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座桥的施工步骤还是很复杂的。不同类型的桥方法不太相同,但是主要步骤都差不多。
1、下部结构施工;一般包括基础、承台、桥墩,桥墩高的话还有系梁,简支梁的话要有盖梁,连续梁的话桥墩处一般不设盖梁。
基础施工如果是扩大基础的话就是要挖掘机挖基坑,然后绑钢筋浇筑混凝土。桩基础的话就是钻孔,然后下钢筋笼,浇筑混凝土。
基础弄完了就绑承台钢筋,浇筑承台混凝土。然后再进行墩柱的施工,也是绑钢筋浇筑混凝土,当然要用模板了。
然后的话就要埋支座了。
2、上部结构施工;这里有预制和现浇两种。如果是预制的就直接把预制好的梁架设到桥墩上,现浇的话就要绑钢筋浇筑混凝土。预制的;梁架设完了后一般还要浇筑湿接缝或者是铰缝的。然后就准备桥面铺装了。
3、附属工程;也就是护栏,排水,护坡什么的。公路桥和铁路桥差别还比较大。
主要就是这么得步骤。
桥梁工程施工方法 1、基坑开挖的几种情况: (1)无支护加固坑壁的基坑开挖 (2)用挡板支护坑壁的基坑开挖 (3)用砼加固坑壁的基坑 2、围堰的类型:土石围堰、板桩围堰、钢套箱围堰、双壁钢围堰。
3、基坑排水的方法:集水坑排水法,井点排水法,帷幕法。 4、地基加固方法:换填法、桩体挤密法、强夯法、顶压法、振冲法、粉体喷射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化学液体加固法。
5、正循环回旋钻:适用于黏性土、粉砂、细、中、粗砂、含少量砂砾石、卵石(含量少于20%)的土、软岩;孔径80-250cm,孔深30-100m。 6、反循环回旋钻:适用于黏性土、砂类土、含少量砂砾石、卵石(含量少于20%,粒径小于钻杆直径2/3的土),孔径为80-300cm,孔深对于真空泵10的黏性土或膨胀土,对不同土质泥浆相对密度也不同。
钻孔桩成孔应等泥浆输到孔内一定数量后,方可开始钻孔。 反循环钻进时,必须注意连续补充泥浆,维持护筒内应有水头,避免坍塌。
钻孔应连续进行,不得间断,每进2-3m应检查孔径、竖直度。 终孔检查合格后,应迅速清孔,清孔的方法有抽浆法、换浆法(用于正循环)、淘渣法,清孔后的泥浆性能指标、沉渣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清孔排渣,都必须注意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 成孔检查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即可尽心钢筋笼的吊装工作。
钢筋笼必须安放牢固。 混凝土灌注中的导管在使用前要进行闭水试验。
1.顶推法施工:即利用设置在桥台上的水平千斤顶及其自动牵引装置牵引顶推传力索,通过主控台的集中控制,将在制梁台座上制好的梁段,在滑道上不断向前顶进,直至梁顶推到位,然后起梁、拆除滑道、安装支座、落梁、调整支座反力,完成梁的架设。
顶推法施工原理:
(1)单点顶推的动力学原理可用下述数学表达式表示:当集中的拉力H >Σ Ri ( fi ±ai )时,梁体才能向前移动。
(2)多点分散顶推施工的动力学原理可用下述数学表达式表示:当ΣFi >Σ ( fi ±ai) Ni 时,梁体才能向前移动。
2.悬臂法施工:适用于大跨径的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梁桥、连续梁桥、T型刚构桥、连续刚构桥。其特点是无须建立落地支架,无须大型起重与运输机具,主要设备是一对能行走的挂篮。
根据总体施工布置和桥梁工程设计的结构形式。其中包括地形、地貌、外部环境、水电设施、进场道路等,工程开工前对施工现场需进一步进行调查、核实。
施工前期工作准备内容,主要有施工进场便道、临时供水、供电、生产生活临时用房的搭建、资料堆场的硬化处置、各种原材料的进场检验和试验,以及进场设备的装置和调式,为正式开工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桥梁施工(bridge construction)按照设计内容,建造桥梁的过程;主要指桥梁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施工管理、施工质量等内容。
一、桥梁施工材料 1.1 混凝土 从我国已建成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来看,大多都采用C40-C50混凝土,进而采用减水剂等添加剂制备塑性混凝土,并发展了泵送混凝土工艺。
随着桥梁跨度的增加,为减少桥梁结构的自重,混凝土逐渐向高强、轻质方向发展。作为混凝土的改性材料,微硅粉高强混凝土具有易浇注,整体密实,长期稳定及强度高等特点,可提高建筑的内在质量,在桥梁建筑市场上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混凝土将继续朝高强、高性能方向发展,免振混凝土、密筋混凝土可能在结构中试用。 1.2 钢材 桥梁上使用的预应力钢材一直在朝着高强度,低松弛,大直径的方向发展。
