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兄提几个要点:
1、在你的第一个步骤前,加一个发愿。出声也可以,不出声也行。“为度化一切如母有有情众生,令其暂时获得人天的安乐,究竟圆满无上的佛果,而闻、思、修持佛法,读诵大乘经典”
2、读经的时候,做到专注,尽量减少打妄想。最好不要中断。
3、回向。诵经结束后,或知道中间必需要停下来,则马上回向。回向时先心里作意,就是想一下。“把今天闻、思、修持佛法,读诵大乘经典的功德善根,尽数回向法界一切如母有情众生,愿他们都能暂时获得人天的安乐,究竟圆满无上的佛果”,这个和发愿相应。然后念回向文。推荐普贤行愿品的回向文。
用心读;去体会和领悟他的精神与教义,并纳入生活中得到帮助和改善;向上向善啊!凡经文和咒语都是灵界成道体(法界源流图)的精神遗留,非用来念的。
而是供人学习和领悟的蓝本。它记录了佛和菩萨修行成道的过程。
修佛得法,修法成佛。以法修;法是培育本命成长的元素,也是成佛的基本元素。
法!唯一的道路。万象源于法!《心经》的全名是《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在近代和现代,通常将其名为《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心经》又叫《一卷经》,其是三藏十二部八千四百卷经中文字最少,喻义最深,传播最广,又是最难悟解,又是最为重要的经文。其号称是众经之神,是全部佛经的大总持。
若要了知佛之所教,了知出世间法,了知怎样修佛,解读心经几乎是必由之路。
持诵经文注意事项: 2.1 持诵时必须发出声音,但无须大声朗诵,重以诚心诚意的恭敬心和忏悔心护念之。(注一)
2.2 持诵时,或跪、或立、或坐皆可。
2.3 24小时皆可持诵,但每部持诵过程以90分钟为最适当,速度宜不急不徐,切莫过快,否则诵经之功德力将会减少。若以速度取功德则是以贪执心修法,非正法;诵经重点贵于以虔诚恭敬之心相应之。(注二)
2.4 关于诵经立香案:家中若有佛堂者,需奉三柱香,口念:“恭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三称)。持诵经文之中,若间隔一小时以上需要重新恭请。(注三)
2.5 持诵的过程可能会有一些现象,例如:头晕目眩、流眼泪、字体模糊、身体酸软不适、心生疑惑、杂念纷至等,尤以刚开始持诵的第一个月内最为严重。遇此情况者,种种现象乃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作祟所致,应以最忏悔的心,祈求冤亲债主原谅,更要以最勇敢负责的心来圆满现前之因缘果报。 3、原理: 人的修行以消除业障、偿还因果债、忏悔恶业为始,之后方能无碍的修法。冤亲债主纠缠是阴阳皆苦的果报;运势不好、事业不顺、夫妻不和、子女乖违、甚至于修行的诸多障碍,几乎全部因为冤亲债主得不到超拨而欲索债所引起。“万法皆因缘所生”、“如是因、如是果”(过去世所造的诸恶业为因,今生冤亲讨债为果),若无法超拨冤亲债主,菩提道上必是难上加难,所以每个人应以至少持诵200部以上《地藏经》的功德力,回向因果,超拨个人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得令往生净土,究竟解脱。(注四) 4、重在回向: 诵经有不可思议功德,而功德回向是很重要的。通常经书上回向十方一切众生的回向偈并非不好,但欲先消除自己的业障,忏悔宿业,还是应先回向给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这些众生与你最有缘,最易障碍你、纠缠你。故应首先超拨他们。解决他们的问题之后,自己的业障消除了,修行道上畅通了,你再发心将功德普皆回向十方众生、求生净土。
南无阿弥陀佛
你好仁者,只要恭敬真诚,在洁净地,正襟危坐,谁都可以念佛经,但不能躺着,歪坐着读。只要不打扰别人,就没有时间限制。就算旁边有鬼神听经,也是善神善鬼,是你家的护法神。,我们更应该诚敬读经供养他们。
佛法是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印光大师---读经何谓恭敬?何谓不恭敬?(白话讲解)
何谓恭敬?印光大师云:“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自可亲得。”凡欲阅读经典,须先洗手漱口、洁净几案、端身正坐、合起双掌,然后以拇指与二指翻开经本,慎重小心保护经文,勿令染污、勿使损毁。一则保持经文寿命,二则保持经文完整,三则能生福德及智慧性,四则远离诸过也。
何谓不恭敬?印光大师云:“若肆无忌惮、任意亵渎、及固执管见、妄生毁谤,则罪过弥天、苦报无尽也。”例如将经典放置不净几案上、或置于世间杂乱书中、或放置最底处、或床头上、或置衣物中,或用指甲划经页翻阅、令经篇上有指甲划痕,或用口涎沾于指上来翻经页,或用二指及中指夹起经文翻阅,或穿鞋时用手指提鞋、再用此手翻阅经典,或眼看经文、心思经文,双手无事,则闲摩其脚及脚指隙,然后再用手翻阅经典。或正在观阅经时,咳嗽、打喷嚏、打呵欠不用手掩口,或正阅经时,未将经覆盖便与人谈话、及大说大笑,或不端身正坐、及半坐半卧、并斜身翘起脚来阅读,或将经置于腿上翻阅,或将经书卷起,当小说唱本看等等。以上各举不敬经典有十五种,若详举则无量矣。
祈缁素大德,于观览经文之时,必须仔细思量,对于三藏圣教灵文,恭敬与不恭敬之福罪为要。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5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