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三湖慈鲷喂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它决定了鱼是否能健康成长,否则饮食不当能引起腹水、肠炎等疾病,危及生命。
养三湖慈鲷需要注意的其他方面:1、水质。首先我们要了解三湖慈鲷生活环境,也就是水质问题。
三湖之中的马鲷和维鲷PH值最少要维持在7.5以上,坦鲷还要更高一些在8以上才能很好的生长、发色。GH在6~15之间为好,所以在自来水PH值为7的地区,=需要适当的调高水的值,有转用的药剂,不过最经济实用的方法还是放小苏打吧。
2、鱼缸。三湖慈鲷的鱼缸不需要太大,宽度在45以上就好,马湖和维湖有个1米左右的缸就差不多了,坦湖更小,80足矣。
要是养最小的卷贝类的60的缸都行,放在书桌上,不是一般的倩意。3、过滤。
由于三湖缸的高硬度导致了氨等废物的堆积,所以三湖慈鲷需要一个强大的过滤系统,最好用上滤,配一个大功率的水泵,要能在一个小时内把水至少过滤6便才行。滤筒是不推荐作为主要过滤手段的,可以作为辅助手段使用,可以和任意其他过滤系统组合。
在硝化细菌方面最好用一些大厂家出产的活菌,见效快,效果好,只是有些贵。4、三湖慈鲷,Cichlidae (Kullander, 1998),(英文cichlid)鲷 【拼音】:[diāo] 属硬骨鱼纲,鲈形目慈鲷科鲷属的一属鱼类,即我们所说的丽鱼科。
在世界鱼类中,可以说慈鲷科是进化最为成功的鱼种之一,遍布全球各大水域,共有约200属和超过2000种鱼种。是硬骨鱼类中种类数名列前茅的家族。
5、慈鲷原产于热带中南美洲、非洲及西印度群岛,因具有极高观赏价值而被引进全球各地,如今已是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最常见的外来鱼种。6、慈鲷的食物最好以自然食物为主,比如冷冻丰年虾,切忌不要喂食带激素类的饲料,否则那样容易使鱼不能长出自然的颜色。
拓展资料:三湖慈鲷是非洲的三大湖马拉维湖慈鲷、坦干伊克湖慈鲷及维多利亚湖慈鲷的统称。目前饲养的三湖慈鲷分为繁殖和野生的两大类,野生的种群色彩鲜艳,观赏性更强,繁殖的稍差一点。
马拉维湖慈鲷 东非三大湖之一的马拉维湖距今约1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由于地壳的大变动,逐渐发展而成的地堑湖(Rift Lakes);为非洲第三大湖,其形状南北狭长为580公里,东西短最宽为80公里,表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深度也达704米;在世界湖泊中排名第九大,深度则为世界第四。主要流出河川为锡尔河(Shire),其余皆为邻近小河;所产慈鲷种类最多约800余种,且还在陆续发现中。
马拉维湖,湖水含有较高浓度的矿物盐及较多的矿物质,pH值7.7-8.8,硬度较高,水温由湖底至表面仅温差5℃(24-29℃),大部份不超过3.5℃,因此无论水深浅或地域不同均无大差温,且水的透明度很高,藻类繁殖少水质优养程度低。马拉维湖的慈鲷 马拉维湖的慈鲷超过800多种 ,目前只有大约300种被鱼类学者确认和命名 ,其中以单色鲷属为多数。
马拉维湖各属及较常见具代表性的慈鲷如下:1. 单色鲷属 (Haplochromis) 是马拉维湖慈鲷中最大的一属,体色大多泛出金属般的蓝色光泽,雌体则多为银灰色,早期本岛常见引进的鱼种有:蓝茉莉(Haplochromis moorli)、马面(Haplochromis compressiceps)、阿里(Haplochromis ahli)、蓝帝斯(Haplochromis annectens)及血艳红(Haplochromis Sp.)……等。 2.彩头鲷属 (Aulonocara) 与单色鲷属有非常类似的外形和金属蓝的色泽特质,雌鱼亦呈银灰色,曾进入中国台湾的有:蓝天使(Aulonocara nyassae)、白金天使(Aulonocara nyassae Albino )、火鸟(Aulonocara nyassae Red Flash)……等。
3.孔雀鲷属(Trernatocranus) 跟彩头鲷属特征雷同,区别处是白色镶边的背鳍较厚,臀部尖端均为白色;常见将其并入彩头鲷属(Aulonocara)不于区分。最具代表的鱼种是艳红(Trernatocranus jacobfreibergi)或(Aulonocara jacobfreibergi)。
罗卜那族群(Mbuna)(Mbuna)当地土语为“栖息于湖边岩礁的鱼类族群”,以岩礁上附生的青苔为食,体色鲜丽繁杂,有此甚至雌雄有完全不同的体色。 4.拟斑丽鱼属(Pseudotrophe-us) 如:白马王子(Pseudotropheus zrbra Albino )、斑马雀(Pseudotropheus Iombardoi)、蓝蝴蝶(Pseudotropheus eduardi)及闪电王子(Pseudotropheus elongatus)……等。
