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
在中国古代,编钟是上层社会专用的乐器,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近代,在中国云南、山西和湖北等地的古代王侯贵族的墓葬中,曾先后出土了许多古代的编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现的曾侯乙编钟。这套编钟工艺精美,音域可以达到五个八度,音阶结构接近于现代的C大调七声音阶。另外,编钟上还标有和乐律有关的铭文2800多字,记录了许多音乐术语,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曾侯乙编钟是目前中国出土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编钟,被誉为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 编钟音乐清脆明亮,悠扬动听,能奏出歌唱一样的旋律,又有歌钟之称。 用曾侯乙编钟演奏的乐曲《楚殇》。乐曲表现了中国古代诗人屈原被流放时的悲愤之情。
在诗中指的是高雅脱俗,高贵不凡的音乐或者事物的代表。
对于企业:大的编钟放在企业的大厅里、会议室里、以及大的会客室里,或者陈列室等地方,可以作为企业文化的象征和载体,它象百征企业的和谐与发展,象征企业凝固的团队精神和企业对客户及社会的忠诚,也可以象征企业的品味、品质和追求进步。小的编钟则放在领导办公室里,可以体现一个领导的文化内涵度、博古通今的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积极而达观的态度。
对于乐团:编钟是我国古代的礼乐重器,是皇室贵族的独享乐器,“此乐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对于个人:编钟是我国所特有的文化之礼,它代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代表者孔孟思想及礼仪之邦。赠回送编钟给上级表示对领导的敬意和“(钟)忠心”,忠心耿耿,以礼为本;送编钟给朋友编钟表示“(钟)忠信与友”、“忠诚相待”,体现出个人的待友精神和高贵品质,以礼相待,礼尚往来;为了给异性朋友表达爱意也可以赠送编钟,寓意为“一见钟情”、“钟情一世”、“钟爱一生”。
对于家庭:在家中摆放一件青铜器,可起到画龙点睛答的效果,编钟既是一件青铜工艺装饰品,又具有文化教育意义,在家中摆放一排编钟,实乃居家装饰之珍贵的观赏收藏佳品。
《冬天》 冬天是静默的季节 爷爷总是独自坐在冬天的墙边 默默无言 阳光用温和的手 抚摸着他核桃一样苍老的脸 像慈祥的母亲 抚摸着自己心爱的孩子 冬天是落雪的季节 雪花像神秘的白蝴蝶 纷纷扬扬来自遥远的天国 我的爷爷在静静的雪夜里 讲起他小时候的故事 他快活得也像一个小孩子 心里充满了无限温暖 就像我们在忧愁的日子里 突然想起了郊游的春天 其实谁也不知道 爷爷在冬天想着什么 但他的故事告诉了我 他离开自己的童年和老家 已经非常非常的遥远…… —————————————————————————— 《想念冬天》姜自华 其实冬天很优美 树林干净简洁 阳光随处设置营寨 山前山后儿童嘻戏的身影 也让人联想起藤架下 长长丝瓜的姿态 打盹的老者阳光下 忘记设置岗哨 此刻你潜进内河 捕捉于跳动浪尖上的忧伤 而我的河床枯干龟裂 深入他祖辈的血液 编钟演奏出晨曦 滚动着的露珠 风中荷叶清新舒展 其实冬天很优美 自然界脱去一件件外衣 露出赤裸裸的灵魂 潜伏到冬的骨髓 可以听早春拨节的声响 —————————————————————— 《无言的冬天》 linjian 发表于 2006-7-9 10:18:24 冬天冷酷得 像一个失去记忆的 病人。
依旧 漠然而又宁静 毫无表情 冬天纯洁得 像一只净界里的 白天鹅。它悠然 而野逸 让雪花 议论纷纷 麻雀从枯枝上惊起 朔风钻进温暖的衣缝 寒冷 孤独对于生命 是另一种风景 在这样冷静的季节 所幸 风是深切的怀念 开始让泪水一点点结晶 冬天总让人想起了些什么 或者怀念些什么 炉火燃烧着 总以为可以燃尽些 往事。
许多东西正需要我们去加温 其实 爱和生活一样会一天天 趋于平静 冬天是一片雪花。让我 学会感恩。
感谢那场清风 带给我生命的另一种美 并且 轻轻地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 2005.2.3 —————————————————————————— 《南方的冬天》 南方的农村,秋后留在野地的就是镰刀吹过的伤痕 等到来年春风的呼唤 又开始孕育梦想 也许 我们的人生不也一样么 稻草人散漫地身躺一地 纯粹有组织无纪律 过往的目光横扫不出它们内心 空虚与焦虑 在风雨中逐渐老去最腐化 无须谈论健康与成就 也许就这么一个角落 你发现了它 鲜亮得有点刺眼 固执地也季节背道地而驰 可它依然点燃了你内心柔弱处 希冀刚强 平常得像你眼前飞过的一张纸 也许它不能代表什么 至多是展示了一个萧条的农村景象 可它给了许多人生命与希望 ———————————————————————— 〈冬夜〉特拉克 雪花在窗外轻轻拂扬 晚祷的钟声长长地鸣响 屋子正准备完好 餐桌上正备满丰盛的筵席 漫游的人们,只有稀少的几个 从幽暗道路走向大门 恩惠的树木闪着金光 吮吸着大地之中的寒露 漫游者静静地跨进 痛苦已把门槛变成石头 在澄明耀眼的光明照耀中 是桌上的面包和美酒 —————————————————————— 〈我爱冬天〉汤承慧 我爱冬天, 