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酱的制作方法:
原料配方 黄豆100千克 面粉80千克 食盐25~30千克,生姜2千克 小茴香100克桔皮100克
制作方法
1. 将黄豆清除杂质后,用清水浸泡发胀,蒸熟至糊状。
2.将豆料倒在席上,与面粉相混拌匀,铺成3厘米左右厚,在室温25~30℃的条件下,每天翻动一次,以后任其发酵,约三五天即可长出深黄色的菌,放到室外晒干即为酱瑛。
3.酱瑛放入缸内,加食盐、生姜等,并翻拌均匀,第二天进行翻缸,以后间隔一天搅动一次。
4.等盐化完,缸内放入酱坯,但注意不要满缸,缸口要留有一定的空间(约离缸口17厘米左右),盖上盖,用石灰泥或黄泥浆封住缸口,不使透气,防止细菌,雨水侵入,以致变质,在阳光下晒40~50一即为成品。
另一种做法:
材料;黄豆、曲子(一种用来发酵的菌)、盐、水。
先把黄豆用锅煮熟,然后用搅肉机搅碎,也不是特别的碎其中还有好多半颗的豆瓣,参入曲子。(我妈做的是用了十斤黄豆放了两小把曲子)
墩成二个立方体,放到阳光下面晒,要把每个面都晒干成一层壳,其实中间还是软的当六个面都晒好了,用纸包上放一段时间(里面基本上也是干的了)。
到下酱的日子,以前有特定的日子,现在你想什么时候都可以,把晒好的酱块弄成小块,你会看到有好多毛,就是长毛了,放到坛子里后放水放盐(尝一下)。用细纱布盖上放在阳光下(这样酱才会发酵)。
最后就还需要每天用酱耙子(就是一根木棒下面订了一块板)每天捣(一定要),把沫子盛出来丢掉,每天弄酱会变的很细。
等酱发了就可以吃了。
⒈黄豆泡发一夜,淘洗干净,大锅煮熟。捞起摊凉后,滚一层面粉,寸厚的样子均摊在竹席上,上面盖一厚层鲜蒿草,目的保温、防蝇子,而且发酵好后有蒿草的清香。
⒉一般情况,三天后就发酵成熟。标志是长满了一层菌毛,呈深绿色,有浓郁的豆香和蒿草的清香。这时拿到太阳下,掰成小块晒干。
⒊传统器皿是大瓦盆,能装20斤的样子。晒干的霉豆放进去,按10:1给盐,加凉开水到淹住,就放在院子见阳光最多的地方不动了。
最早是用蚊帐布盖住盆口,后来用玻璃,主要是防虫防雨。然后每天清晨用根棍子彻底搅和一遍,20天后就成了稠糊糊的豆酱,酱香扑鼻,分放到坛子里吃到来年。
用石灰泥或黄泥浆封住缸口,不使透气,防止细菌,雨水侵入,以致变质,在阳光下晒40~50一即为成品。
扩展资料:
黄豆酱
黄豆酱又称大豆酱、豆酱,是我国传统的调味酱,用黄豆炒熟磨碎后发酵而制成。黄酱有浓郁的酱香和酯香,咸甜适口,用于醮、焖、蒸、炒、拌等各种烹调方式,也可佐餐、净食等。
1. 黄豆酱的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钙、磷、铁等,这些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
2. 黄豆酱富含优质蛋白质,烹饪时不仅能增加菜品的营养价值,而且蛋白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氨基酸,可使菜品呈现出更加鲜美的滋味,有开胃助食的功效;
3. 黄豆酱中还富含亚油酸,亚麻酸,对人体补充必须脂肪酸和降低胆固醇均有益处,从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机率;
4. 黄豆酱中的脂肪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大豆磷脂,有保持血管弹性、健脑和防止脂肪肝形成的作用。
百度百科-黄豆酱
小时候最爱吃奶奶自制的黄豆酱了,每次用来配面和馒头吃都是非常香的。其实奶奶教的这个黄豆酱的家常做法用料非常少, 就是黄豆和面粉配一点盐就够了,经过这样一个霉变和晒的过程,味道很是好吃,酱香四溢。用黄豆酱来煮肉,和酱肉都非常爽口的。
如何自制黄豆酱?
