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物的用途分类及特点
1、民用建筑:供人们生活、居住、从事各种文化福利活动的房屋。按其用途不同,有以下两类:
(1)居住建筑:供人们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如住宅、宿舍、宾馆、招待所。
(2)公共建筑:供人们从事社会性公共活动的建筑和各种福利设施的建筑物,如各类学校、图书馆、影剧院等。
2、工业建筑:供人们从事各类工业生产活动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的总称。通常将这些生产用的建筑物称为工业厂房。包括车间、变电站、锅炉房、仓库等。
二、按建筑结构的材料分类
1、砖木结构:这类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用砖、木构成。其中竖向承重构件如墙、柱等采用砖砌,水平承重构件的楼板、屋架等采用木材制作。这种结构形式的房屋层数较少,多用于单层房屋。
2、砖混结构:建筑物的墙、柱用砖砌筑,梁、楼板、楼梯、屋顶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成为砖—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多用于层数不多(六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及小型工业厂房,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的梁、柱、楼板、基础全部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梁、楼板、柱、基础组成一个承重的框架,因此也称框架结构。墙只起围护作用,用砖砌筑。此结构用于高层或大跨度房屋建筑中。
4、钢结构:建筑物的梁、柱、屋架等承重构件用钢材制作,墙体用砖或其他材料制成。此结构多用于大型工业建筑。
三、按建筑结构承重方式分类
1、承重墙结构
它的传力途径是:屋盖的重量由屋架(或梁柱)承担,屋架支撑在承重墙上,楼层的重量由组成楼盖的梁、板支撑在承重墙上。因此,屋盖、楼层的荷载均由承重墙承担;墙下有基础,基础下为地基,全部荷载由墙、基础传到地基上。
2、框架结构
主要承重体系有横梁和柱组成,但横梁与柱为刚接(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通常通过端部钢筋焊接后浇灌混凝土,使其形成整体)连接,从而构成了一个整体刚架(或称框架)。一般多层工业厂房或大型高层民用建筑多属于框架结构。
3、排架结构
主要承重体系由屋架和柱组成。屋架与柱的顶端为铰接(通常为焊接或螺栓连接),而柱的下端嵌固于基础内。一般单层工业厂房大多采用此法。
4、其他
由于城市发展需要建设一些高层、超高层建筑,上述结构形式不足以抵抗水平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的作用,因而又发展了剪力墙结构体系、桶式结构体系。
四、建筑高度分类
建筑物可根据其楼层数量分为以下几类
1、低层:2层及2层以下
2、多层:2层以上,8层以下
3、中高层:8层以上,16层以下
4、高层:16层以上,24层以下
5、超高层:24层以上
建筑结构的分类一般有两种分法,即结构类型和结构体系。
结构类型是根据材料来区分的,有:
木结构、
砌体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 、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
etc.
结构体系是根据结构构件组成方式来区分的,有:
框架结构
剪力墙结构
框剪结构
筒体结构
框筒结构
筒中筒结构
束筒结构
建筑结构的分类一般有两种分法,即结构类型和结构体系。
结构类型是根据材料来区分的,有:
木结构、
砌体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 、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
etc.
结构体系是根据结构构件组成方式来区分的,有:
框架结构
剪力墙结构
框剪结构
筒体结构
框筒结构
筒中筒结构
束筒结构
etc
具体详情自己在网上找吧,我就环保一下,不浪费网络资源了,呵呵!
