前引“堂上椿萱雪满头”的诗句就是形容父母都老了,头发都白了。

4.成龙大哥的生平事迹

香港演员、导演。原籍山东,生于香港,原名陈港生,曾用名陈元龙,自幼随父母移居澳洲。1961年返港进入于占元的中国戏剧学院学习京剧及功夫,共历十年。是著名的“七小福”之一。

1962年在《大小黄天霸》中首登银幕,后又参加《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香莲》等影片的拍摄。1971年满师后始任龙虎武师和特技演员。1972 年入大地电影公司。1973年改名陈元龙,出演《女警察》(1973)并任武术指导;同年还主演《广东小老虎》。后一度离港赴澳发展。

1976年,罗维游说他重返影坛,并改名成龙,主演《新精武门》、《少林木人巷》、《剑花烟雨江南》、《拳精》、《蛇鹤八步》等,但未能引起注意。1978年思远公司邀他主演《蛇形刁手》和《醉拳》,与导演袁和平找对谐趣功夫戏路,一举成名,此后平步青云。1979年编导演《笑拳怪招》,成绩不俗。

1980年转入嘉禾公司,编导演《师弟出马》。后曾往好莱坞拍摄《杀手壕》、《炮弹飞车》等,不大理想。折返香港后编导演《龙少爷》(1982),再度掀起热潮。后陆续编导演《A计划》(1983)、《警察故事》(1985)、《龙兄虎弟》、《A计划续集》(1987)、《警察故事续集》(1988)、《奇迹》(1989)、《火烧岛》(1990)、《飞鹰计划》(1991)等,皆票房大热。他陆续主演的影片有师兄洪金宝导演的“福星”系列、《快餐车》(1984)、《龙的心》(1985)、《飞龙猛将》等,以及《警察故事III超级警察》、《双龙会》(1992)、《城市猎人》、《重案组》(1993)、《醉拳2》(1994)、《红番区》、《霹雳火》(1995)、《警察故事四之简单任务》(1996)、《一个好人》(1997)、《我是谁》(1998)等。

1998年后曾往好莱坞拍摄了《尖峰时刻》两集、《上海正午》两集,终获好莱坞肯定,成为继李小龙之后扬名西方的华人功夫巨星。近年作品有《飞龙再生》(2003,陈嘉上)、《环游地球八十天》(2004)、《新警察故事》(2004)、《神话》(2005)等。《宝贝计划》(2006)。成龙执导的《警察故事》曾获第五届金像奖最佳影片奖,并以《红番区》、《我是谁》分别获第15、18届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奖;他个人并因主演《超级警察》、《重案组》两度荣获金马奖影帝,2005年获金像奖专业精神奖。

由他带领的成家班更曾荣获第4、5、7、8、9、14、21届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奖,以及金马奖第31、32、34届金马奖最佳动作指导奖。

本名:陈港生

艺名:陈元楼

英文姓名:Jackie Chan

生日:1954年4月7日

籍贯:安徽省芜湖

血型:AB

身高:1.73米

星座:牡羊座

5.西游记中三大著名故事

西游记中著名故事有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女儿国等。

1、大闹天宫 在花果山带领群猴操练武艺的猴王因无称心的武器,便去东海龙宫借宝。猴王拔走宝物之后,龙王又反悔,并去天宫告状。

玉帝采纳了太白金星的主张,诱骗猴王上天,封他为弼马温。猴王知道受骗后,一怒之下,返回花果山,竖起“齐天大圣”的旗帜,与天宫分庭抗礼。

玉帝发怒,命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猴王,结果被猴王打得大败而归。一日,猴王得知王母娘娘设蟠桃宴,请了各路神仙,唯独没有请他。

猴王火冒三丈,大闹瑶池,打得杯盘狼藉,他独自开怀痛饮,又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 玉帝暴怒,倾天宫之兵将,捉拿猴王。

老君将他送进炼丹炉,结果不但没有烧死,反使猴王更加神力无比。 2、三打白骨精 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虎岭前。

在白虎岭内,住着一个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村姑、妇人,老父,全被孙悟空识破,白骨精害怕,变作一阵风逃走,孙悟空把村姑、妇人的假身统统都打死。

但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第三次白骨精又变成白发老公公又被孙悟空识破。

唐僧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 3、女儿国 师徒途径女儿国,唐僧、八戒误饮子母河水怀胎。

悟空取来落胎泉水,医好了师父、师弟的奇恙。西梁女儿国王倾慕唐僧,欲招唐僧为夫。

唐僧割断情丝,谢绝了女儿国王的一片好意。隐藏宫中的琵琶妖女,乘机把他摄入琵琶洞。

悟空与八戒与妖女酣斗,却被她暗施毒针刺伤,后经昴日星君相助,才降伏了蝎子精 。 扩展资料: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25岁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学。