食材食谱热量:7180(大卡)
主料黄豆2000g
方法/步骤
1
将泡好的黄豆煮熟,留下煮豆的汤,凉后,拌上适量的面粉。
如何自制黄豆酱?
2
放在匾中让其自然发霉
如何自制黄豆酱?
3
这是经过10天霉变的豆,这个程度就差不多了
放在烈日下晒干。
如何自制黄豆酱?
4
准备盐。在盐中加入适量的水,晾凉。
如何自制黄豆酱?
如何自制黄豆酱?
5
将豆干放入合适的盆中。
如何自制黄豆酱?
6
将盐水倒入,一定要加足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
如何自制黄豆酱?
7
这是晒了一个星期的黄豆酱,基本成型了,想吃时就可以蒸熟来吃了
如何自制黄豆酱?
END
注意事项
注意在家做黄豆酱整个过程都要保持卫生,一定要按照上面的步骤来哦。晒时一定是要大太阳哦。
黄豆酱怎样制作: 1,煮黄豆,煮一宿,把水都煮干了(水必须得煮干了,还不能糊锅),黄豆成棕黄色(一种非常漂亮的颜色)。
自己主义掌握火候。 2,用搅拌机绞碎,比较干的时候,用手在菜板或桌子上做成两块砖头大小的土坯形状。
墩得越紧密实成越好。得趁热。
3,放凉了以后,用纸包起来(过去她们用报纸,现在你随便)。老人有个说法,在农历2月初2前后做最好。
放在有温度和湿度的地方,23度左右,不能太干燥(目的是让他发酵)。放到农历4月初8,18,28。
4,将它掰开,里外都有醭(一种霉菌)。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晾(不要晒,空气流通好的地方,晾3,4天左右)。
盐水:豆子=3:1。再去烧水化盐,放晾好的豆子,水加到3倍,4倍。
然后放在太阳底下晒,用块布把你装豆子的容器系好(防灰尘蚊蝇)。 5,每天把布解开搅拌,早中晚各3次,每次10分钟。
表面会有沫子,用勺子把它们去掉。大约如此反复一个月左右就可食用。
东北大酱有豆瓣酱和盘酱两种做的比较多。
我说一下豆瓣酱的做法:
材料;黄豆、曲子(一种用来发酵的菌)、盐、水。
先把黄豆用锅煮熟,然后用搅肉机搅碎,也不是特别的碎其中还有好多半颗的豆瓣,参入曲子。(我妈做的是用了十斤黄豆放了两小把曲子)
墩成二个立方体,放到阳光下面晒,要把每个面都晒干成一层壳,其实中间还是软的当六个面都晒好了,用纸包上放一段时间(里面基本上也是干的了)。
到下酱的日子,以前有特定的日子,现在你想什么时候都可以,把晒好的酱块弄成小块,你会看到有好多毛,就是长毛了,放到坛子里后放水放盐(尝一下)。用细纱布盖上放在阳光下(这样酱才会发酵)。
最后就还需要每天用酱耙子(就是一根木棒下面订了一块板)每天捣(一定要),把沫子盛出来丢掉,每天弄酱会变的很细。
等酱发了就可以吃了。
一、煮豆:七月中下旬,西瓜大量上市时期,将黄豆挑选后清洗干净,在大锅中煮熟后,将豆粒平铺在塑料布上约5—8cm厚,温暖、弱光下自然发酵,或接种酱曲,约7—10天后,豆粒上密生1—2cm长白色菌丝,此时将豆粒磨碎入缸(用小磨或搅馅机,不用清洗,带菌入缸,发酵快)。
二、加西瓜汁:将成熟西瓜去籽、去皮后加入缸中,泡制豆粒或豆粉,加入西瓜汁的量,以淹没豆粒为准,最好不另外加水。
三、加盐:每公斤干黄豆约加盐0.25Kg。
四、发酵:7—8月份高温季节,置阳光下发酵,覆盖多层纱布避免蚊蝇落入,雨天及时盖盖,防止雨水进入。每天搅拌,保证发酵均匀,约一月后即可食用。
臭豆腐制成
原料及配方:
黄豆5kg、辣椒油250g、茶油1kg、麻油150g、酱油500g 卤水15kg、粗盐100g 、熟石膏300g
生产工艺:
(1)制豆腐 将黄豆用水泡发,泡好后用清水洗净,换入清水20~25kg,用石磨磨成稀糊,再加入与稀糊同样多的温水拌匀,装入布袋内,用力把浆汁挤出,再在豆渣内对入沸水拌匀后再挤,如此连续豆渣不沾手,豆浆已挤完时,撇去泡沫,将浆汁入锅用大火烧开,倒入缸内,加进石膏汁,边加边用木棍搅动,约搅15~20转后,可滴上少许水,如与浆混合,表示石膏汁不够,须再加进一些石膏汁再搅。如所滴入的水没有同浆混合,约过20min后即成为豆腐脑。将豆腐脑舀入木盒内,盖上木板,压上重石块,压去水分,即成豆腐。
(2)油炸臭豆腐 将青矾放入桶内,倒入沸水用棍子搅开,放入豆腐浸泡2h左右,捞出豆腐冷却。然后将豆腐放入卤水内浸泡,春、秋季约需3~5个h,夏季约浸泡2h左右,冬季约需6~10个h,泡好后取出,用冷开水略洗,沥干水分,再将茶油全部倒入锅内烧红,放入豆腐用小火炸约5min,一待焦黄,即捞出放入盘内,用筷子在豆腐中间钻一个洞,将辣椒油、酱油、麻油倒在一起调匀,放在豆腐洞里即成。
(3)卤水制法 以用豆豉2.5kg为标准计算,须加清水15kg烧开,过滤后,在汁水内加碱1500g浸泡半个月左右,每天搅动1次,发酵后即成卤水。
1)在有持续晴朗天气的日子,取一斤黄豆,提前一天放在清水里洗净浸泡。
2)次日,放在钢锅或别的容器里煮熟,煮的时间尽量长一些。
3)捞起滤一下水,放阴凉处使之变凉。
4)变凉后,拌入半斤面粉(生的),拌均匀,用手抓起来能基本成形就可以,摊到一个底部能透气的竹扁中(不要求有大的孔眼,不要是密封的就可以),厚度有手掌那么厚就可以。盖上布或别的,盖严厚一点为好。然后放阴凉处发酵。
5)黄豆与面粉会开始发酵,表现为发热,不要过于好奇频繁地打开看,小心它着凉。大概过上二天,表面会出现黄斑、白毛,发酵成功。这时温度很高,要进行散热:拿掉上面的遮盖物,可以把黄豆块翻一翻,竹扁放在悬空处,否则下面会出现积水,因为有热气。
6)回到常温后,即可以拿到烈日下暴晒,晒的越干越好,至少得三四天。如果这时候遇上阴雨天,是最麻烦的,很可能前功尽弃。
7)晒干的豆瓣有一股奇特的香味,闻一闻就知道好坏。如果你不急着制作豆酱,可以此时收藏起来。
8)如果你希望马上制作豆酱,请取3、4两盐。并提前烧开纯净水一斤多备用,并使之凉快到常温。将盐放入豆瓣,逐步加水,浓厚程度可自己掌握。你可以不用添加任何别的材料,也可以此时添加切好的红辣椒,生姜等。不要太稀,也不要太干。看起来比市面上面的瓶装豆酱稍稀一些就可以。
9)取能密封的玻璃瓶一二只,将下述拌好豆瓣装入,装满四分之三就可以,要不以后会溢出来。
10)接下来有二种方法制作豆瓣酱。方法一:往瓶内加一二两香油,然后密封,放到凉阴处存入二周或更长时间之后。这种方法简单,豆酱非常香。打开后,油面的杂物除去即可食。密封存放越久越香。
首先,是“初发酵”。
进入农历二月时,就要将黄豆煮熟,用绞馅机将熟豆子绞碎,把碎瓣状的豆子撮合在一起作成方砖大小的块状,待表面风干后,再将它用纸包装起来,然后悬挂在高处阴干。这是“初发酵”,这种过程较长,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
其次,就是“再发酵”了。按传统说法,“再发酵”的时间该选在农历的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这三天。