1. 砖墙承重,叫做砖混结构
常用于7层以下的普通多层住宅
优点:造价低,施工简单快捷。
缺点:不适合复杂的建筑形式,层高、房间大小等构造要求严格,抗震能力稍弱。
2. 混凝土梁柱承重,叫做框架结构
常用于10层以下的多层公共建筑,比如办公楼,商场等。在非地震区也用于高层建筑。
优点:室内空间大,可以满足复杂的建筑形式,抗震能力稍强。房间隔墙可以随意拆改。
缺点:框架柱尺寸过大,不适合民用住宅。在地震区很难超过7层。
3. 混凝土梁和混凝土墙承重,叫做剪力墙结构
常用于普通高层住宅,和房型非常复杂的多层洋房和别墅。
优点:承重结构为片状的混凝土墙体,房间不见柱子的棱角,比框架结构更适合用于住宅。混凝土墙体的抗震能力最强,房屋安全度很高。
缺点:混凝土用量多,自重大,总高度通常无法超过150m。混凝土墙体为高强度承重墙体,房间不能拆改。
4. 框架结构掺加部分混凝土墙,叫做框架剪力墙结构
常用于高层的办公楼、商场和酒店。
优点:室内空间的使用以及房间隔墙的拆改,和框架结构一样灵活多变。抗震性能与纯剪力墙结构一样坚固。
缺点:混凝土用量多,自重大,总高度通常无法超过150m。
5. 钢柱、钢梁承重,叫做钢结构
常用于厂房、超高层民用建筑和地标建筑
优点:自重轻,施工快。可以修建到500多米甚至更高的高度。因为是柔性结构,地震破坏力对它影响较小。
缺点:钢材害怕腐蚀,建筑保养困难,而且保养费用昂贵。钢材最怕高温,火灾是钢结构房屋的天敌(世贸大厦就是飞机撞击产生的大火,将整栋建筑烧塌的)。
6.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柱内用型钢钢材,或在柱子外侧包裹型钢钢材,叫做混合结构。
常用于超高层民用建筑和地标建筑
优点:混凝土结构掺加大型型钢钢材,可以有效减小混凝土柱子的尺寸,减少结构自重,并加强柱子的抗震和承重性能。可以比普通框架剪力墙结构修得更高,最高可以修建到300米甚至更高的高度。
缺点:因为综合了框架剪力墙结构和钢结构的优点,此类结构在150米~300米的建筑中广泛使用,缺点较少。
一、墙体承重结构体系——以部分或全部建筑外墙以及若干固定不变的建筑内墙作为垂直支承系统的一种体系,包括砌体墙承重和钢筋混凝土墙承重体系两类。
1、砌体墙承重:墙体材料的来源丰富,施工方便,对建筑平面的适应性强,因此大量应用于低层和多层的民用建筑,特别是住宅、旅馆、学校、幼托、办公用房和一些小型商业用房、工业厂房、诊疗所等 。2、钢筋混凝土墙承重:预制装配式的建筑平面相对较为规整,往往以横墙承重居多,使用不够灵活,但能够适应一般的学校、宿舍、旅馆、住宅、办公等建筑的要求 ; 现浇的往往大量应用于高层建筑,特别是高层的办公楼、旅馆、病房、住宅等建筑中。
二、骨架结构体系——对于建筑空间布置在构思上主要在于用两根柱子和一根横梁来取代了一片承重墙。这样原来在墙承重结构支承系统中被承重墙体占据的空间就尽可能地给释放了出来,使得建筑结构构件所占据的空间大大减少,而且在骨架结构承重系统中,无论是内、外墙均不承重,可以灵活布置和移动,因此较为适用于那些需要灵活分隔空间的建筑物,或是内部空旷的建筑物,而且建筑立面处理也较为灵活。
1、框架结构体系:柱网需要有对位关系,平面不宜转折过多,对于建筑布局的灵活性的意义主要还是体现在那些内部需要较多的大空间 。2、框剪、框筒等体系:框剪体系的建筑物,剪力墙的布置除满足结构方面的需要外,如能与建筑空间的布置相协调,更能发挥框架原有的灵活性。
框筒等体系的建筑物,筒体在垂直方向的适当变形,可以造成丰富的建筑体型。3、板柱体系:板底平整,可降低层高,且内部空间分隔不受梁的影响。
适用于使用荷载合适的商场、图书馆、仓储、多层轻型厂房等。4、单层刚架、拱体系:在结构上属于平面受力体系,可以通过改变排列方式或平面尺寸适应较活泼的建筑平面和体型;还可以结合空间结构屋盖系统覆盖大空间 。
5、排架体系:屋架等与柱子之间铰接,能够承受大型的起重设备运行时所产生的动荷载。三、空间结构支承系统——各向受力,可以较为充分地发挥材料的性能,因而结构自重小,是覆盖大型空间的理想结构形式。
1、薄壳结构体系:属于空间薄壁结构,又可分为曲面壳和折板两种。对建筑而言,结构本身就形成了“面”,而且可以切削。
2、网架结构体系:由许多杆件按照受力的合理性有规律地排列组合而成,可以分为平板网架和网壳两种。网架空间整体性好。
平板网架杆件正交、斜交后可以形成不同的平面形状,使用相当灵活。在需要时结构杆件可以暴露。
3、悬索结构体系:用高强钢丝做拉索,加上高强的边缘构件以及下部的支承构件,使结构自重极大地减小,而跨度大大增加。除稳定性相对较差外,是比较理想的大跨屋盖结构形式。
对于建筑而言,由于拉索显示出柔韧的状态,使得结构形式轻巧且具有动感。4、膜结构体系:在本质上也是受拉构件。
像薄壳一样,兼有承重和围护的双重功能。其张拉力来源于充气或者用桅杆、拱、拉索等构件来将膜绷紧。
由于这些构件灵活的布置形式以及膜本身轻柔的外表,在城市室外空间小品中也常应用。5、混合形式结构体系:按照建筑设计的要求及材料、结构功能的合理性,以多种形式混合使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78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