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固定资产折旧有四种方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其中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属于直线折旧方法,数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属于加速折旧方法。
注意:折旧方法的选择应当遵循可比性要求,如需变更,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1)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月折旧额=月工作量*单位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直线折旧率的两倍)
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折旧率
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例】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0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2/5*100%=40%
第1年应提的折旧额=1000000*40%=400000(元)
第2年应提的折旧额=(1000000-400000)*40%=240000(元)
第3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144000(元)
从第4年起改用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4年、第5年的年折旧额=[(360000-144000)-4000]/2=106000(元)
每年各月折旧额根据年折旧额除以12来计算。
(4)年数总和法
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率
1.年限平均法(特点: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的折旧额是相等的)
公式: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公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 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公式: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4.年数总和法(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公式: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有3种。
1、年限平均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最简单并且常用的一种方法。此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除以预计使用年限,求得每年的折旧费用。
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年折旧率 ÷ 12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又称变动费用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它的理论依据在于资产价值的降低是资产使用状况的函数。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或设备的使用状况来计提折旧。
假定固定资产成本代表了购买一定数量的服务单位(可以是行驶里程数,工作小时数或产量数),然后按服务单位分配成本。这种方法弥补了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特点。
计算公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 1 -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
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则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类型:在具体实务中,加速折旧方法又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两种。
扩展资料:
一、影响因素
1、计提折旧基数
计提折旧基数是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或账面价值。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一般以固定资产的原价作为计提依据,但选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企业,以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作为计提依据。
2、折旧年限
折旧年限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折旧率的高低,是影响折旧额的关键因素。
3、折旧方法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我国会计准则中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符合固定资产准则第十九条的规定。
4、净残值
净残值,是指预计固定资产清理报废时可收回的残值扣除清理费用后的数额。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方式,合理估计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二、计提折旧的原则
当月新增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下月开始计提折旧;当月减少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下月开始不计提。
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恰恰相反:
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再摊销。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计提折旧
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分两大类:
第一大类:直线折旧法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
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第二大类:加速折旧法
(1)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预计使用年限逐年数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n*(n+1)/2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2)双倍余额递减法
设备入账帐面价值为X,预计使用N(N足够大)年,残值为Y。则
第一年折旧C1=X*2/N;
第二年折旧 C2=(X-C1)*2/N
第三年折旧 C3>=(X-C1-C2)*2/N··· ···
最后两年需改为直线法折旧。
1.平均年限法(直线法)
月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2
2.工作量法
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3.双倍余额递减法
月折旧额=账面净值*2/预计的折旧年限/12
4.年数总和法
月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12
要计算折旧的话 首先要确定折旧方法,折旧方法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变更。
然后确定折旧年限 税法规定电子设备的最低折旧年限为3年
以直线法为例 假定该电脑原值3000元,预计经残值率为4%
则月折旧额=3000*(1-4%)/3/12=80元
分录: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80
贷:累计折旧 80
1、平均年限法:年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2、工作量法: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总工作量
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 最后两年改为平均年限法
4、年数总和法:年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n-t)+1] / [n(n+1)/2] 其中n表示固定资产使用年限, t表示计提折旧的那一年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56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