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回答 1 抖空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曹植写过一首诗《空竹赋》;宋朝时期,宋江写过一首七言四句诗:"一声低来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宵,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挈漫徒劳。";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卷二中记述了空钟(空竹)的制作方法及玩法。清代坐观老人在《清代野记》中写到:"京师儿童玩具,有所谓空钟者,即外省之地铃。两头以竹筒为之,中贯以柱,以绳拉之作声。唯京师(指北京)之空钟,其形圆而扁,加一轴,贯两车轮,其音较外省所制,清越而长。"抖动时姿势多变,使绳索翻花,做出"过桥"、"对扔"、"串绕"、"抢高"等动作,也有以壶盖等器具代替单轴空竹而游戏的。抖空竹的技巧颇多,有"仙人跳"、"鸡上架"、"放捻转"、"满天飞"等诸般名目。抖空竹是我国汉族民间传统的杂艺游戏活动,流行全国各地,尤其北方为盛行。
2 从目前空竹的结构、规格、功能以及原材料有所不同,其分类如下:
(一)按空竹的结构来分,其种类如下:
1、单头空竹--一个轴连接一个发声轮;
2、双头空竹--在一个轴的两端各连接一个发声轮;
3、双轴空竹--在发声轮的中心两侧各连接一个轴;
4、楼子空竹--无论是单头空竹、双头空竹或是双轴空竹,凡是连接多个发声轮(2个以上),均为楼子空竹,如:单轴楼子(目前最多加到九层);双头楼子(目前最多加到12层):双轴楼子(目前最多3层)。
5、地轴空竹--一个发声轮中心贯穿一根棍,另配有一根线绳及-个打孔的竹板。
(二)按规格来分:大小尺寸有几百种规格,其最小的直径才有2公分,最大的可达40公分以上,但经常用的空竹(练习或表演)一般都用10公分至13公分的。过小的空竹可练技巧;过大的空竹可练臂力,练腰劲,练腿劲。 (三)按制作的原材料来分,种类如下:
1、竹木结构空竹:是用粗竹杆裁割与木材相组合成的,这是最传统的做法。其优点:发出来的声音悦耳好听,其缺点;强度差,易损坏。
2、塑钢、塑木结构空竹: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新材料,如用ABS工程塑料注塑而成,然后再与金属轴或木轴连接,其优点:质量基本一致:使用寿命是竹木结构宁竹的3倍左右。
3、玻璃钢(环氧树脂+玻璃丝布)与木材结构空竹:
其优点:声音宏亮,强度高,韧性好,使用寿命长,一般是竹木结构空竹的3倍至5倍。
4、塑胶+金属结构空竹:是利用橡胶或是改性塑料制成与金属轴连接,其优点:不易损坏,使用寿命更长,但无声(国外生产的),国内生产的虽然有声但很小
(四)按功能来分:
l、练习表演空竹:即是一般规格的空竹。
2、工艺品空竹:具有两种功能,即可以抖着玩,又可以观赏收藏。
3、电子空竹:抖起来即有彩色灯光,又有音乐。
空竹的玩法:将空竹放在地上,双方各握一根抖杆。右手持杆,将杆线以逆时针方向在空竹凹沟处绕两圈。然后右手轻提,使空竹离地产生旋转,转一圈后,凹沟处仍有一圈线,便可以双手上下不停地抖动了。空竹会越转越快,转到一定程度,鸣响装置就会发生嗡嗡的声响。空竹的基本玩法简单易学,但要玩好却不容易。
空竹常见的玩法有:"鸡上架",即待空竹急转后,解开绕线将空竹抛开,然后用木棒接住,使之在棒上转滚或转到另一棒上。"满天飞",将空竹抛在空中,然后用绳接住或再抛起。"仙人跳",用脚踩在绳的中端,使在脚一侧转动的空竹由脚背上跃过至另一侧,在脚的两侧绳上来回跳跃。"放捻线",仅单筒空竹适合此法,即把无筒的一端置于地上,使之旋转,等其转速减慢时,救起再抖。另外,如"风摆荷叶"、"大股线"、"黄瓜架"、"压三铃"、"扑蝴蝶"等。这些动作灵巧敏捷,干净利落。此外,还可以由抖空竹演变出抖瓷壶盖、抖锅盖、抖嘟噜等。后来,老艺人们又发展了对传技巧和"单偏腿"、"双偏腿"、"腰串"等动作,还可表演将绳绷直,让空竹由下至上沿着绳垂直上升。他们甚至可以同时抖三个空竹
空竹的玩法:将空竹放在地上,双方各握一根抖杆。
右手持杆,将杆线以逆时针方向在空竹凹沟处绕两圈。然后右手轻提,使空竹离地产生旋转,转一圈后,凹沟处仍有一圈线,便可以双手上下不停地抖动了。
