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灭山火需要由专业人员完成,且因为情况的不同,采取的方法也不同,所以扑灭山火的程序是不固定的。
注意事项:
1. 扑救山林火灾必须以小组为单位,并设置观察哨,严禁单独行动。因为山火受风向的影响较大,危险性较高,而且风向还受局部地形的影响,例如山脊、山谷、山背等部位,必须与后方观察人员保持实时联系,及时规避火线主峰或规避火区包围;
2. 扑救山林火灾切忌随意行动,到场后必须与现场指挥部取得联系,接受其力量调配和指挥,科学优化扑救力量的使用;
3. 扑救山火尽量在上风向,禁忌迎风灭火;
4. 扑救山火巧用地形,顺势灭火,避免在山谷这些回旋风较为严重的地形中灭火;
5. 灭火队伍中尽量安排熟悉地形的当地人随行,不但路线选择正确高效,逃生的时候同样如此。
6. 关于山火中的逃生:
逃生时避免顺风逃生,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地表火的蔓延速度为8Km/h,树冠火蔓延速度达25Km/h,速度极快。
向山上逃生也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火势上山最快,速度与坡度成正比;火势在平地速度居中;火势下山速度最慢;主要是热对流和热传导的作用。
山火扑救,注意事项很多,危险性极大,非专业人员尽量避免深入火场,可以在外围进行后勤辅助灯工作。
(1)正确选择灭火剂并充分发挥其效能。
常用的灭火剂有水、蒸汽、二氧化碳、干粉和泡沫等。由于灭火剂的种类较多,效能各不相同,所以在扑救火灾时,一定要根据燃烧物料的性质、设备设施的特点、火源点部位(高、低)及火势等情况,要选择冷却、灭火效能特别高的灭火剂扑救火灾,充分发挥灭火剂各自的冷却与灭火的最大效能。
(2)注意保护重点部位。例如,当某个区域内有大量易燃易爆或毒性化学物质时,就应该把这个部位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在实施冷却保护的同时,要尽快地组织力量消灭其周围的火源点,以防灾情扩大。
(3)防止复燃复爆。将火灾消灭以后,要留有必要数量的灭火力量继续冷却燃烧区内的设备、设施、建(构)筑物等,消除着火源;同时将泄漏出的危险化学品及时处理,特别要尽量使用蒸汽或喷雾水流稀释、排除空间内残存的可燃气体或蒸气,以防止复燃复爆。
(4)防止高温危害。火场上高温的存在不仅造成火势蔓延扩大,也会威胁灭火人员安全。
可以使用喷水降温、利用掩体保护、穿隔热服装保护、定时组织换班等方法避免高温危害。 (5)防止毒物危害。
发生火灾时,可能出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有毒物质。在扑救时,应当设置警戒区,进入警戒区的抢险人员应当佩戴个体防护装备,并采取适当的手段消除毒物。
今年以来,各地连续发生了多起森林火灾,遭遇森林火灾如何逃生, 真的值得我们关注。
在森林中一旦遭遇火情,应当保持镇静。火势较小的时候,可就近利 用树枝等扑打灭火,同时迅速拨打“119”报警电话。
火情无法控制时,应 迅速采取逃生措施。 在森林中遭遇火灾,一定要密切观察风向的变化。
风向的变化说明 了大火的蔓延方向,也决定了逃生的方向是否正确。应根据火势大小、火 苗延烧的方向,选择逆风逃生,切不可顺风逃生。
实践表明,现场刮起5 级以上的大风时,大火就会失控。因此突然感觉到无风的时候更不能麻 痹大意,这时往往意味着风向将发生变化或逆转。
一旦逃避不及,容易造 成伤亡。 在森林火灾中,对人造成的伤害主要来自高温、浓烟和一氧化碳,容 易造成热烤中暑、烧伤、窒息或中毒。
当烟尘袭来时,应用湿毛巾或衣服 捂住口鼻迅速躲避,也可以卧在附近没有可燃物的平地上躲避。不可选 择低洼地或坑、洞,因为低洼地和坑、洞容易沉淀烟尘。
如果被大火包围在半山腰,要快速向山下跑,切忌往山上跑,通常火 势向上蔓延的速度要比你想象的速度更快。如果时间允许,可以点火烧 掉周围的可燃物,烧出一片空地后,迅速进入空地卧倒避烟。
顺利脱离火灾现场后,还要注意在附近休息时,防止蚊虫或蛇、野兽、毒蜂的侵袭。 集体或者结伴出游的朋友应当相互查看一下大家是否都 在,如果有人员掉队的情况,应及时向当地灭火救灾人员求援。
根据山林火灾的发生规律和扑火特点,必须遵循 “先控制,后消灭,再巩固”的程序,分阶段进行。
