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游记扇面诗一组
火眼金睛识善恶,却有紧箍受折磨。 虽有上天入地能,无奈唐僧做婆婆。 悟空恃能闹天庭,玉帝无奈封大圣。 谁知蟠桃会无缘,不如猴王水帘洞。 一根金箍愁鬼神,金规玉律不束身。 众神之中能齐列,玉帝面前称老孙。 本是白骨骷髅堆,摇身一变柳叶眉。 八戒无能迷心窍,还亏悟空辨真伪。 木筏飘流战邪风,学得钻天入地能。 若非七周火熬煎,哪得火眼和金睛?
2.郭沫若 《七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 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 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3.毛泽东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域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钓棒,王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4. 妖魔鬼怪何所惧,八十一难只等闲。 唐僧西去如来地,取得真经归家园。
5.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
6.握发长空古镇穹, 掀髯大陆静闻钟。 百变金箍威长在, 驾云将军志自雄。
戴荃唱的《悟空》:
月溅星河 长路漫漫
风烟残尽 独影阑珊
谁叫我身手不凡
谁让我爱恨两难
到后来 刚肠寸断
幻世当空 恩怨休怀
舍悟离迷 六尘不改
且怒且悲且狂哉
是人是鬼是妖怪
不过是心有魔债
叫一声佛祖 回头无岸
跪一人为师 生死无关
善恶浮世世真假界
尘缘散去不分明
难断
我要这铁棒有何用
我有这变化又如何
还是不安还是氏惆
金箍当头 欲说还休
我要这铁棒醉舞魔
我有这变化乱迷浊
踏碎凌霄 放肆桀骜
世恶道险 终究难逃
这一棒
叫你灰飞烟灭
关于《西游记》的诗句有:1、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
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
谁听得绝想崖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清 袁枚《苏武慢》2、自小生来心性拙,贪闲爱懒无休歇。
不曾养性与修真,混沌迷心熬日月。忽然闲里遇真仙,就把寒温坐下说。
—— 明清 孔尚任《长生殿》3、人牛不见时,碧天光皎洁。秋月一般圆,彼此难分别。
——清 刘鹗《老残游记》4、常年衣钵谨随身,每日心神不可放。沿地云游数十遭,到处闲行百余趟。
因此才得遇真人,引开大道金光亮。先将婴儿姹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5、奉法西来道路赊,秋风渐浙落霜花。乖猿牢锁绳休解,劣马勤兜鞭莫加。
木母金公原自合,黄婆赤子本无差。咬开铁弹真消息,般若波罗到彼家。
——清 吴敬梓《文选》《西游记》介绍《西游记》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
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本名《大唐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故事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形,其中,唐僧就是以玄奘法师为原型的。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该书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
先写了孙悟空出世,然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人,但还是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受了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九九归一,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自《西游记》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大量被译为西文,西渐欧美,已有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被尊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1、西游记扇面诗一组 火眼金睛识善恶,却有紧箍受折磨。
虽有上天入地能,无奈唐僧做婆婆。 悟空恃能闹天庭,玉帝无奈封大圣。
谁知蟠桃会无缘,不如猴王水帘洞。 一根金箍愁鬼神,金规玉律不束身。
众神之中能齐列,玉帝面前称老孙。 本是白骨骷髅堆,摇身一变柳叶眉。
八戒无能迷心窍,还亏悟空辨真伪。 木筏飘流战邪风,学得钻天入地能。
若非七周火熬煎,哪得火眼和金睛? 2、悟空急睁睛观看,只见那魔王:头戴乌金盔,映日光明;身挂皂罗袍,迎风飘荡。下穿着黑铁甲,紧勒皮条;足踏着花褶靴,雄如上将。
腰广十围,身高三丈,手执一口刀,锋刃多明亮。称为混世魔,磊落凶模样。
