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安排,分为两大类: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
具体科目如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美学、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2)、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应用写作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毕业论文。
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均可报考本专业。
不考“英语(二)”者,须加考“应用写作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三门课程。
扩展资料:
自学考试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
1、公共基础课:所有专业或者同类专业应考者都必须参加的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英语(二)》、《政治经济学》等。公共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内容提供方法论不可少的课程。
2、专业基础课:该专业考生要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基础课是为了应考者掌握专业的知识,学习专业的科学技术,发展我们有关能力打下基础。像工商企业管理(本)专业中的《管理学原理》和电子商务专业的《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这类的,就属于基础课了。
3、专业课:同专业知识、技能直接联系的基本课程(简称专业课)。
4、选修课:有限制的选择自己需要的科目进行学习。选修科目的选择是有限制的,只能在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内选择。简单说就是给我们一些选修科目,自己挑着学。考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想考的科目。
5、实践性环节。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类课程的学分比例大致为3:4:3或2:5:3 [14]
按照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每门课程进行一次性考试。课程考试合格者,发给单科合格证书,并按规定计算学分,不及格者,可参加下一次该科目的考试。专科(基础科)一般为3—4年,本科一般为4—5年。社会上很多培训机构广告称的1年自考是夸大其词,并非国家承认的全国统一自学考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课程科目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考试科目有:中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盖伦、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外国文学史、语言概述论、英语(二)、美学、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应用写作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毕业论文。不同的省市和院校有不同的安排,一般科目在11-15门之间,并且分为必考和选考。
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该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3、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
4、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6、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培养要求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不同的省市和院校有不同的安排,一般科目在11-15门之间,并且分为必考和选考。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申请文学学士学位要求如下: 一、申请学士学位条件: 1、符合本科段毕业条件,已获得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本科毕业证书。
2、除英语外,本科段课程平均成绩达70分以上(含70分)。 3、本科段英语考试成绩合格。
4、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三门主干课程平均分75以上 5、毕业论文成绩良好以上(含良好)。 二、申请学士学位的时间和要求: 1、符合申请学士学位者须于办理毕业手续后一年内向主考院校继续教育学院自考部提出申请(以寄回申请表的邮戳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2、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必须在毕业以前(最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第二年)参加并通过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命题和组织的英语考试。 3、申请学士学位的考生经考试合格,由主考院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者方可授予学士学位。
4、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申请学位的机会只有一次,超过时间不申请或“学位主干课程”的考试不合格者,不能再次提出申请。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00015 英语(二)
4 00037 美学
5 00422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6 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7 0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8 0053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9 00540 外国文学史
10 00541 语言学概论
11 00812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12 06779 应用写作学 不考外语者须加考
13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14 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15 00530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B类考生须加考
16 0053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17 00536 古代汉语
18 06999 毕业论文(实践) 不计学分
说明:
1、不考外语者须加考“应用写作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三门课程。
2、毕业论文(实践)为实践性环节考核课程,应考者依据培训与考核基本要求进行撰写与答辩。论文题目由主考学校公布,应考者任选一题撰写,亦可由应考者自选论题,但须经主考学校同意。论文以1万字左右为宜,要求主题鲜明,观点正确,联系实际,层次清楚,语言流畅,字迹工整。论文须经评阅、答辩后评定成绩。
2、报考类别
A类考生:国家承认学历的汉语言文学或中文专业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不考加考课)。
B类考生:国家承认学历的非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以及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古代汉语”三门课程。
跨专业的直接报名考另外一专业就行,以前考的公共科目,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再考汉语言时就不用再考这一门了,但是不是公共部分的科目在新报的专业全部都做废,加科、免考都看新专业的具体要求,跟你原来考的专业都没关系。
050105 汉语言文学 (本科段) 来源:福建自考办 时间:2008-12-16 专业名称: 汉语言文学 专业代码: 050105 学科门类: 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主考学校: 福建师范大学 学历层次: 本科段 开考方式: 面向社会 序号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教材名称 编著者 出版社 版次 1 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王顺生 李 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版 2 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卫兴华 赵家祥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3 0015 英语(二) 14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 高远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4 0037 美学 6 美学原理 蒋孔阳,朱立元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5 0422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4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齐裕琨 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2年版 6 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6 中国现代文学史 吴宏聪、范伯群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7 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7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罗宗强 陈洪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8 053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7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罗宗强 陈洪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9 0540 外国文学史 6 外国文学史 孟昭毅 出版社 2009年版 10 0541 语言学概论 6 语言学概论 胡明杨 语文出版社 2000年版 11 0812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4 中国现代散文史 俞元桂 山东文艺出版社 12 0813 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4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简史 李明滨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13 0815 西方文论选读 4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修订本) 陆贵山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14 0821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4 语法讲义 朱德熙 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6999 毕业论文 0 学分 66 加考课 0530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6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钱谷融 吴宏聪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053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6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徐中玉 金启华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说明: 0422、0812、0813、0815、0821五门任选二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9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