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浊度测定方法:
比浊法或射光法测定:
浊度可用比浊法或散射光法进行测定。我国一般采用比浊法测定,将水样和用高岭土配制的浊度标准溶液进行比较侧度不高,并规定一升蒸馏水中含有1毫克二氧化硅为一个浊度单位。对不同的测定方法或采用的标准物不同,所得到的浊度测定值不一定一致。浊度的高低一般不能直接说明水质的污染程度,但由人类生活和工业生活污水造成的浊度增高,表明水质变坏。
浊度计测定
浊度也可以用浊度计来测定的。浊度计发出光线,使之穿过一段样品,并从与入射光呈90°的方向上检测有多少光被水中的颗粒物所散射。这种散射光测量方法称作散射法。任何真正的浊度都必须按这种方式测量。浊度计既适用于野外和实验室内的测量,也适用于全天候的连续监测。可以设置浊度计,使之在所测浊度值超出安全标准时发出警报。
其他方法
浊度也可以通过利用色度计或分光光度计测量样品中颗粒物的阻碍作用造成的透射光强衰减程度来估计。然而,管理机构并不承认这种方法的有效性,这种方法也不符合美国公共卫生协会对浊度的定义。
利用透光率测量容易受到颜色吸收或颗粒物吸收等干扰的影响。而且,透光率和用散射光测量法测得的结果之间并无相关性。尽管如此,在某些时候色度计和分光光度计的测量结果可以在水处理系统或过程控制中用于测定浊度的大幅度变化。
标准浑水用标准天然土(如漂白土)配制,其含土量(以毫克/升计)的值,即为浑浊度。浑浊度为水质参数之一,反映用水和天然水清亮程度。水的浑浊由微细的悬浮颗粒造成,将用水与已知浊度的标准浑水相比较来测定。
对生活饮用水和某些高质量工业用水,浑浊度是一个重要的水质参数,中国1976年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浊度不超过5度。
测定浊度的标准仪器是杰克孙烛光浊度计。 大多改用光线照射浑水时的散射光强度比较水样和标准液以测定水的浊度,使用的仪器称散射浊度计。用这两种不同的方法测得的结果基本相同。为区别起见,国外分别以杰克孙烛光单位(符号JTU)和散射浊度单位(符号NTU)表示。近年来,国际上又有采用甲?聚合物配制成的标准液和散射浊度计测定浊度的, 浊度单位(符号FTU)表示。
水中浊度测定方法:比浊法或射光法测定:浊度可用比浊法或散射光法进行测定。
我国一般采用比浊法测定,将水样和用高岭土配制的浊度标准溶液进行比较侧度不高,并规定一升蒸馏水中含有1毫克二氧化硅为一个浊度单位。对不同的测定方法或采用的标准物不同,所得到的浊度测定值不一定一致。
浊度的高低一般不能直接说明水质的污染程度,但由人类生活和工业生活污水造成的浊度增高,表明水质变坏。浊度计测定浊度也可以用浊度计来测定的。
浊度计发出光线,使之穿过一段样品,并从与入射光呈90°的方向上检测有多少光被水中的颗粒物所散射。这种散射光测量方法称作散射法。
任何真正的浊度都必须按这种方式测量。浊度计既适用于野外和实验室内的测量,也适用于全天候的连续监测。
可以设置浊度计,使之在所测浊度值超出安全标准时发出警报。其他方法浊度也可以通过利用色度计或分光光度计测量样品中颗粒物的阻碍作用造成的透射光强衰减程度来估计。
然而,管理机构并不承认这种方法的有效性,这种方法也不符合美国公共卫生协会对浊度的定义。利用透光率测量容易受到颜色吸收或颗粒物吸收等干扰的影响。
而且,透光率和用散射光测量法测得的结果之间并无相关性。尽管如此,在某些时候色度计和分光光度计的测量结果可以在水处理系统或过程控制中用于测定浊度的大幅度变化。
楼主你好:
分光光度法测浊度的原理是,在适当温度下,硫酸肼与六次甲基四胺聚合,生成白色高分子聚合物,以此作为浊度标准溶液,在一定条件下与水样浊度比较。浊度计(仪)是依据混浊液对光进行散射或透射的原理制成的测定水体浊度的专用仪器,使用时应参照说明书。
分光光度法测浊度的原理是,在适当温度下,硫酸肼与六次甲基四胺聚合,生成白色高分子聚合物,以此作为浊度标准溶液,在一定条件下与水样浊度比较。该方法适用于天然水、饮用水浊度的测定。测定要点如下。
(1)将蒸馏水用0.2um的滤膜过滤,以此作为无浊度水。