那六瓣的小雪花, 是冬爷爷送给我们的礼物; 我爱冬天, 那小朋友堆的雪人, 是圣诞老人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我爱冬天, 那一片雪白的世界, 是小朋友们的游乐场; 我爱冬天, 那一件件五颜六色的棉袄, 给雪白的世界增添了色彩; 我爱冬天, 那洁白无暇的冬天! ———————————————————————— 〈冬天的雨〉 冬天的第一场雨 轻轻柔柔地下着 如丝若缕 把江南水乡 挥洒成了 一幅水灵灵的画 一首湿漉漉的诗 季节的桥头 已望不见秋天 远去的身影 而如烟似梦的冬雨 却仍有秋的清丽风韵 细细密密地织一件 华丽而透明外衣 使冷漠的冬 也充满浪漫诗意 迷迷蒙蒙的雨雾 朦胧了镜花水月 淅淅沥沥的吟唱声 浸润了梦中 纤尘不染的绿地 尽管 季节已渐渐走向荒凉 萧条与颓废 正伴朔风而至 然而 我却从这一场微凉的冬雨里 读到了 冬季清新的序言。
赞美“编钟”的诗句有
1. 、
《警斋吴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诗各次韵》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朝阳凤咮更谁同,回首啾啾笑候虫。
洛下二龙闲马吕,建中两豸数邹龚。
呼来伯雅聊排闷,叱去奴星莫送穷。
华发未交衰飒甚,敢鸣破釜答编钟。
2.
《用强甫蒙仲韵十首》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绝无上足担簦至,仅有长须荷锸从。
乍可沙边狎虫鸟,谁能池上送夔龙。
入耆英社老能几,举力田科今不逢。
翠管檀槽方迭奏,未应考击到编钟。
3.
《蜡梅四绝》
年代: 宋 作者: 杨冠卿
枝上编钟万颗垂,凌寒傲视雪霜姿。
从今疏影暗香句,不数西湖处士诗。
春江花月夜
朝代:唐代
作者:张若虚
原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 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两种解释:
1.古代流传下来的,有较高知名度的乐曲,泛指古代的乐曲。
2.指古代灿烂的文化。
古曲是指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有较高知名度的乐曲。这些古曲大多属于器乐曲,而且大都出于诗人之手创作而成。
现代我们所倡导和普及推广的古曲主要是指古诗词歌曲,简称为古曲。 在中华5000多年的文化长河中,古曲(古诗词歌曲)是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名副其实的民族音乐的母语与根。
扩展资料: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指《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阳箫鼓》、《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古曲
1.作者从三个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第一方面(第2自然段)概括介绍曾侯已编钟的重要价值。它是我国目前出土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它以恢弘的气势、精湛的铸造工艺、非凡的音乐效果以及内容丰富的乐律铭文震惊了世界!第二方面(3、4自然段)具体介绍了曾侯乙编钟的主要特点。第三方面(5、6自然段)运用两个实例介绍编钟的演奏效果。一是1978年8月1日曾侯乙编钟原件演奏会。二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庆典上用复制的曾侯乙编钟演奏。
2.作者通过写编钟,赞美了我们的先人具有制作乐器的聪明智慧和高超技艺。
3.编钟的历史由来: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创造出了最初的音乐,这就是诗歌、舞蹈、音乐三位一体的"乐舞".这种乐舞的乐器在夏、商时代已较发达,至周代已达7余种。编钟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乐器,它最早可溯及殷商,而大盛于春秋战国时期。
4.1978年曾侯乙编钟音乐会节目单
演出时间:1978年8月1日下午
宣传词:在湖北随州城郊的一个小山包上,沉睡于地下2430年的曾侯乙编钟得以重见天日。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这是我国文物考古、音乐史和冶铸史的空前发现,轰动了全国,震惊了世界。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沉寂了2400多年的曾侯乙编钟将重新向世人发出它那雄浑而又浪漫的千古绝响。
一、《东方红》
二、《楚殇》
三、《一路平安》
四、《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五、《国际歌》
5.曾侯乙编钟的特点:气势恢宏、铸造工艺精湛、音乐效果非凡、乐律铭文丰富。重要价值:曾侯乙编钟不仅可以演奏动听的古代乐曲,而且能演奏中外现代音乐,以“文明古国的象征”向世人展示今日中国的辉煌。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