空竹会越转越快,转到一定程度,鸣响装置就会发生嗡嗡的声响。空竹的基本玩法简单易学,但要玩好却不容易。
空竹常见的玩法有:鸡上架,即待空竹急转后,解开绕线将空竹抛开,然后用木棒接住,使之在棒上转滚或转到另一棒上。满天飞,将空竹抛在空中,然后用绳接住或再抛起。
仙人跳,用脚踩在绳的中端,使在脚一侧转动的空竹由脚背上跃过至另一侧,在脚的两侧绳上来回跳跃。放捻线,仅单筒空竹适合此法,即把无筒的一端置于地上,使之旋转,等其转速减慢时,救起再抖。
另外,如风摆荷叶、大股线、黄瓜架、压三铃、扑蝴蝶等。这些动作灵巧敏捷,干净利落。
此外,还可以由抖空竹演变出抖瓷壶盖、抖锅盖、抖嘟噜等。后来,老艺人们又发展了对传技巧和单偏腿、双偏腿、腰串等动作,还可表演将绳绷直,让空竹由下至上沿着绳垂直上升。
他们甚至可以同时抖三个空竹。
抖空竹的要领。平行、同面、协调、成角是抖空竹的四个基本要领。
4
1、平行:指在抖空竹时,身体要和空竹的某一面平行,这样抖绳就不易脱槽。
2、同面:所谓同面是指两个杆头要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样空竹的运动才能在同一平面内
3、协调:主要是指双手配合要协调。在抖空竹时,主要是右手发力,左手配合右手拉送协调。
4、成角:不论是抖、拉、盘等动作还是空竹平面运动或立面旋转,空竹与两根抖绳和人体均应构成三角形状。
三个要领一个平衡方法:
1、三个要领:在抖动空竹及空竹加速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三个要领:
一对正——自己的身体始终对正空竹的一个端面;
二对齐——双手握竿,竿头要对齐,竿头应在一个立面上;
三右手用力——右手用力抖动,左手放松配合跟随。
有啊我就会,买的时候老板教我的1 要保持一只手为主,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是左撇子,通常都用右手啦,你要把你的力量尽量用在右手上,右手为主,力量比左手大,并且略高,让左右起辅助作用就行了2 要保持用上臂或手腕用力:如果你胳膊的每个地方都在用力,所有肌肉全用上,那么轻的空竹,当然就要歪了.3 刚开始的时候用手腕的力量,主要是把它带起来,转起来就行了,只要不掉就可以了然后把力量过度到上臂,手腕保持与小臂一致,两臂几乎是平行的,只要稍微用力,整个空竹就能轻易的抖起来了,转的快慢取决于你的用力,而不是你拉多高的绳子当然这只是最初啊,要玩什么花样就不太一样了哦希望对你有帮助。
1. 先将空竹放在地上,轴尖朝上。
2. 右手绳从空竹轴外由左向右的方向把绳绕在主绳槽中,使绳在主绳槽中绕两圈。3. 右手绳从轴心到抖竿头的距离在10㎝左右。
4. 绕好后两手将空竹从地面拎起,拎起的同时,左手绳缓慢放松,右手竿逐渐提高,使空竹在绳上开始转动,并有一定的速度。5. 空竹转动后,左手竿放低,使绳绳从轴尖边脱下一圈,保证绳在主绳槽中有一圈,而且右手绳在轴尖侧,左手绳在发音轮侧,形成交叉状。
6. 右手徐徐向上拉起,逐步用力,左手随和下送。两手往返运动使空竹速度升起。
7. 在整个过程中,空竹的轴尖应始终对向身体,身体还应该随着空竹公转向左缓慢转身。【常遇问题】:1. 绕绳时左右绳一样长,拎起空竹后由于空竹在绳上的行程短而没有转动,便会落地。
2. 拎起后绳没有脱下一圈,急于上拉,结果形成绳缠绕住轴。3. 两手动作不协调,双手同时用力,空竹双向受力而没有转速,发音轮下沉落地。
4. 不知转身,空竹被绳缠绕或落地。5. 空竹转动后,发音轮逐渐下沉最后落地。
每个学抖空竹者可能都要遇到头晕的徵状,这主要是暂时的不适应而产生的,有1~2小时的锻炼就能适应。【解决方法】:对于前4个问题对于初学者来说习练时间和过程的问题,只要掌握了要领,坚持练习,有两天左右的时间就能克服,所以不要产生急于求成和灰心丧气的心理,只要记住“功到自然成”这句名言,起势难关就会被闯过。
对于第5个问题,肯定是绳位的错误而产生的,也就是右手绳在发音轮侧,左手绳在轴尖侧。这时可采用“递竿法”来解决绳位错误,方法是:当右手绳在发音轮一侧时,将右手竿的手柄头从左手绳的左侧递过,并随时用右手接住。
递竿时实际是右手同时完成“递”与“接”这一双重动作的,而且速度要快。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98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