扩展资料: 1、《西游记》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
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本名《大唐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故事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形,其中,唐僧就是以玄奘法师为原型的。 2、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该书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
先写了孙悟空出世,然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人,但还是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受了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九九归一,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 3、自《西游记》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
关于《西游记》的诗句有: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
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
谁听得绝想崖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清 袁枚《苏武慢》自小生来心性拙,贪闲爱懒无休歇。
不曾养性与修真,混沌迷心熬日月。忽然闲里遇真仙,就把寒温坐下说。
—— 明清 孔尚任《长生殿》人牛不见时,碧天光皎洁。秋月一般圆,彼此难分别。
——清 刘鹗《老残游记》常年衣钵谨随身,每日心神不可放。沿地云游数十遭,到处闲行百余趟。
因此才得遇真人,引开大道金光亮。先将婴儿姹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奉法西来道路赊,秋风渐浙落霜花。乖猿牢锁绳休解,劣马勤兜鞭莫加。
木母金公原自合,黄婆赤子本无差。咬开铁弹真消息,般若波罗到彼家。
——清 吴敬梓《文选》色乃伤身之剑,贪之必定遭殃。佳人二八好容妆,更比夜叉凶壮。
只有一个原本,再无微利添囊。好将资本谨收藏,坚守休教放荡。
——近代 高旭(随笔)本原自性佛前修,迷悟岂居前后?悟即刹那成正,迷而万劫沉流。若能一念合真修,灭尽恒沙罪垢。
——清 纪晓岚《四库全书》义结孔怀,法归本性。金顺木驯成正果,心猿木母合丹元。
共登极乐世界,同来不二法门。经乃修行之总径,佛配自己之元神。
兄和弟会成三契,妖与魔色应五行。剪除六门趣,即赴大雷音。
——清 侯方域《四忆堂记》。
要解决这个问题得看全诗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
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
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不管是日月也好,玉兔和(金)乌也好,还是龟蛇也好,如果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它们是两两相对的,关键就在这里!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者,一阴一阳也。
我们来看上面的这几个物象,是不是正好一阴一阳?日为阳自不必说,月为阴也是人所共知,呵呵,看看这两个字的偏旁组合就一清二楚了。要注意的是金乌和玉兔,金乌用现在的说法就是“太阳鸟”,是个很时髦的名称,玉兔让我们想到嫦娥,对了,中国的航天工程又要迈出崭新步伐了!“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要演绎它的现代版了,虽然缺少了一点浪漫和遐想。
不过由此倒可以启发我们,所谓的神话未必是完全虚构哟,说不定是古人对曾经看到的场景的夸张描述,这也不是没有可能。接着来说“日”和“月”,在人体里代表什么?既然西游记是对人体修炼工程的具体描述,那么五脏里的心和肾就可以用日和月来代表。
所谓火热的心,心属火,易经八卦中,“日”为离卦,离卦可以代表“心”;而月凉如水,肾属水,易经八卦中,“月”为坎卦,坎卦可以代表“肾”。这就是易经八卦的妙处,一个卦在不同的类别中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象,却又形成有机联系。
其类虽别,其性相通。因此,天地垂象,昭示于人,人法天地,道法自然。
根据天地万物运行规律来进行人体修炼,以自然为师,岂不妙哉?明白了这一层,我们再来看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这两句,就比较好理解了。
原来这正是道家所修炼的“取坎填离”,“水火既济”的功夫,具体说来,就是讲精神专注于人体的下丹田,便可以将肾水上提,心气下降,达到水火交融的目的。其实普通所说的“心静自然凉”也跟这个意思差不多,心一旦静了,心气自然下降,得到肾水滋润,自然感觉凉快了,用现代的话说:“爽”!呵呵,还记得那句诗吗:“天凉好个秋!”这里面有奥妙哦。
