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陀山一日游由于时间有限,经典路线是西天景区-普济禅寺-南海观音。
2、抵达普陀山景区的唯一方式就是坐渡轮,舟山有两个码头有渡轮可以抵达普陀山景区,沈家门半升洞码头和朱家尖蜈蚣峙码头。笔者建议,去时可以从沈家门半升码头坐船,耗时15-20分钟,返回时可以坐去朱家尖蜈蚣峙码头,耗时10-15分钟。由于普陀山香火甚旺,坐渡轮需要排队,因此尽可能在9点半前抵达码头,以为一日请愿游玩留有充分时间。
3、抵达普陀山景区后,首先会至观音洞,在观音洞口请好香,入洞敬香,自报家门,为请愿的第一步。
4、此后一路上山,前往普济禅寺。在前往普济禅寺的路上,普陀三石都可以观赏到。上山路上,首先经过的是二龟听法。二龟听法是两块形如海龟的巨石,一块竖卧,一块横卧。传说是两位龟丞相,来普陀听法,听着听着出了神,被龙王责罚,则化作两块巨石,留在了普陀山。
5、再往下走,便可以看到磐陀石。磐陀石三字有两字写错,磐字少了一点,石字多了一点,题字者为侯继高将军,据传,正是侯将军将磐字的其中一点,移去了石字上,才得以保持了巨石的平衡。
6、接着便是最经典的心字石了。据传,与心字石合影,一人称为一心一意,二人称为同心协力,三人则是三心二意了。
7、普济禅寺是普陀山最大的寺庙,香火甚旺,佛家重点,我便没有拍照,只是请愿。寺中有8个殿,各可求不同愿,心诚则灵。
8、普济禅寺出来,在前往南海观音的路上,会路过多宝塔。多宝塔之顶,为玳瑁制成,极为珍贵。
9、路过百步沙与紫竹林,便来到了南海观音像处。南海观音高达33米,于1997年农历六月竣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南海观音”题词。与观音像合影时请注意站在观音右侧,取于谐音“佛祖保佑”。
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
什么时候都可以去,如果顺道还要看自然风光,可以夏天去,海岛风景不错。多少香油钱,其实无所谓,可多可少,看你自己是否心诚了。
完全自助单请导游的话是200一天,景区门票和用餐费用自理。10人以下旅游团是150,10以上旅游团是200每天。以上是正规旅游公司的导游,野导游的话便宜一半左右。
还有一种一个景区30的很适合单人或者家庭自驾慕名而来游览一两个景点的游客。
完全自助单请导游的话是200一天,景区门票和用餐费用自理。10人以下旅游团是150,10以上旅游团是200每天。以上是正规旅游公司的导游,野导游的话便宜一半左右。
还有一种一个景区30的很适合单人或者家庭自驾慕名而来游览一两个景点的游客。
刚自助去了一趟,感觉还是蛮方便的。在朱家尖或沈家门轮渡上岛,找一家民宅住下,烧香拜佛就看自己的心意了。民宅周一到周五都比较便宜,200左右一晚,周末400-500。岛上旅游以拜佛为主,基本没有其他项目。东海海水混黄,不太适宜游泳。住一晚,一天半时间基本可以游遍全岛。虽然是旅游区,香火也很旺,但整体氛围还是比较清静,民家也比较淳朴。岛不大,自助游没什么问题。跟团的好处就是有导游的讲解,毕竟是有文化的地方,一庙一佛都有说法,烧香拜佛都有讲究。
普陀山景区06:30-22:30开放,推荐以下玩法……
游玩一天的话,西天景区、观音古洞、普济禅寺一定不能错过!凭进山门票可免费游览:普陀山西山风景区(包括观音洞、极乐亭、二龟听法石、磐陀石、梅福庵、正法讲寺、心字石、千年古樟)、普济寺外围(包括放生池、多宝塔、御碑亭)、法华洞、仙人井、朝阳洞、朝阳阁、文物馆、大乘庵、千步沙、杨枝庵、梵音洞景区、佛顶山、福泉庵(普陀山佛学院)、隐秀庵(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金沙、南天门景区。
两日游的话,建议第一天上午游玩普济寺(多宝塔)-南海观音、紫竹林(潮音洞、不肯去观音苑),下午游玩梵音洞景区-法雨寺-佛顶山索道-佛顶山景区,第二天上午游玩洛迦山(妙湛塔),下午游玩码头-西天景区-南天门。
可以一天往返,在舟山舟山沈家门站(普陀长途客运中心)的,下车后可自行选择前往朱家尖蜈蚣峙码头或沈家门半升洞码头乘船。沈家门半升洞码头有去普陀山的船,一天一般有2趟船分别是8:10、10:10,价格大概在30元左右。朱家尖蜈蚣峙码头也有去普陀山的船,分别是9:30、14:00、18:00。价格是30~98元不等。岛上几个寺庙和景点可以乘车参观,如想看日出或体察民情,可以住岛几日,提前做好攻略。
徐霞客游记
散文游记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明末徐弘祖经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
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在原稿的基础之上,王忠纫手校、季梦良续成稿本,成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
《徐霞客游记》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做了详细记录。