(1)控制火势阶段即初期灭火阶段,也是扑火最紧迫的阶段。主要任务是封锁火头,控制火势,把火限 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1) 稳定火势阶段在封锁火头,控制火势后,必 须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扑打火翼,防止向两侧扩展蔓延, 是扑火最关键的阶段。扑灭后还必须在火烧迹地上巡 逻,发现余火要立即熄灭。
(2) 看守火场阶段主要任务是留守人员看守火 场,严格防止余火复燃。一般荒山和幼林地扑灭后要监 守12小时,中龄林地24小时以上方可考虑撤离。
原发布者:lgwulyu12
山地森林火灾扑救方法及注意事项1、山地森林火灾的概述:二、山地森林火灾特点:(一)三种火灾(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呈综合性发展。通常针页林易发生树冠火,阔叶林易发生地表火。单纯性的森林火灾较少。有用草本层干燥,密集连续,因而地表火发展极为迅速,尤其是采伐迹地,火势更强。由草本层燃烧的简单地表火火墙较窄,宽度通常5-8米。由草本和下层木共同燃烧的地表火较为猛烈,火墙宽度可在15米以上,扑救困难,造成大范围的过火面积。针页林的枝叶富有油脂,自然整枝不良,下枝离地面近,在地表火的烘烤下,极易引起树冠火,通常在地表火过后15-30分钟内发生,其推进速度虽然较慢,但火势猛烈,使周围空气形成热浪,难以接近。 (二)火势蔓延受地形因素影响。地形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火势的蔓延,植物类型的作用不甚明显。在山势大转折(主要是坡向大转折)、窄谷和山脊上,多会出现自然终止燃烧的现象。大的山势转折处,由于反山气流的作用,上山火到山顶时,火势常常衰落,会停止发展。窄谷地段的风速加快,在“峡谷效应”的作用下分流或上分流之处,火势至此通常暂时中止。 其次,在山区由山脚向下顶蔓延的火要受一些缓坡、小平地、陡坡和峭壁的小地形。因为谷风经过各种小地形时会形成很小的涡流旋,对火蔓延能起阻碍作用。缓坡和陡坡上的火蔓延快,不易扑救,而山坳、小平地上的蔓延速度减缓,时高山地带扑火的好时机。 (三)山地森林火
电气火灾扑救中的注意事项
在扑救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项:采取断电措施,防止扑救人员触电。在火灾发生时要立即切断电源,应尽可能通知电力企业切断着火地段电源。在现场切断电源时,应就近将电源开关拉开,或使用绝缘工具切断电源线路。选择断电位置要适当,不要影响灭火工作的进行。不懂电气知识的人员一般不要去切断电源。
带电灭火的注意事项
为了争取灭火时间,或因特殊情况不允许断电时,则要进行带电灭火,以减少损失。但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选择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具,使用二氧化碳、1211或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水溶液或泡沫灭火器材。
(2)如使用水枪灭火,扑救人员必须穿绝缘靴和戴绝缘手套,防止水柱漏电使人体触电。灭火宜使用喷雾水枪,其泄漏电流小,对扑救人员比较安全;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直流水枪灭火时,水枪的喷头必须用软铜线接地。
(3)使用水枪灭火时,喷头与带电体之间距离:110千伏要大于3米,220千伏要大于5米。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机体喷嘴距带电体的距离:10千伏要大于0.4米,35千伏要大于0.6米。
(4)架空线路着火,在空中进行灭火时,带电导线断落接地,应立即划定警戒区,所有人员距接地处8米以外,防止发生跨步电压触电。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3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