风景说到了“取坎填离”,什么意思?原来,人体刚出娘胎的时候,应该是圆满无缺的,即所谓的“元阳”和“元阴”,也就是易经八卦中的乾卦和坤卦。但随着后天的损耗,就渐渐有缺了,形成了坎卦和离卦。
坎中满,离中虚,这是对这两个卦象的形象描述,把坎中的“满”去填离中的“虚”,不久成了乾卦和坤卦了吗?所以,道家的“水火交融”工程正是补漏工程!难怪道家和佛家都要讲圆满无缺,难怪修行的人那么看重头上的光圈,请注意,前苏联曾经有科学家专门用一种摄像技术来拍它,发现修炼的功夫不同,光圈的色彩和亮度也不同哦。难怪可以用乾坤来代表天地,身外大天地,身内小天地,身内身外相应,就可能达到天人相应。
修炼的层次越高,达到的可能性越大,难怪孙悟空要做“齐天大圣”!呵呵,俺老孙跟菩提祖师学了那么高的功夫,齐天大圣,小菜一碟!不过老孙比起如来佛还是差了一大截,如来手握乾坤,猴哥就没辙啦。把话题收回来,再接着看:“自有龟蛇相盘结。
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阴阳二气相交,用形象的表达法,就是“龟蛇盘结”,既然盘结,也就不漏,既然不漏,就“性命坚”。
心脏属火,心脏内部结构,恰似莲花含苞之象,而肾水上提滋润心脏,就成了“火里种金莲”了。看到这里,是不是很佩服道家高人的形象描述?万事万物,其理相通,一本西游记,就借着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巧妙地把人体修炼的工程天衣无缝地插入其中。
你看故事也可以,你琢磨里面的奥妙也可以,你能参悟出其中的修炼妙法,那就更可以了!风景该讲到这最后一句了:“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这是精妙的总结,也是一切修炼的总纲,什么是“攒簇五行颠倒用”?就是风景前面所说的“顺生人,逆成仙,妙在其中颠倒颠。”
通常情况下,人体能量是不断耗散的,虽然通过吸收水谷之气有所补充,但总的说来入不敷出,所以就渐渐老化,这是一般事物的运动过程。而道家却要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参透天地机密,进行人体工程修炼,首先补漏,然后修炼金丹。
这样就把一般的运动过程倒了过来,达到返老还童的目的。所以历史上道家修炼功夫好的人,很是长寿,只不过一般人很少能见到罢了。
呵呵,想见高人,还得有缘哦。更何况还有“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这一说法呢。
由此也可以明白易经八卦的更多妙处了,这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也是参天悟道的万世宝典。宝典虽然在,参悟有几人?少见赞许者,长叹糊涂身!这也是风景为什么特别赞许吴承恩的缘故,用那么形象的文学描写手段,不经意间,已经把那么宝贵的内容夹杂其中,真是高手啊!至于有的人对吴承恩的非议之词,那是他们无缘见到庐山真面目,可发一笑。
心诚则灵嘛,放下偏见,我们就可以看到事物的真相。菩提祖师的讲道,让悟空茅塞顿开:此时说破根源,悟空心灵福至。
切切记了口诀,对祖师拜谢深恩,即出后门观看。但见东方天色微舒白,西路金光大显明。
依旧路转到前门,轻轻的推开进去,坐在原寝之处,故将床铺摇响道:“天光了,天光了!起耶!”。
1、(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2、(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生命无他说。 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
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 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
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 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
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 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菩提祖师言) 3、富贵功名,前缘分定,为人切莫欺心。正大光明,忠良善果弥深。
些些狂妄天加谴,眼前不遇待时临。问东君因甚,如今祸害相侵。
只为心高图罔极,不分上下乱规箴。 4、混元体正合先天,万劫千番只自然。
渺渺无为浑太乙,如如不动号初玄。 炉中久炼非铅汞,物外长生是本仙。
变化无穷还变化,三皈五戒总休言。 5、猿猴道体假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
大圣齐天非假论,官封弼马岂知音? 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拴牢莫外寻。万相归真从一理,如来同契住双林。
(3-5出自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6、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苏武慢》 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防微笑。
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谁听得绝想崖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曹溪路险,暨岭云深,此处故人音沓。