《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描绘了中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资源,此外优美的文字也使之成为文学佳作,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徐霞客游记
外文名
The travels of Xu Xiake
作者
徐霞客
内容简介
徐霞客的出游大至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北登恒山,南及闽粤,东涉普陀,西攀太华之岭,偏重搜奇访胜,写下了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嵩山、华山、五台山、恒山等名山游记十七篇;后期的西南地区之行,则在探寻山川源流、风土文物的同时,重点考察和记述喀斯特(石灰岩)地貌的分布及其发育规律。
地貌学
古籍内容
徐霞客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看见过许多地貌形态。记录在游记中的地貌类型就有岩溶地貌.山岳地貌、红层地貌、流水地貌、火山地貌、冰缘地貌和应用地貌七种。被他描述过的地貌形态名称多达一百零二种。其中中国西南地区岩溶地貌尤为详细。
地表岩溶方面,徐霞客通过实地考察我国东南、中南和西南地区岩溶地貌最发达的地区,非常全面而系统地记录了这些地区地表岩溶的各类地貌形态,如石芽、溶沟、岩溶裂隙、落水洞、漏斗、竖井、溶蚀洼地、岩溶槽谷、岩溶盆地、盲谷、干谷岩溶嶂谷、天窗、天生桥、岩溶湖岩溶泉、峰林、孤峰、岩洞、穿山、溶帽山等。徐霞客还对岩溶地貌的分布范围及地区差异作了精辟的论述。由此可见,徐霞客对地表岩溶地貌已有一套系统的分类和命名。
《徐霞客游记》
地下岩溶方面,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溶洞洞穴堆积、地下河、地下湖、洞穴瀑布等。《徐霞客游记》中记载的溶洞共二百八十八个,经他亲自人洞考察的有二百五十个,占百分之八十七,这个数字不包括他游过但现存《徐霞客游记》中没有记载的溶洞,如张公洞、善卷洞等。描述洞穴的内容包括洞穴大小和洞口方向,洞穴类型和形态结构,洞穴堆积,洞穴生物,洞穴气候,洞穴音响,洞穴考古,洞穴利用,洞内石头的颜色,洞穴成因等十二项。有的地方还记述了他考察洞穴的技术。
水文学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用较大的篇幅描述了各地的水体类型和水文特征,记载大小河流五百五十一条,湖、泽潭、池、沼泽一百九十八个。对河流水文的描述包括流域范围、水系、河流大小、河水的流速、含沙量水量变化、水质、分水岭、伏流、河床的地区差异等。为了论证长江的源头,晚年他专门写了《江源考》,据理反驳“岷山导江”的错误,理直气壮地主张:“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为首”。为人们正确地认识江源作出了贡献。
《徐霞客游记》把沼泽称作“阻洳”、“湖”或“干海子”。当他考察了云南保山大寨的干海子后,写了一篇相当精彩的论述沼泽形态性质、生产性能水文特征的专题论文,把这个沼泽的形状、大小、生物、土壤、水文、生产、交通,物理性质作了详细的描述。像这样详细而具有科学价值的论述沼泽的文献,在徐霞客以前没有出现过。根据徐霞客的描述,现代地理学者认为这个沼泽“可能是一片泥炭沼泽地。在这片泥炭沼泽地里,上面生长着芜草青青的茂密植被,下有草士浮结’和‘芜土交工陷的泥炭层,而且还有补给沼泽的溪水流经其间。这个地方,现在已建成水库,叫做大海坝水库。再也见不到当年徐霞客所描述的景象了。
《徐霞客游记》关于地下热水的记载也很丰富。他把水温不同的地下热水分成四类:(1)冷水泉,与冷矿水相当,水温在25 ℃以下。(2)温泉,与低中温热水相当,温度在25—55℃。(3)热水泉,与高温热水相当,温度在55—90℃。(4)沸泉,与过热水相当,温度在90℃以上。徐霞客对地下热水的分类跟现代地下热水分类很接近,难能可贵。此外,记载了当时人们利用地下热水资源的各种办法,如沐浴、治病、食品加工、提取地下热水中的矿物资源—硫黄、硝等。
人文地理
《徐霞客游记》中有不少人文地理内容,如手工业矿业、农业、交通运输,商业贸易、城镇聚落、少数民族、各地民情风俗等。如书中记载了煤、锡、银、金、铜、铅、硝、盐、雄黄、硫黄、玛瑙、大理石等十二种矿物的产地、开采和冶炼情况,是明代重要的矿冶史料。
另外,徐霞客纠正了地理文献中的一些错误,如否定《尚书》以来流行一千多年的“泯山导江”说,肯定了金沙江是长江上源,还正确指出河床坡度和侵蚀力成正比。植物学方面,他明确提出了地形、气温、风速对植物分布和开花早晚的各种影响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6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