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洲。——崔颢《黄鹤楼》 3、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七律·到韶山》 4、海日生残月,春风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6、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七律·送瘟神二首》 7、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七律·登庐山》 8、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王勃《滕王阁》 9、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菩萨蛮·黄鹤楼》 1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1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七律·长征》 1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13、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4、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1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16、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17、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水调歌头·游泳》 18、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19、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西江月·井冈山》 20、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曲江对酒》 2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沁园春·雪》 22、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无名氏《画》 2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24、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肃鬼唱歌。——《七律·送瘟神二首》 2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海日生残月,春风入旧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情月长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一姐不如二姐娇,三寸金莲四寸腰
一丈长竿一寸钩,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天一地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江秋.
一帆一浆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百尺楼前丈八溪,四声羌笛六桥西.
传书望断三春雁,倚枕愁闻五夜鸡.
七夕一逢牛女会,十年空说案眉齐.
万千心事肠回九,二月黄鹂向客啼.
对偶:
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叫对偶。
对偶俗称对子,在诗词曲赋等韵文中称为对仗。
对偶独具艺术特色,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为人们喜闻乐见。
对偶通常是指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的修辞法。 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戒律感。严格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用汉语的声调。
对偶诗句:
1.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2.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无名氏《画》
3.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 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肃鬼唱歌。——《七律·送瘟神二首》
5.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6.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七律·送瘟神二首》
7.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七律·登庐山》
8.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王勃《滕王阁》
9.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菩萨蛮·黄鹤楼》
10.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11.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七律·长征》
12.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13. 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4.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15.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16.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17.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水调歌头·游泳》
18.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19.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西江月·井冈山》
20. 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曲江对酒》
21.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2.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洲。——崔颢《黄鹤楼》
23.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七律·到韶山》
24. 海日生残月,春风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5.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望采纳~
1千年古树当衣架,万里长江做浴盆
2牛头且喜生鹿角,狗嘴何曾吐象牙
3三角如鼓架,一秃似擂槌
4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生烟夕夕多
5
日在东,月靠西,天上生成明字;子位右,女居左,世间配定好人
6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咩;水牛下水,水淹水牛鼻,哞
7不义之财不可取,有信为赠有心收
8上联:麦黍稷,稻粮菽,这些杂种,哪个先生?
下联:诗书易,礼春秋,许多正经,何问老子?
9登楼望南北,行路吃东西
10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11踢翻磊桥三块石 剪开出字二重山
12切瓜分客,右七刀,下八刀,刀刀分明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点点湿润
13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 望江流,望江楼,望江流上望江楼
14因荷(何)而得藕(偶) 有杏(幸)不需梅(媒)
15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金圣叹
16门对千根竹 家藏万卷书
17门对千根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18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是柴 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真妙
19一条大路通南北 两边小店卖东西
20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为山乎
21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 乌龙上壁,身披万点金星
22宝塔尖尖,七层四面八方
玉手摇摇,五指三长两短
23
扁写江山,有一统乾坤在手
枕耽典籍,与许多圣贤并头
24沉李浮瓜添雅兴
雪梨蜜枣佐清淡
25春暖带云种芍药
秋高含露摘芙蓉
26得一文天诛地灭
徇一情男盗女娼
27东南西北皆兄弟
赵钱孙李为一家
28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
29烦暑最宜淡竹叶
伤寒尤妙小柴胡
30凤凰枝上花如锦
松菊堂中人并年
31俯仰无愧天地
褒贬自有春秋
32谷乃国之宝
民以食为天
33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帖翰林书
34槐树千年成木槐
岳阳万古为山丘
35或为君子小人,或为才子佳人,登场便见
有时欢天喜地,有时惊天动地,转眼皆空
36
看不见,何须四处钻营,极力排开前面者
站得高,莫仗一时得意,挺身遮住后来人
37李打鲤归岩,李沉鲤又浮
风吹蜂落地,风止蜂再飞
38良辰喜逢三合日
典礼正遇吉庆时
39柳暗花明春正半
珠联壁合影成双
40
柳线莺梭,织就江南三月景
云笺雁字,传来塞北九秋书
41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42
庙内无僧风扫地
寺中少灯月照天
43
前寿五旬,又迎花甲
后过十载,再现古稀
44
轻风摇细柳
淡月映梅花
45
轻画黛眉欣此后
同骑竹马忆当年
1、《登高》杜甫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花木兰》——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山园小梅》林逋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4、《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送友人》李白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6、《古风二首》李绅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7、《画》无名氏 ——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8、《野望》王绩 ——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9、《静夜思》李白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对偶诗句有如下: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洲。——崔颢《黄鹤楼》3、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七律·到韶山》4、海日生残月,春风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6、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七律·送瘟神二首》7、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七律·登庐山》8、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王勃《滕王阁》9、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菩萨蛮·黄鹤楼》1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1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七律·长征》1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13、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14、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1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16、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17、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水调歌头·游泳》18、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19、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西江月·井冈山》20、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曲江对酒》2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沁园春·雪》22、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无名氏《画》2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24、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肃鬼唱歌。——《七律·送瘟神二首》2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对偶: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对偶诗句既是满足上诉修辞手法的诗句。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5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