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那时节,识破源流,便见龙王三宝。
7、第十一回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瑀正空门 百岁光阴似水流,一生事业等浮沤。昨朝面上桃花色,今日头边雪片浮。
白蚁阵残方是幻,子规声切想回头。古来阴能延寿,善不求怜天自周。
8、第十一回唐太宗御制榜文 乾坤浩大,日月照鉴分明;宇宙宽洪,天地不容奸党。使心用术,果报只在今生;善布浅求,获福休言后世。
千般巧计,不如本分为人;万种强徒,怎似随缘节俭。心行慈善,何须努力看经?意欲损人,空读如来一藏! 9、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要物。
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如法身佛。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涵万象。
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非色非空非不空,不来不向不回向。
无异无同无有无,难舍难取难听望。内外灵光到处同,一佛国在一沙中。
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法同。知之须会无心诀,不染不滞为净业。
善恶千端 无所为,便是南无释迦叶。 10、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孙悟空自报家身(部分) 自小神通手段高,随风变化逞英豪。
养性修真熬日月,跳出轮回把命逃。 一点诚心曾访道,灵台山上采药苗。
那山有个老仙长,寿年十万八千高。 老孙拜他为师父,指我长生路一条。
他说身内有丹药,外边采取枉徒劳。 得传大品天仙诀,若无根本实难熬。
回光内照宁心坐,身中日月坎离交。 万事不思全寡欲,六根清净体坚牢。
返老还童容易得,超凡入圣路非遥。 三年无漏成仙体,不同俗辈受煎熬。
十洲三岛还游戏,海角天涯转一遭。 (下略) 11、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猪八戒自述 自小生来心性拙,贪闲爱懒无休歇。
不曾养性与修真,混沌迷心熬日月。 忽然闲里遇真仙,就把寒温坐下说。
劝我回心莫堕凡,伤生造下无边孽。 有朝大限命终时,八难三途悔不喋。
听言意转要修行,闻语心回求妙诀。 有缘立地拜为师,指示天关并地阙。
得传九转大还丹,工夫昼夜无时辍。 上至顶门泥丸宫,下至脚板涌泉穴。
周流肾水入华池,丹田补得温温热。 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
离龙坎虎用调和,灵龟吸尽金乌血。 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彻。
功圆行满却飞升,天仙对对来迎接。 (下略) 12、第二十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 法本从心生,还是从心灭。
生灭尽由谁,请君自辨别。既然皆己心,何用别人说?只须下苦功,扭出铁中血。
绒绳着鼻穿,挽定虚空结。拴在无为树,不使他颠劣。
莫认贼为子,心法都忘绝。休教他瞒我,一拳先打彻。
现心亦无心,现法法也辍。人牛不见时,碧天光皎洁。
秋月一般圆,彼此难分别。 13、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沙僧自述 自小生来神气壮,乾坤万里曾游荡。
英雄天下显威名,豪杰人家做模样。 万国九州任我行,五湖四海从吾撞。
皆因学道荡天涯,只为寻师游地旷。 常年衣钵谨随身,每日心神不可放。
沿地云游数十遭,到处闲行百余趟。 因此才得遇真人,引开大道金光亮。
先将婴儿姹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 明堂肾水入华池,重楼肝火投心脏。
三千功满拜天颜,志心朝礼明华向。 (下略) 14、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奉法西来道路赊,秋风渐浙落霜花。
乖猿牢锁绳休解,劣马勤兜鞭莫加。 木母金公原自合,黄婆赤子本无差。
咬开铁弹真消息,般若波罗到彼家。 15、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西江月》 色乃伤身之剑,贪之必定遭殃。
佳人二八好容妆,更比夜叉凶壮。只有一个原本,再无微利添囊。
好将资本谨收藏,坚守休教。
一、收集书中妙言诗句挑选如下,请选用: 1、开篇诗: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2、第一回中描写水帘洞的五律: 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
冷气分青嶂,馀流润翠微;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3、第一回中《满庭芳》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
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 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
