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费用应该记入“管理费用-其他”科目核算。如果是生产或工程环评,计入制造费用;
如果是其他环评,计入管理费用;如果是技术环评,计入研发支出;如果是内部工程环评,计入在建工程。
管理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在发生的当期就计入当期的损失或是利益。
企业应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管理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管理费用,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该科目按管理费用的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扩展资料
管理费用处理方式
直接支付费用
属于直接支付费用的主要业务有招待费、审计费、诉讼费等。
转账摊销费用
属于转账摊销费用的项目有折旧费、低值易耗品摊销费、无形资产摊销费、提取坏账准备等。
预付待摊费用
预付待摊费用主要是指固定资产修理费用。
预提应付费用
预提应付费用是指采用预提方法核算应由本期负担,而在以后各期支付的费用。如企业选择预提方法核算固定资产大修理费。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管理费用
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如前所述,会计判断是必然存在的,随着新的交易和事项的出现,对会计人员的判断力要求会越来越高。
未来的会计环境将使会计人员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交易和事项越来越复杂,变动越来越频繁,难以充分客观地披露;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对会计责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要求会计信息明晰、准确、相关。 在这种状态下,会计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适应复杂经济活动对会计的要求。
1.提高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道德素质。专业胜任能力要求会计人员应具有相应理论水平,同时还应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对新的交易和事项要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具有预见力,对公布的会计范例更应及时掌握。
道德素质也十分重要。在会计判断条件下,会计人员的错弊一般不表现为账面上的数字错误,而是体现会计政策运用不当方面。
由于会计判断空间越来越广阔,会计欺诈的隐蔽性就越来越强。会计人员的行为取向受其经济利益影响,会做出不当行为,而且这种行为不易被察觉。
所以会计人员应具较高职业道德素质,依照会计规则规范自己的行为。更何况公众对会计欺诈行为也会诉之于法律。
2.尊重客观实际,避免主观臆断。会计判断的结果能够影响决策者的行为,应尽可能反映经济活动的本质。
会计人员应以客观存在的因素做为会计判断依据,避免受自身主观态度影响。 条件具备时,应采取抽样统计的方法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当然,客观性原则不是完全免除差错,只是要求会计人员的判断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应尽可量小。 3.持谨慎态度。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多层次的,每一层次都在追逐特定的经济利益。在利己主义支配下,对会计信息的态度不完全一致。
内部管理者往往持乐观态度,为了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吸收投资,管理者会高估企业未来收益水平,低估现金的风险。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出于资金安全考虑,往往要求会计判断准确、稳健。
显然,盲目乐观忽视了资本的未来风除从长期来看,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可能是致命的。 会计判断应持理性的谨慎态度,采取稳健的策略。
这种策略是对经济活动的客观反映,不是盲目悲观。 4.遵循充分揭示与重要性相结合的原则。
会计报表受其格式、编制手段等因素影响,不能反映经济活动全貌,同时亦不易被普通投资者理解,所以文字报告越来越重要。 一方面,文字报告可以增加会计信息量,对于无法量化到表内的信息可以用文字形式做出判断和描述;另一方面,表外文字也可对表内数字做出必要的解释。
但表外报告亦应分清主次,做到信息的披露详略得当,这样,判断结果更易于被公众接受。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2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