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 1、护理人员如何对成批伤员进行快速分诊? 答:常用颜色分诊法,一般分红、黄、绿、黑 4 种等级。
⑴第一优先(红色标志) :伤员有生命危险,需立即处理。⑵第二优 先(黄色标志):伤员可能有生命危险,需尽早处理。
⑶第三优先(绿 色标志) :伤员有轻微的损伤,能行走。 ⑷第四优先(黑色标志) :伤 员已死亡。
2、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⑴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暂抽搐。⑵大动脉搏动消失。
⑶呼吸呈 叹息样或断断续续,常发生在心脏骤停后的 30 秒内,随后即呼吸停 止。⑷心音消失。
⑸瞳孔散大。⑹皮肤灰白、发绀。
3、抢救心脏骤停者的生存链包括哪些? 答:⑴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⑵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 重胸外按压。
⑶快速除颤。⑷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⑸综合的心脏骤 停后治疗。 4、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应包括哪几点? 答:⑴按压速率至少为 100 次/分。
⑵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 5cm;儿 童和婴儿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 1/3(儿童大约为 5cm,婴 儿大约为 4cm) 。⑶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⑷尽可能减少胸外按 压的中断(94%,则无需为没有呼吸窘 迫症状的患者补充氧气。⑵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喷雾或静脉滴注。
⑶ 阿司匹林 300mg 嚼服。⑷吗啡静注,可镇静止痛,对于发生不稳定性 心绞痛的患者,应谨慎给予吗啡。
8、如何对急诊创伤患者进行初始评估? 答:初始评估遵循 ABCDE 原则。A:固定颈椎及维持呼吸道通畅;B: 维持呼吸及换气功能;C:维持循环及控制出血;D:意识;E:暴露 身体检查及控制环境(避免低温) 。
9、如何实施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答:多发伤的急救和护理应遵循“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实施 VIPCO 程序。 V: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充分给氧;I:输液、输血,扩充 血容量及细胞外液;P:对心泵功能的监测,尽早发现和处理心源性 休克;C:控制出血;O:急诊手术治疗。
10、简述电击伤的急救护理措施。 答:⑴立即脱离电源。
⑵如心脏呼吸停止,立即心肺复苏。⑶心电监 护,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和高钾血症。
⑷局部治疗,创面严格消毒、包 扎。⑸预防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失衡,防治并发症。
11、重症中暑患者的紧急降温护理措施是什么? 答:重症中暑患者的紧急降温主张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联合进行,通 常应在 1h 内使直肠温度降至 38℃左右。⑴物理降温措施包括:①控 制室温在 22-25℃。
②头部冰枕、冰帽降温。③全身降温:冰袋、冰 毯、4℃生理盐水灌肠、酒精擦浴、静脉滴注 4℃液体。
⑵药物降温 包括:①人工冬眠治疗;②口服解热剂或使用消炎痛栓;③静脉滴注 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 12、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是什么? 答:⑴立即终止毒物的接触和吸收。
⑵清除尚未吸收的读物。⑶促进 已吸收毒物排出。
⑷特异性解毒剂的应用。⑸对症治疗。
13、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时如何判断已达到阿托品化? 答:病人表现为:⑴瞳孔扩大且不再缩小。(2)口干,皮肤黏膜干燥。
(3)面色潮红。(4)心率增快,但≤120 次/分。
(5)肺部啰音减少或消 失。 14、减除成人气道异物梗阻的方法有哪些? 答:(1)自救法:自主咳嗽、自行腹部冲击法。
(2)膈下腹部冲击法。 (3)胸部冲击法。
