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钱起 《春宵寓直》
养拙惯云卧,为郎如鸟栖。不知仙阁峻,惟觉玉绳低。帐喜香烟暖,诗惭赐笔题。未央春漏促,残梦谢晨鸡。
2.唐·杜甫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3. 宋·赵师秀《信州草衣寺》
芙蕖四五枝,寂寞在空池。难见草衣士,空看宴坐碑。香烟思盛日,诗句记游时。欲问台中鹤,长松自不知。
4.唐·徐珩 《赠阖门潘舍人》
清跸声中玉笋班,五云光裹侍天颜。至尊端拱通明殿,上阖来从饭颗山。旄节行将千骑去,鬓须全未一根斑。朝回两袖香烟满,应有诗留雉扇间。
5.宋·万俟绍之 《游天平山白云泉》
踏开松径几层阴,一勺寒泉洗客心。高处天风吹面泠,险边石磴警人深。祠尊范像香烟润,碑刻唐诗藓晕侵。鸟道更能幽绝处,恨无足力可登临。
多少次,在袅袅的烟雾里看见那张模糊而又清晰的脸。
喜欢的,就像那烟雾一样,飘渺的没有根基。
从一个游戏发展成一个故事,可怜的故事,写满悲剧的故事。
我不想走进这个故事,可是,在不知不觉中,才发现自己已经走了好远。
爱,深深的,就像手中那不间断的香烟一样,一直在燃烧。
看着手中的香烟燃尽,心好疼,毫不犹豫的再次点燃,是继续,还是不舍。
没有人懂得,只有自己颤抖的双手,冰冷的唇,在漆黑的夜里独自徘徊。
香烟是一枝接着一枝,是香烟里写着寄托还是香烟里写着思念。
都说真爱的背后总是隐藏着一种不用言语的默契,神秘的,可怜的,还有苦笑的,更是傻傻的。
我爱,我想好好的去爱。
我想用香烟把这个爱情继续下去。
我拼命的吸烟,可是在纷扰的真正面目里,我可以得到你的丝丝怜悯吗?
想就这样一直走下去。
漫无目的。
当我再次拿起香烟的时候,我发现好沉重。 。
唐朝的著名诗人杜牧,史称“小杜”,他有一个雅号叫“杜三烟”。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的诗歌中好用一个“烟”字,而且有三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请看: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泊秦淮》)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烟”字妙在传神,将江南水乡的独特景致描绘得出神入化。---------------------------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
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
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
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
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
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注释】 本诗作于开元二十五年(737)春夏,当时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奉使出塞宣慰。单车:指独自。
问:慰。属国:附属国。
居延,汉时属国,在今甘肃张掖西北, 此行的目的。 《后汉书·郡国志》: “凉州有张掖、居延属国。”
过:访。征蓬:蓬草根浅,随风飘行,所以古人以征蓬、飘蓬喻行旅之人。
征,行。萧关:汉、唐时西边要塞,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
候骑,骑马的斥候,即骑马的侦察兵。都护:边疆重镇都护府长官,这里指崔希逸。
燕然:山名,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汉将窦宪击破匈奴北单于,追击至燕然山,刻石纪功而回,后世用为克敌制胜的典故。这里借用之。
【鉴赏】 诗人作此诗时,与他谊兼师友的名相张九龄受李林甫排斥被罢相。这是玄宗朝政治由清明转为昏庸的标志,因此,诗人在奉使慰劳战胜之军的征中,并非是一味高昂振奋的,也兼有孤寂之感。
前四句,诗人写出了孤寂的心态。 “单车”去“边地”,千里迢迢,孑然一身,抬头见胡雁归飞, 更令诗人触物伤怀,感觉自己如断根的飘蓬一般远离了故国。
后四句,写诗人在“胡天”见到了大漠的奇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如此宏壮之景感召了诗人,使他渐摆 脱了孤寂的心绪,生出了豪壮之情,引发了克敌建功、燕然刻石的爱国热忱。 这首诗尤值得一提的是第五、六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无际无涯的大漠中,一缕烽火台上的孤烟,直上青天;长河似带,落日降临,异常浑圆,这两句诗,凸现了大漠粗犷、强毅的精神,凝聚了诗人的心态,从诗的字句看,语不惊奇,朴实无华,但却能状难言之景于目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达到了浑成的境界,显示了诗人的深厚功力。--------------------------《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5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