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 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

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

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游记。

6.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树菊花还长在那里。

这句话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文段内容为: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文段译文:

刚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心中欣喜,奔跑过去。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孩子们守候在门前或院子里。

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树菊花还长在那里;带着孩子们进了屋,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樽。

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深知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

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成为乐趣,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

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峰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

扩展资料:

《归去来兮辞》创作背景: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

他在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

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归去来兮辞

7.求数学家的故事(30字左右)

1、朱世杰(1249年-1314年),字汉卿,号松庭,汉族,燕山(今北京)人氏,元代数学家、教育家,毕生从事数学教育。

有“中世纪世界最伟大的数学家”之誉。朱世杰在当时天元术的基础上发展出“四元术”,也就是列出四元高次多项式方程,以及消元求解的方法。

此外他还创造出“垛积法”,即高阶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与“招差术”,即高次内插法。主要著作是《算学启蒙》与《四元玉鉴》。

2、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华罗庚小时候帮助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

那时华罗庚站在柜台前,顾客一走就又埋头看书演算起数学题来。有时入了迷,竟忘了接待顾客,甚至把算题结果当作顾客应付的货款,使顾客吓了一跳。

每逢遇到怠慢顾客的事情发生,父亲又气又急,说他念“天书”念呆了,要强行把书烧掉。争执发生时,华罗庚总是死死地抱着书不放。

3、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男,汉族,无党派人士,福建福州人,当代数学家。1949年至1953年就读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

1955年2月由当时厦门大学的校长王亚南先生举荐,回母校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助教。1957年10月,由于华罗庚教授的赏识,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1973年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 1981年3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曾任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原数学研究所研究员。1992年任《数学学报》主编。

1996年3月19日下午1点10分,陈景润在北京医院去世,年仅63岁。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陈景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激励青年勇攀科学高峰的典范。

4、祖冲之(429年—500年),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

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由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对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边论》《缀术》《述异记》《历议》等。

5、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2003年3月17日),浙江温州平阳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1931年获该校理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后任复旦大学校长、数学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名誉校长、教授。

从1927年起在国内外发表数学论文160余篇,出版了10多部专著,他创立了国际公认的浙江大学微分几何学学派;他对“K展空间”几何学和射影曲线的研究。

8.苏轼的三个老婆是谁

苏轼的三任妻子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轻貌美,知书达礼,16岁嫁给苏轼。

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于苏轼。

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一年之后病逝。苏轼依父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

又过了十年,苏轼为王弗写下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的第二任妻子叫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在王弗逝世后第三年嫁给了苏轼。她比苏轼小十一岁,自小对苏轼崇拜有加,生性温柔,处处依着苏轼。

王闰之伴随苏轼走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在苏轼的宦海浮沉中,与之同甘共苦。二十五年之后,王闰之也先于苏轼逝世。

苏轼痛断肝肠,写祭文道:“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许,弃我而先。

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乾。旅殡国门,我少实恩。

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在妻子死后百日,请他的朋友、大画家李龙眠画了十张罗汉像,在请和尚给她诵经超度往来生乐土时,将此十张足以传世的佛像献给了妻子的亡魂。

苏轼死后,苏辙将其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祭文中“惟有同穴”的愿望。苏轼的第三任妻子叫王朝云,原是他的侍妾,比苏轼小二十六岁。

在苏轼最困顿的时候,王朝云一直陪伴其左右。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

但不幸的是,朝云被扶正后过了十一年,即先于苏轼病逝。朝云逝后,苏轼一直鳏居,再未婚娶。

遵照朝云的遗愿,苏轼将亡妻葬于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边筑六如亭以纪念,撰写的楹联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此楹联有个著名的典故:“东坡一日退朝,食罢。

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

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

'坡捧腹大笑。”朝云墓如今已成为海南名胜之地。

松庭典故

相关推荐:
  • 兰亭序典故(《兰亭序》的故事)
  • 典故落魄(失魂落魄是什么意思,有哪些表现,这个词出自哪里,有何典故)
  • 智字(孔子关于智的故事)
  • 鳞次栉比典故(鳞次栉比,身临其境,周而复始,此起彼伏,引经据典,遍稽群籍,)
  • 成语典故何(有关何的成语故事)
上一篇:中药材的典故(中药药名的故事《最好10个》) 下一篇:关于月亮的诗句并意思(关于月亮的诗句加意思)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钟馗送福典故(钟馗赐福)
landofpromise典故(LandofPromise是什么意思)
最佳爱情故事:呼唤
双喜临门的典故(双喜临门的典故和意思)
百川归海的典故(百川归海的故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16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