(4)病人昏迷或转为昏迷时启动急救系统并开始 CPR。 15、气管插管的途径及置入深度? 答:气管插管的途径有: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的深度为:①经口气管插管:导管尖端至门齿的距离,通常 成人为 22cm±2cm;②经鼻气管插管:导管尖端至鼻尖的距离,通常 成人为 27cm±2cm。
病情观察法观察病情的目的在于能及时发现、妥善处理,使病人转危为安。病人的意识、心跳、呼吸、瞳孔等往往是观察的重要项目。
1.观察内容及方法:
用眼观察:查看病人是否有出血、外伤等症状,心脏是否仍在跳动,用言语试探病人是否仍有清醒的意识,病人的皮肤是否有苍白或青紫。用手触摸:用手触摸病人应了解他的脉搏的快慢、体温的高低、呼吸的快慢以及产生疼痛的部位。
用耳朵接近病人胸部听诊:听诊的内容包括呼吸和心跳等。
检查瞳孔:借助手电光照射,注意观察两侧瞳孔是否一样大、一样圆,对于手电光的照射是否反应灵敏、迟钝或消失。正常瞳孔值径约2.5~3.5毫米,瞳孔直径超过5毫米或小于1.5毫米均为异常,常是病情危重的征兆。
2.注意事项:
观察时要沉着冷静,检查是否有呈现各种危及生命的症状出现,例如大量出血;是否有呼吸、意识、重伤、服毒或中毒症状出现,把握好准确的情况,以备医治。
不要随便移动病人或随意独自处理,应尽可能找一个协助者帮忙,同时尽可能迅速地采取适宜的应急治疗。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玄DOVE苑
急诊科培训内容
(一)培训内容(1)相关知识:熟悉科室情况、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应急预案、突发事件上报流程等。(2)专业知识1)掌握急诊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体征、处理原则。2)掌握急诊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病情观察、治疗要点、护理措施。3)掌握检验危急值、危重患者转运流程和观察要点。4)熟悉急诊科常用药物(如止血药物、血管活性药物、抗菌药物、急救药物、镇静镇痛药物等)的相关知识。5)熟悉急诊科常用化验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凝血功能等)结果的临床意义。6)熟悉急诊科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流程和配合要点。7)了解常见急症的分诊和分诊技巧,根据患者主诉、主要症状和体征,分清疾病的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进行初步诊断,安排救治程序及分配专科就诊。(3)专业技术1)掌握急诊科常用仪器(如心电监护仪、简易呼吸器、洗胃机)等的使用。2)掌握急诊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如除颤技术、心肺复苏技术、洗胃技术、氧疗工具使用、气管插管配合技术等。(4)健康指导:1)掌握常见急症患者的健康教育。2)掌握急诊患者心理特点和沟通技巧。3)了解突发事件和群伤的急诊急救配合、协调和管理。(二)培训要求轮转期间,在上级护士指导下,参与并完成急诊患者的急救配合及护理至少
综合医院急诊设有内、外、妇、儿、五官等专科诊室。
因此,急诊科的工作可以说是医院总体工作的缩影,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急救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人员素质水平。 90年代的急诊科突出了科室的特色和融入了重症监护的优势,因而在现代急救医疗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21世纪现代急诊医学科已发展为集急诊、急救与重症监护三位一体的大型的急救医疗技术中心和急诊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可以对急、危、重病人实行一站式无中转急救医疗服务,被喻为现代医学的标志和人类生命健康的守护神。
第一章 心肺复苏第二章 常用急救药物第三章 常用急诊检验项目及标本采集第四章 检测技术第五章 急诊分诊第六章 急诊患者转运第七章 常见急诊症状第一节 发热第二节 头痛第三节 昏迷第四节 意识障碍第五节 晕厥第六节 抽搐与惊厥第七节 胸痛第八节 呼吸困难第九节 咯血与呕血第十节 腹痛第十一节 恶心、呕吐第十二节 便血第十三节 膀胱刺激征、血尿第十四节 黄疸第十五节 腹水第十六节 贫血第十七节 紫癜第十八节 水肿第八章 内科急诊护理第九章 外科急诊护理第十章 妇产科急诊护理第十一章 儿科急诊护理第十二章 耳鼻喉科急诊护理第十三章 眼科急诊护理第十四章 皮肤科急诊护理第十五章 口腔科急诊护理第十六章 急性中毒第十七章 意外伤害第二篇 操作技能第十八章 急诊科基本护理操作总之急诊护士就是全能的应发各种状况。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3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