(2)用硫酸肼和六次甲基四胺及无浊度水配制浊度储备液、浊度标准溶液和系列浊度标准溶液。更多质量检测、分析测试、化学计量、标准物质相关技术资料请参考中检所标准品对照品
(3)于680nm波长处测定系列浊度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绘制吸光度一浊度标准曲线。
(4)取适量水样定容,按照测定系列浊度标准溶液方法测其吸光度,并由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浊度,按下式计算水样的浊度。
浊度计(仪)是依据混浊液对光进行散射或透射的原理制成的测定水体浊度的专用仪器,使用时应参照说明书。其一般步骤是:采集代表性样品于一个清洁的容器中,然后将容器中样品倒入样品管至刻线,小心地握住样品管上部,拧上样品管盖;握住样品管盖,擦掉管壁外水滴,指印;将样品管插入浊度计的管座中,合上座盖;按相应按键读取浊度值。
在测量有色液体时,任何颜色都会吸收一部分光线,因此会降低光强。
结果,探测器只能感应到较少量的散射光,给出低于实际的错误浊度示数。单光束方法在浊度较高的情况下无法提供稳定的测量示数。
你可以用比值法,双光束法,调制四光束法等方法来测量。为了选择适用于具体应用的最佳测量系统,在浊度计的选型之前必须细致考虑各项因素。
其中一项重要考虑因素是利用相同校准标准的不同仪器之间的示数对比。但即便是相同的样本,要让不同仪器给出相同的测量值是不合理的。
在线过程仪器应用于提供变化趋势信息,而不是用于提供绝对数值。
浊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浊度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2. 掌握分光光度法和目视比浊法测定水的浊度的方法。
二、浊度概述 浊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浊度是由于水中含有泥沙、粘土、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悬浮物质所造成的,可使光散射或吸收。
天然水经过混凝、沉淀和过滤等处理,使水变得清澈。 三、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样品收集于具塞玻璃瓶内,应在取样后尽快测定。
如需保存,可在4℃冷藏、暗处保存24h,测试前要激烈振摇水样并恢复到室温。 四、测定方法 测定水样浊度可用分光光度法、目视比浊法或浊度计法。
(一)分光光度法 1. 方法原理 在适当温度下,硫酸肼与六次甲基四胺聚合,形成白色高分子聚合物。以此作为浊度标准液,在一定条件下与水样浊度相比较。
2. 干扰及消除 水样应无碎屑及易沉降的颗粒。器皿不清洁及水中溶解的空气泡会影响测定结果。
如在680nm波长下测定,天然水中存在的淡黄色、淡绿色无干扰。 3. 方法的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测定天然水、饮用水的浊度,最低检测浊度为3度。
4. 仪器 50ml比色管,分光光度计。 5. 试剂 (1)无浊度水:将蒸馏水通过0.2m滤膜过滤,收集于用滤过水荡洗两次的烧瓶中。
(2)浊度贮备液 ① 硫酸肼溶液:称取1.000g硫酸肼((NH2)2SO4·H2SO4)溶于水中,定容至100ml。 ② 六次甲基四胺溶液:称取10.00g六次甲基四胺((CH2)6N4)溶于水中,定容至100ml。
③ 浊度标准溶液:吸取5.00ml硫酸肼溶液与5.00ml六次甲基四胺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混匀。于25℃±3℃下静置反应24h。
冷却后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此溶液浊度为400度,可保存一个月。