我琢磨,四月发酵是因为东北的气候刚好转暖,有良好的发酵环境,至于三个“八”,那定是想借这个谐音,来实现发酵得完好的目的吧?所以,承传统习惯,我基本也选这其中的某天,一般我是选最后那个二十八。 到了这天,可以把原来作好的酱块打开了。
这时酱块的表面有许多的黑灰,是发酵的那种灰,需要用清水将它冲刷干净。然后切成如糖果大小的方块儿,放到通风的地方进行晾晒。
这个过程要一天,因为还有个说法:“有日头,酱不下缸”。到了晚上,将干爽的小酱块放入缸内,再倒入已按比例调好的盐水和凉开水,剩下的工作便是捣酱了。
每天早晚,用个小耙子捣碎、捣粘制作的酱,还要随时清除缸内上浮的黑沫沫。大约七、八天的时间,随着酱的颜色由深变浅,酱也基本发酵,这时便会散发出一股酱香味儿来,意味着可以食用了。
黄豆酱再也不用买着吃,一炒一熬真简单,随吃随取,存一年不会坏
家中使用最多的酱料,除了郫县豆瓣、老干妈之外,能排在第三位的要属黄豆酱了吧。黄豆酱又称为大豆酱、豆酱,是我国流传久远的调味酱,用黄豆炒熟磨碎后发酵而制成。黄豆酱有浓郁的酱香味和酯香味,口味咸甜适中,可用于醮、焖、蒸、炒、拌等各种烹调方式,可以说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帮厨小伴侣。
可是随着人工费、技能费、原料价格的不断攀升,黄豆酱的价格也越来越高,虽然没有涨到人们吃不起的地步,但是过日子毕竟是细水长流,能省一点是一点。今天,我就教你河南老式黄豆酱的制作方法,味道和"某天"的相差无几,但是成本便宜的可不止一点点,不晒不发酵、出锅就能吃。
【自制黄豆酱】
第一步:浸泡黄豆
准备黄豆500克,提前浸泡一晚上,浸泡的目的是让黄豆充分的吸收水分,
这样更容易煮熟。把泡好的黄豆倒在笊篱中,清洗干净备用。
第二步:浸泡香料
盆中八角一粒,桂皮一节,几片香叶,再加入适量清水浸泡10分钟,浸泡的目的是为了去除香料的异味,便于释放香味。
第三步:煮黄豆
锅内烧水,倒入洗净的黄豆,把香料清洗干净,也放入锅中,加入食盐3克搅拌均匀,开大火把水烧开。然后把黄豆倒入高压锅中,压30分钟,把黄豆煮熟煮至入味。30分钟以后,黄豆已经非常的软烂,我们把黄豆倒出来切碎备用,碎黄豆熬酱的时候更容易入味。
第四步:准备辅料
洋葱半个、切成丁,生姜一块、切成姜末,大蒜几粒、拍散后切成蒜末备用。
第五步:熬制黄豆酱
锅内多放一些油,油温烧至5成热时,倒入准备好的辅料,开小火炸3分钟,把小料的香味炸出来。然后倒入黄豆碎,保持小火炒5分钟,炒出黄豆中的水分。
5分钟以后,加入食盐15克,白糖30克翻炒均匀,再加入五香粉10克,继续翻炒15分钟,让黄豆充分吸收料汁入味。
15分钟以后,加入麦芽糖10克,搅拌化开麦芽糖,加入辣椒红油20克翻炒均匀,加入鸡精3克,翻炒入味以后即可出锅。
第六步:密封保存
把熬好的黄豆酱晾凉以后盛放在保鲜盒中、密封保存。随时取用,夹馍拌面都很美味,整个制作过程不放一点水,食用过程中只要不沾上生水和生油,存放一年都不会坏。
好了,好吃又下饭的黄豆酱就熬好了,喜欢的朋友赶紧试试吧。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06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