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 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
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 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
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4、第三回中七律: 炮云起处荡乾坤,黑雾阴霾大地昏。
江海波翻鱼蟹怕,山林树折虎狼奔。 诸般买卖无商旅,各样生涯不见人。
殿上君王归内院,阶前文武转衙门。 千秋宝座都吹倒,五凤高楼幌动根。
5、第八回中《苏武慢》 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 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 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
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 谁听得绝想崖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 曹溪路险,鹫岭云深,此处故人音杳。
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 那时节,识破源流,便见龙王三宝。
6、第八回中《福诗》 福星光耀世尊前,福纳弥深远更绵。福德无疆同地久,福缘有庆与天连。
福田广种年年盛,福海洪深岁岁坚。福满乾坤多福荫,福增无量永周全。
7、第八回中《禄诗》 禄重如山彩凤鸣,禄随时泰祝长庚。禄添万斛身康健,禄享千钟世太平。
禄俸齐天还永固,禄名似海更澄清。禄恩远继多瞻仰,禄爵无边万国荣。
8、第八回中《寿诗》 寿星献彩对如来,寿域光华自此开。寿果满盘生瑞霭,寿花新采插莲台。
寿诗清雅多奇妙,寿曲调音按美才。寿命延长同日月,寿如山海更悠哉。
9、第九回中《蝶恋花》 烟波万里扁舟小,静依孤篷,西施声音绕。涤虑洗心名利少,闲攀蓼穗蒹葭草。
数点沙鸥堪乐道,柳岸芦湾,妻子同欢笑。一觉安眠风浪俏,无荣无辱无烦恼。
10、第九回中《蝶恋花》 云林一段松花满,默听莺啼,巧舌如调管。红瘦绿肥春正暖,倏然夏至光阴转。
又值秋来容易换,黄花香,堪供玩。迅速严冬如指拈,逍遥四季无人管。
11、第九回中《鹧鸪天》 仙乡云水足生涯,摆橹横舟便是家。活剖鲜鳞烹绿鳖,旋蒸紫蟹煮红虾。
青芦笋,水荇芽。 12、第九回中《鹧鸪天》 崔巍峻岭接天涯,草舍茅庵是我家。
腌腊鸡鹅强蟹鳖,獐把兔鹿胜鱼虾。 香椿叶,黄楝芽,竹笋山茶更可夸。
紫李红桃梅杏熟,甜梨酸枣木樨花。 13、第九回中《天仙子》 一叶小舟随所寓,万迭烟波无恐惧。
垂钩撒网捉鲜鳞,没酱腻,偏有味,老妻稚子团圆会。 鱼多又货长安市,换得香醪吃个醉。
蓑衣当被卧秋江,鼾鼾睡,无忧虑,不恋人间荣与贵。 14、第九回中《天仙子》 茆舍数椽山下盖,松竹梅兰真可爱。
穿林越岭觅干柴,没人怪,从我卖,或少或多凭世界。 将钱沽酒随心快,瓦钵磁瓯殊自在。
窍菘醉了卧松阴,无挂碍,无利害,不管人间兴与败。 15、第九回中《西江月》 红蓼花繁映月,黄芦叶乱摇风。
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入网大鱼作队,吞钩小鳜成丛。
得来烹煮味偏浓,笑傲江湖打哄。 16、第九回中《西江月》 败叶枯藤满路,破梢老竹盈山。
女萝干葛乱牵攀,折取收绳杀担。 虫蛀空心榆柳,风吹断头松楠。
采来堆积备冬寒,换酒换钱从俺。 17、第九回中《临江仙》 潮落旋移孤艇去,夜深罢棹歌来。
蓑衣残月甚幽哉,宿鸥惊不起,天际彩云开。 困卧芦洲无个事,三竿日上还捱。
随心尽意自安排,朝臣寒待漏,争似我宽怀? 18、第九回中《临江仙》 苍径秋高拽斧去,晚凉抬担回来。 野花插鬓更奇哉,拨云寻路出,待月叫门开。
稚子山妻欣笑接,草床木枕欹捱。 蒸梨炊黍旋铺排,瓮中新酿熟,真个壮幽怀!” 二、扩展知识:《西游记》简介 《西游记》这本书出自明代小说家吴承恩之手,出版署名:华阳洞天主人。
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深刻描绘了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八十一受难,一路降妖伏魔,九九归一,终于上了西天见到如来佛祖。
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本名《大唐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故事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形。
自《西游记》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样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大量被译为西文,西渐欧美,已有英、法、德、意、西、世(世界语)、斯(斯瓦希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
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6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