6. 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 吸取浊度标准溶液0、0.50、1.25、2.50、5.00、10.00和12.50ml,置于50ml比色管中,加无浊度水至标线。摇匀后即得浊度为0、4、10、20、40、80、100的标准系列。
在680nm波长下,用3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绘制校准曲线。 (2)水样的测定 吸取50.0ml摇匀水样(无气泡,如浊度超过100度可酌情少取,用无浊度水稀释至 50.0ml),于50ml比色管中,按绘制校准曲线步骤测定吸光度,由校准曲线上查得水样浊度。
7. 结果计算 式中:A——稀释后水样的浊度(度); B——稀释水体积(m1); C——原水样体积(ml)。 不同浊度范围测试结果的精度要求如下: 浊度范围(度) 精度(度) 浊度范围(度) 精度(度) 1~10 1 10~100 5 100—400 10 400~1000 50 大于1000 100 8. 注意事项 硫酸肼毒性较强,属致癌物质,取用时注意。
(二)目视比浊法 1. 方法原理 将水样与由硅藻土(或白陶土)配制的浊度标准液进行比较。相当于lmg一定粒度的硅藻土(白陶土)在1000ml水中所产生的浊度,称为1度。
2. 仪器 100ml具塞比色管,250ml具塞无色玻璃瓶,玻璃质量和直径均需一致。 3. 试剂 浊度标准液 (1) 称取10g通过0.1mm筛孔(150目)的硅藻土,于研钵中加入少许蒸馏水调成糊状并研细,移至1000ml量筒中,加水至刻度。
充分搅拌,静置24h,用虹吸法仔细将上层800ml悬浮液移至第二个1000ml量筒中。向第二个量筒内加水至1000ml,充分搅拌后再静置24h。
(2) 虹吸出上层含较细颗粒的800ml悬浮液,弃去。下部沉积物加水稀释至1000ml。
充分搅拌后贮于具塞玻璃瓶中,作为浑浊度原液,其中含硅藻土颗粒直径为400m左右。 (3) 取上述悬浊液50.0ml置于已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
于105℃烘箱内烘2h,置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重复以上操作,即,烘1h,冷却,称重,直至恒重。
求出每毫升悬浊液中含硅藻土的重量(mg)。 (4) 吸取含250mg硅藻土的悬浊液,置于100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甲醛溶液加水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浊度为250度。 (5) 吸取浊度为250度的标准液100ml置于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浊度为100度的标准液。
4. 步骤 (1)浊度低于10度的水样 ① 吸取浊度为100度的标准液0、1.0、2.0、3.0、4.0、5.0、6.0、7.0、8.0、9.0及10.0ml于10.0ml比色管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混匀。其浊度依次为0,1.0,2.0,3.0,4.0,5.0,6.0,7.0,8.0,9.0,10.0度的标准液。
② 取100ml摇匀水样置于100ml比色管中,与浊度标准液进行比较。可在黑色板上,由上往下垂直观察。
(2)浊度为10度以上的水样 ① 吸取浊度为250度的标准液0、10、20、30、40、50、60、70、80、90及100ml置于250ml的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混匀。即得浊度为0、10、20、30、40、50、60、70、80、90和100度的标准液,移入成套的250ml具塞玻璃瓶中,密塞保存。
② 取250ml摇匀水样,置于成套的250ml具塞玻璃瓶中,瓶后放一有黑线的白纸作为判别标志。从瓶前向后观察,根据目标清晰程度,选出与水样产生视觉效果相近的标准液,记下其浊度值。
