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在账上进行成本核算,因为初加工现在是免税的,需要单独核算。
不要再设什么表格。账上定义个生产成本(在“权益”项目和“损益”项目中间设个),下设初加工成本,精加工成本等,我也是茶业行业的,给你一份我公司报备税务的关于初级工的科目表。
三、初加工茶(毛茶)环节的核算: 初加工茶(毛茶)经营成本项目构成为:转入的种植成本、加工费、燃料、动力、包装费、毛茶运费、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包括:折旧费、修理费、低耗品、机物料费、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劳动保护费)等。 初加工环节成本核算会计分录: 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 借:制造费用——工资 ——职工福利费 ——社会保险费 ——折旧费 ——修理费 ——机物料消耗 ——低值易耗品摊销 ——水电费 ——办公费 ——差旅费 ——保险费 ——其它 贷:应付职工薪酬 银行存款或现金 累计折旧等 月末车间制造费用转入初加工成本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制造费用 发生的加工费、燃料、动力、包装费、毛茶运费等: 借:生产成本 ——加工费 ——燃料、动力 ——包装物 ——毛茶运费 ——其他支出 贷:应付职工薪酬 原材料(燃料、动力) 银行存款或现金 月末结转产品成本: 借: 库存商品——按具体产品设置明细目 贷:生产成本——种植成本 ——加工费 ——燃料、动力 ——包装物 ——制造费用 ——其它支出 初加工毛茶的销售价格(含与关联企业的结算价)参照市场价格制定,并确认销售收入。
计入茶的成本里面,或者计入1、生产成本2、制造费用3、劳务成本4、研发支出4、工程施工。实际发生时计入各自本科目,期末结转时,制造费用、劳务成本和研发支出对应结转入生产成本。
会计科目进行分类的标准主要有三个:一是会计科目核算的归属分类;二是会计科目核算信息的详略程度;三是会计科目的经济用途。
(一)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共同类科目:共同类科目的特点是需要从其期末余额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质。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5、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6、损益类科目:分为收入性科目和费用支出性科目。收入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科目。费用支出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科目。
按照会计科目的经济内容进行分类,遵循了会计要素的基本特征,它将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分门别类的进行归集,清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按其核算信息详略程度分类:
为了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好地满足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必须对会计科目按照其核算信息的详略程度进行级次划分。一般情况下,可以将会计科目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分类。
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所做的总括分类,它提供总括性的核算指标,如“固定资产”、“原材料”、“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明细分类科目又称二级科目或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所含内容所作的更为详细的分类,它能提供更为详细、具体的核算指标,如“应收账款”总分类科目下按照具体单位名称分设的明细科目,具体反映应向该单位收取的货款金额。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在二级科目下分设三级科目、四级科目等进行会计核算,每往下设置一级都是对上一级科目的进一步分类。
在我国,总分类科目一般由财政部统一制定,各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自行增设、删减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以保证会计科目的要求。
(三)按其经济用途分类
经济用途指的是会计科目能够提供什么经济指标。会计科目按照经济用途可以分为盘存类科目、结算类科目、跨期摊配类科目、资本类科目、调整类科目、集合分配类科目、成本计算类科目、损益计算类科目和财务成果类科目等。
租地种茶苗:考虑租金支付期限与茶苗收获期限的关系,如果一次性支付较长时间租金,涵盖一个以上的生长期,则该次支付的租金需要在相应租期内进行摊销,支付时列支“长期待摊费用”(一年以上)或“预付账款”科目。摊销时转入当期费用,待茶苗收货时结转生产成本。如果一次性支付租金对应租期不长,可直接转入当期费用,待茶苗收货时结转生产成本。以上当期费用可用“管理费用”科目,也可在月底直接转入“生产成本”科目,待收获时转入存货成本(“库存商品”)。
够茶苗:购入时计入“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使用时转入“生产成本”科目,待收获时转入存货成本(“库存商品”)。
修建板房:购入建造材料时,计入“原材料”科目,领用时入“在建工程”科目,修建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支出同样入“在建工程”科目。完工后按在建工程科目借方余额转入“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并按一定规则计提折旧。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4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