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准备属于资产类备抵附加调整账户。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有“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这三种方法的计算如下: (1)余额百分比法:根据会计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乘以估计坏账率即为当期应估计的坏账损失,据此提取坏账准备。 例:甲公司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2002年末甲公司应收账款的余额为20000元,提取坏账准备的比例为5%,2003年发生了坏账损失500元,当年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为30000元,计算甲公司在2002年和2003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以及2002年和2003年末坏账准备科目余额(假设甲公司2002年初坏账准备账户余额为0)。 解:2002年末甲公司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20000*5%=1000元; 借:管理费用 1000 贷:坏账准备 1000 2002年末坏账准备科目余额为1000元; 2003年甲公司发生了坏账损失500元; 借:坏账准备 500 贷:应收账款 500 2003年末甲公司的坏账准备余额应为:30000*5%=1500元; 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1500-(1000-500)=1000元。 借:管理费用 1000 贷:坏账准备 1000 甲公司2003年末坏账准备科目余额为:1000-500+1000=1500元,即会计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乘以估计坏账率。 (2)账龄分析法:根据应收账款入账时间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例:2003年末乙公司的应收账款账龄及估计坏账损失如下表: 单位:元 应收账款账龄 应收账款金额 估计损失(%) 估计损失金额 未到期 20000 1% 200 过期6个月以下 10000 3% 300 过期6个月以上 6000 5% 300 合计36000 - 800 假设甲公司2003年初坏账准备账户余额为贷方100,计算出2003年乙公司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以及2003年末坏账准备科目余额。 解:2003年末坏账准备账户余额应为800元,2003年年初有坏账准备贷方余额100元,因此在本年中应计提坏账准备800-100=700元。 借:管理费用 700 贷:坏账准备 700 2003年末坏账准备科目余额为:100+700=800元,即根据应收账款入账时间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 (3)销货百分比法:根据赊销金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例:丙公司2003年赊销金额为20000元,根据以往资料和经验,估计坏账损失率为1%,2003年初坏账准备账户余额为贷方200元。计算2003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和2003年末坏账准备科目余额。 解:丙公司2003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20000*1%=200元, 借:管理费用 200 贷:坏账准备 200 2003年末坏账准备科目余额为:200+200=400元。 注意:以上三种坏账准备计算方法中余额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计算的都是当年末坏账准备科目的余额,只有销货百分比法计算的是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数额,即在用前两种方法计算时需要考虑坏账准备的期初余额,而在用后一种方法计算时不用考虑坏账准备的期初余额。 计算计提的坏账准备和坏账准备科目余额时,先要注意题目中要求的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判断是否需要考虑坏账准备科目余额后,按照题目的要求一步步的处理,通常在每年末都需要将坏账准备科目余额计算出,以便计算的直观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中国招生考试论坛xuxiao1109
坏账准备是指对应收账款预提的,对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用来抵销,是应收账款的备抵账户。
坏账损失及其核算是应收账款核算的一个重要方面。顾名思义,坏账损失是指由于坏账而产生的损失,因此,了解坏账损失及其核算首先要从什么是坏账谈起。
坏账的确认 一笔应收账款在什么时候才能被被确认为坏账,其条件通常是由会计准则或制度给出的。 不论会计准则或制度如何变化,在会计实务中,坏账的确认都要遵循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尽量做到真实、准确、切合本单位的实际。
一般来说,应收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就应将其确认为坏账: 1、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的账款; 2、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的账款; 3、债务人较长时期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的账款。 上述三个条件中的每一个条件都是充分条件,其中第3个条件是需要会计人员作出职业判断的。
我国现行制度规定,上市公司坏账损失的决定权在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 坏账损失的核算 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转销法;二是备抵法。
1、直接转销法 直接转销法是指在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直接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这种方法核算简单,不需要设置“坏账准备”科目。
关于直接转销法,我们还应掌握以下两个要点:第一,该法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第二,在该法下,如果已冲销的应收账款以后又收回,应做两笔会计分录,即先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然后再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2、备抵法 备抵法是指在坏账损失实际发生前,就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估计损失,并同时形成坏账准备,待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再冲减坏账准备。
估计坏账损失时,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即符合前述的三个条件之一),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至于如何估计坏账损失,则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即年末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
应用年末余额百分比法时,坏账准备的计提(即坏账损失的估计)分首次计提和以后年度计提两种情况。首次计提时,坏账准备提取数=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
以后年度计提坏账准备时,可进一步分以下四种情况来掌握: (1)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 “坏账准备”年末余额(指坏账准备计提前的余额,不同),按差额补提坏账准备。 (2)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 总之,在采用年末余额百分比法的情况下,始终要掌握这样一个原则,即当年坏账准备计提后,一定要保持“坏账准备贷方余额÷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这一等式成立。
此外,关于备抵法,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备抵法下的计提比例由公司自行确定; ②在预收账款登记在“应收账款”账户的情况下,计提坏账准备所依据的应收账款应剔除预收账款因素; ③应收票据不计提坏账准备,但上市公司的其他应收款要计提坏账准备; ④年末余额百分比法要熟练掌握,因为它还是我们理解合并报表中内部应收账款及其坏账准备在跨年度抵销时的一个基础。 有关于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 ⑴直接转销法 ①实际发生损失时 借:管理费用 贷:应收账款 ②重新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贷:管理费用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⑵备抵法 ①提取坏账准备金时 借:管理费用 贷:坏账准备 ②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③重新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备抵账户”是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
“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备抵账户,备抵账户的特点是:调整账户与被调整账户的性质正好相反,两个账户的余额方向也一定相反,通俗的说,也就是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坏账准备”科目核算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计提,转销等情况,“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登记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借方登记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金额和冲减的坏账准备金额,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企业已经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
1, 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对于没有把握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帐准备。
2, 计提坏帐准备的方法有应收帐款余额百分比法、帐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和个人认定法。具体采用何种方法由企业自己决定。
3, 提取坏帐准备的公式为: 当期应提取的坏帐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帐准备金额-本科目的贷方余额 4, 提取坏账准备的分录: 借:管理费用--计提的坏帐准备 贷:坏帐准备 5, 已确认并转销的坏帐准备,如果以后又收回,按实际收回的金额, 借:应收帐款 借:其他应收款 贷:坏帐准备 同时: 借:银行存款或现金 贷:应收帐款 贷:其他应收款。
资产类科目
坏账准备是资产类科目,是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的备抵账户。企业应设置“坏账准备”会计科目,用以核算企业提取的坏账准备。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是资产类科目,是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的备抵账户。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
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
商业信用的高度发展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商业信用的发展在为企业带来销售收入的增加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导致坏账的发生。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坏账损失是由于实际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
企业应设置“坏账准备”会计科目,用以核算企业提取的坏账准备。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87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