③ 水样浊度超过100度时,用水稀释后测定。 5. 结果计算 同分光光度法。
氯化钴的测试方法与标准 水的色度单位是度,即在每升溶液中含有2mg六水合氯化钴(Ⅱ)(相当于O.5mg钴) 和1mg铂(以六氯铂(Ⅳ)酸的形式)时产生的颜色为1度。
1.方法选择 测定较清洁的、带有黄色色调的天然水和饮用水的色度,用铂钴标准比色法,以度数 表示结果。此法操作简单,标准色列的色度稳定,易保存。
对受工业废水污染的地表水和工业废水,可用文字描述颜色的种类和深浅程度,并以 稀释倍数法测定色的强度。 2.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要注意水样的代表性。
所取水样应为无树叶、枯枝等漂浮杂物。将水样盛于清洁、无 色的玻璃瓶内,尽快测定。
否则应在约4℃冷藏保存,48h内测定。 (一)铂钴标准比色法(A) 1。
方法原理 用氯铂酸钾与氯化钴配成标准系列,与水样进行目视比色。 2.干扰及消除 如水样浑浊,则放置澄清,亦可用离心法或用孔径为0.45μm滤膜过滤以去除悬浮物。
但不能用滤纸过滤,因滤纸可吸附部分溶解于水的颜色。 3.仪器 50ml具塞比色管,其刻线高度应一致。
4.试剂 铂钴标准溶液:称取1.246g氯铂酸钾(K2PtCl6)(相当于500mg铂)及1.000g氯化钴 (CoCl2·6H20)(相当于250mg钴),溶于100ml水中,加100ml盐酸,用水定容至1000ml。 此溶液色度为500度,保存在密塞玻璃瓶中,放于暗处。
5.步骤 (1)标准色列的配制 向50ml比色管中加入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6.00及7.00ml铂钴标准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各管的色度依次为0、5、10、15、、20、25、30、35、40、45、50、60和70度。
密塞保存。 (2)水样的测定 ①分取50.0ml澄清透明水样于比色管中,如水样色度较大,可酌情少取水样,用水稀 释至50.0ml。
②将水样与标准色列进行目视比较。观测时,可将比色管置于白瓷板或白纸上,使光 线从管底部向上透过液柱,目光自管口垂直向下观察。
记下与水样色度相同的铂钴标准色 列的色度。 6.计算 色度(度)=A*50/B 式中:A——稀释后水样相当于铂钴标准色列的色度; B----水样的体积(m1)。
7.注意事项 (1)可用重铬酸钾代替氯铂酸钾配制标准色列。方法是:称取0.04.37g重铬酸钾和 1.000g硫酸钴(CoS04·7H20),溶于少量水中,加入0.50ml硫酸,用水稀释至500ml。
此溶液的色度为500度。不宜久存。
(2)如果样品中有泥土或其它分散很细的悬浮物,虽经预处理而得不到透明水样时, 则只测“表观颜色”。 (二)稀释倍数法(A) 1.方法原理 为说明工业废水的颜色种类,如:深蓝色、棕黄色、暗黑色等,可用文字描述。
为定量说明工业废水色度的大小,采用稀释倍数法表示色度。即,将工业废水按一定 的稀释倍数,用水稀释到接近无色时,记录稀释倍数,以此表示该水样的色度,单位为倍。
2.干扰及消除 如测定水样的“真实颜色”,应放置澄清取上清液,或用离心法去除悬浮物后测定;如 测定水样的“表观颜色”,待水样中的大颗粒悬浮物沉降后,取上清液测定。 3.仪器 50ml具塞比色管,其标线高度要一致。
4.步骤 (1)取100~150ml澄清水样置于烧杯中,以白色瓷板为背景,观测并描述其颜色种 类。 (2)分取澄清的水样,用水稀释成不同倍数。
分取50ml分别置于50ml比色管中, 管底部衬一白瓷板,由上向下观察稀释后水样的颜色,并与蒸馏水相比较,直至刚好看不 出颜色,记录此时的稀释倍数。 (A)本方法与GB 11903—89等效。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36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