目前使用的预应力钢材主要有高强钢丝,钢绞线及高强度粗钢筋三大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的预应力钢材的性能比国际上落后较多;在80年代后期,国内开始生产1860MPa的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加上与其配套的大吨位预应力锚具和张拉设备的研制成功,C50与C60混凝土的应用,使得预应力连续梁桥结构轻型化,跨越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近年来,材料强度有所增加,但在某些情况下,强度的增加是以降低材料的延性与韧性为代价的,而且强度较高的预应力钢材,有时会增加氢的应力腐蚀的危险,这些不利的特性应予以重视。 1.3 预应力钢束 大吨位预应力钢束的采用大大简化了后张拉工艺。
对于采用悬浇施工的桥梁,每一循环预应力束数可大大减少,且通过预应力束平弯使锚点位置在断面上的布置固定,大大节省了穿束、张拉、压浆等工序所用的时间,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另外采用大吨位预应力束,布束容易,经合理选择后可以做到因不易布束而加大结构尺寸,造成材料浪费,可减少繁杂的锚固齿块,便于简化模板,加快工期。
无粘结预应力筋是指带润滑防锈涂层的后张预应力筋,施工时这种预应力筋可以和普通钢筋一样直接安装在模板中。无粘结预应力筋无需预留孔道,后期穿束,压浆等工序并可节省材料,加快施工进度。
因此具有施工简便,施工效率高等优点。但其强度和刚度与相应的有粘结预应力筋相比稍低。
从耐久性能看,应对其防锈及认真处理锚具封端。有粘结预应力筋,由于压浆工艺问题也存在耐久性问题,预应力管道压浆往往存在压浆不满或不密实等问题,由此可能导致的预应力筋锈蚀问题不容忽视。
1.4 其他新型材料以及各种材料结合应用 新型材料如纤维增强塑料,具有在各种环境下具有耐久和抗腐蚀的特性,重量轻,高强度和无磁性等优点,过去主要用于航天和航空工业,现已进入建筑工业;预应力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的结合,预应力混凝土与纤维混凝土的结合以及其它材料的结合;无粘结预应力筋其自身的优点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大跨径桥梁上的应用正日益增加,但关于其强度和耐久性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不断完善。 二、顶推法 2.1 施工原理 顶推法就是以千斤顶为动力, 对预制好的梁体, 借助板式滑动支座,纵或横向推进至设计要求的位置。
在顶进过程中,梁上的每个截面的弯矩值处在不断的正负交替之中, 为了减小梁体前段的悬出长度和负弯矩,应在梁前端安装导梁,导梁应自重轻而刚度大。 2.2 施工方法及特点 顶推法施工的主要关键是顶推工作, 核心问题在于应用有限的推力将梁顶推就位。
聚四氟乙烯的问世,为我们提供了摩擦系数很小的材料,使施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顶推的施工方法有很多, 按顶推的施力方法分为单点顶推和多点顶推; 按顶推方向分单向顶推和双向顶推。
这里主要介绍单点顶推和多点顶推。 2.3 单点顶推 单点顶推水平力的施加位置一般集中设置于主梁预制场靠近桥台或某一桥墩的位置,其他墩台支点只设置滑道支承。
单点顶推装置又有两张方式,一种是用单点拉杆千斤顶顶推,考虑顶推力的大小,安装一台或多台水平千斤顶,通过拉杆连接梁的底板或者两侧,牵引拉动梁体在滑道上前移;另一种是直接顶推梁体,在预制台座的后面,设置一个反力座,安装一台或多台千斤顶,直接顶推梁体向前滑动。 2.4 多点顶推 多点顶推的原理是在每个墩台上设置一对小吨位的水平千斤顶,将集中的顶推力分散到各墩上。
由于利用水平千斤顶传给墩台的反力来平衡梁体滑移时在桥墩上产生的摩阻力,而是桥墩在顶推过程中承受较小的水平力,因此可以在柔性墩上采用多点顶推施工。多点顶推与集中单点顶推比较,可以免去大规模的顶推设备,能有效的控制顶推梁的偏离。
必须注意,在顶推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梁体两侧千斤顶同步运行。为了防止梁体在平面内发生偏移,通常在墩顶梁体两侧设置横向导向装置。
三、悬臂施工法 3.1 施工原理 悬臂施工法也称为分段施工法, 多用于建造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通常分为悬臂浇筑施工和悬臂拼装施工两类。它利用己建成的桥墩沿桥跨径方向逐段地悬出接长对称施工, 因此采用悬臂施工的必要条件是:施工中墩与梁固结,施工过程中桥墩需承受不对称弯矩。
悬臂施工时随梁段增加即悬臂长度的增长,梁内出现的负弯矩不断增大,对混凝土桥必须在梁段上缘施加预应力,使其完成的梁段连成整体。悬臂施工是由两个相邻的桥墩同时向两侧分段进行,水。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5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