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原则:客观性、发展性、实践性、系统性、伦理性。
研究方法
1、活动产品分析法。对被试完成的产品进行心理学分析,来了解心理活动的过程及其特点的方法。活动产品的心理分析是观察的一种变式。
2、问卷法。一种通过书面回答问题来了解心理活动的方法。在研究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以及性格特点等问题中被广泛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在大量被试中同时进行,以便广泛搜集材料。
3、测验法。不同于上述研究方法,它是用来考查被试完成某种活动的准备水平和某些心理品质的方法。通过测验可以揭示被试是否具有某些能力和技能,查明对某种工作的准备程度。
扩展资料
作为一门科学的科学史,心理学的历史却十分短暂。19世纪中叶以后,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德国感官神经生理学的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起了较为直接的促进作用。
到1874年《生理心理学原理》的出现,从此,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开始了蓬勃发展的历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理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实际上就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应该具备下列条件:①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②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测量的。
(二)发展性原则:
人的心理的发展是矛盾运动的结果.研究者应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发展中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在发展中研究心理活动时,不仅要求阐明人已经形成的心理品质,而且还要求阐明那些刚刚产生、处于形成状态的新的心理品质。
后者对研究学生的个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新的心理品质的出现展示了进一步发展的前景,预示着未来可能出现的心理特点。
(三)系统性原则:
必须研究各个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不能把心理现象看成是孤立存在的内容去研究。
(四)教育性原则:
在进行心理研究时,研究的选题、使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坏被试(即被研究者)的身心发展,而应该符合教育的原则,特别是当被试是儿童时,由于他们的身心正处在发展阶段,认识能力较差,而且善于模仿,研究者更要注意这个问题。
所以以人为对象进行心理研究时,在选择方法和程序时不能只考虑对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利,还要考虑所用的方法对被试的身心是否产生不良的影响。
扩展资料:
教育心理学具体研究方法
①活动产品分析法。
对被试完成的产品进行心理学分析,来了解心理活动的过程及其特点的方法。活动产品的心理分析是观察的一种变式。学生的作品,如日记、作文、图画、算草、考卷等,都表现着学生的心理活动过程及不同的心理特点。
通过对活动产品的心理学分析,可以了解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的某些过程和特点,也部分地可以作为评定学生的兴趣、性格等特点的一种材料。
②问卷法。
一种通过书面回答问题来了解心理活动的方法。在研究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以及性格特点等问题中被广泛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在大量被试中同时进行,以便广泛搜集材料。
③测验法。
不同于上述研究方法,它是用来考查被试完成某种活动的准备水平和某些心理品质的方法。通过测验可以揭示被试是否具有某些能力和技能,查明对某种工作的准备程度 。
考试 、考查等都可称为测验法。测验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作为测验基础的可靠性、准确性(见个别差异诊断测量)。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实验法,实验法是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2.测验法,测验法是指运用某种测验测量人的某种心理现象,使之数量化并加以研究的方法。
3.调查法,调查法是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向被调查者提出有关的问题,让其回答,了解某一心理活动的发生及其条件,从而了解这一心理活动的方法。
4.观察法,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通过被观察者的外部行为表现,从而了解其心理现象的规律和特征的一种研究方法。
5.深入访谈法,深入访谈法是一种非结构式访谈,在访谈的过程中调查者无须按照预定的访谈结构和问题机械地提问,被调查者也无须按备选答案对问题做出回答,是就某一主题与被调查者进行自由、深入的交谈。
6.教育经验总结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指教育工作者对自己日常工作中获得的关于教育过程心理现象的整合性认识及总结,寻找其中规律性的方法。
7.文件分析法,文件分析法是指通过对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积累的有关文件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当前问题形成的原因。所谓的文件包括学生的信件、日记、周记、平时的作业、作文、考试成绩以及以往在校的行为记录等。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所谓客观性原则,就是对任何心理现象必须按它的本来面貌加以研究和考察,不附加任何主观意愿的原则。
人的心理虽是在头脑里进行的活动,但它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一切心理活动都是由内外刺激引起的,并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在人的外部活动中表现出来。研究人的心理,就是要从这些可以观察到的,可以进行检查的活动中去研究。
人的心理活动无论如何复杂或作出何种假象与掩饰,都会在行动中表现出来或在内部的神经生理过程中反映出来。因此,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切忌采取主观臆测和单纯内省的方法,应根据客观事实来探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2.联系性原则:人生活在极其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人的第一心理现象的产生都要受自然和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们对某种刺激的反映,在不同的时间、环境和主体状况下,反应往往不相同。因此,在对人的某种心理现象研究和实验中,要严格控制条件。
不仅要考虑与之相联系的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且要在联系和关系中探讨心理活动的真正规律。3.发展性原则: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心理现象也是如此。这就要求心理学的研究也要从心理史前发展、意识发展、个性心理发展以及环境和教育条件变化等不同方面,揭示人的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4.分析与综合的原则,至少包括以下两层意思:其一,心理、意识虽然是很复杂的现象,但可以通过剖析将其分解为各种形式进行专门的考察研究,而后通过综合将其看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加以理解;其二,在研究某一种心理形式与现实条件的依存关系时,也可以分别地考察某一条件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而后将其揭示的各种规律加以综合运用。综合的观点在心理学中也可以称之为系统论的观点,因此这个原则也被叫做系统性原则。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9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