5.黑色鲷属(Melanochromis) 如:非洲凤凰 (Melanochromis auratus)、皇冠七间(Melanochromis crabro)及金帆王子 (Melanochromis brevis)……等。 6.唇色鲷属(Labidochromis) 如:非洲王子(Labidochromis caeruleus)、花雀(Labidochromis exasperatus)。
7.岩罗非鱼属(Petrotilapia) 如:紫罗兰(Petrotilapia tridentiger)。 8.唇斑丽鱼属 ( Labeotropheus ) 如:花小丑 ( Labeotropheus fuelleborni ) 、勾鼻小丑 ( Labeotropheus fuelleborni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湖慈鲷。
饲养马鲷对养鱼易灰心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因为养活马鲷并非难事,只要有基本的养功就可以了。
但要想把它们养的色泽艳丽、光泽迷人的话就非易事 了。光照、水质、环境是影响马鲷成色的重要因素,想让马鲷完全发色,是众多鱼友们追求的目标,也是养马鲷的乐趣所在。
宽松的饲养环境是养好马鲷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让它们生活的舒适了,它们的体色才会完全的展现出来。 鱼缸:马鲷的地域性极强,天生好斗。
因此 ,鱼缸是越大越好,许多马鲷鱼友的鱼缸都超过1000升,有的还超过2000升耶。初学者应从小缸 开始,在取得了一些经验后,再将鱼移到较大的缸中。
在买鱼缸或自己制作 鱼缸时,缸应尽可能深些,便于以后好造景。要想获得一个良好的造景效果,缸的高度最好达到50cm以上。
如果您是住在楼房的话,当缸的尺寸确定后,就要注意您楼板的承载力了,一个350升的缸加上岩石、底沙和 水,总重量将超过600公斤耶。 过滤:有人认为要维持一缸健康的马鲷的最低要求,每小时的过滤量应是水体总量的5.5倍。
至少要达到6倍,建议达到10倍,因为马鲷很会挖,很会吃,也很 会拉,过滤系统越强大越好。对一般的鱼友来说,上部过滤是最好的选择,便于观察水流的状态 ,但水泵的功率要稍大些。
造景:我认为,造景太复杂易助长马鲷的地域观,打斗会变 得更厉害,不便于再往缸里添加新鱼(容易被吃掉);对于一般鱼友来说,没有必要造景,简单放几块岩石 ,并加大混养密度就可以了,反正马鲷的色彩本来就比较绚丽,密度大了,看起来景色也是不错的。当然, 放鱼的数量就要依你的过滤系统的承受能力而定。
如果您是发烧级玩家,雅致的造景当然是不可缺少的啦, 造景时就得多放些岩石和底砂。底砂可以选择珊瑚砂(珊瑚砂有利于稳定水质和提高硬度)或一些细小的砂 砾。
岩石最好选择那些被水流冲刷过表面光滑的。岩石一定要固定好,否则 堆砌的岩石会因其基部受到马鲷的挖拱,造成松动坍塌而危及鱼缸的安全。
可用玻璃胶将岩石胶粘在一起, 或者是在缸底先垫上一层泡沫板,然后将岩石置于其上。切记:先放岩石后放底砂。
马鲷原栖地水草并不多见,缸内栽种的水草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可为小鱼提 供一些庇护,吸收水中部分的硝酸盐,还会让那些红的、黄的、蓝的色彩斑斓的马鲷在水草丛中显的更加活 泼,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景观。注意的是,所有的马鲷在挖坑时都有可能将水草的根系挖出,因此水草一 定要用岩石压在其根部固定,并选择一些耐碱的水草,如:榕科植物(Anubias spieces)、皇冠类 (Echinodorus spieces)等。
加温:马拉维湖的水温长年约在21~29℃ 之间,因此,在中国的冬天,水族箱内应添加加温设备。 水质:马拉维湖的 pH约在7.8~8.6之间,因此,鱼缸中的pH值应维持在7.8~8.5之间,在选择混养鱼种和水草时就得考虑这一 因素。
GH值最好应超过10(中度硬水)。 照明:马鲷本身色彩鲜艳,在任何 光照条件下表现的都非常好。
但良好的照明,可让鱼儿将漂亮的色泽完全展示出来,还可使岩石上的藻类增 殖,供部分马鲷食用。但太强烈的照明,常会让他们感到不适,而体色也渐变淡。
选鱼:现在市场上见到的马鲷幼鱼(体型约在5~10cm)色彩都非常艳丽,如同 成鱼一斑,在挑选鱼只的时候,请不要挑选这些鱼,因为这都是注射了荷尔蒙,等饲养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渐退 色。应尽量挑选那些最不鲜艳的(一定要健康爱游动,因为生病的鱼也是黯淡无色的)鱼。
若想混养,就应挑选 那些性情相对温顺的鱼种,如A属、C属、L属鱼,以减少争斗。 放鱼:是新缸 ,只要缸内环境达到上述要求,就可放鱼入缸了。
若缸内原本就养有马鲷,新鱼入缸后,它会被其它鱼追咬 驱赶,为了减少新鱼受攻击,可在投饵的时间放鱼,好让新鱼能迅速在缸中找到一个地方躲藏起来,或者是 加入新鱼后立刻把灯关掉,分散原有鱼只的注意力。事后,如果发现它总是被其它鱼驱赶追咬,最好还是将 它移出,否则它迟早会被“干掉”。
饵料:刚孵化的小鱼可喂丰年虾幼虫、丰年虾幼虫冷冻片或仔鱼饵料。成鱼则可喂腥味较重的丰年虾成虫或红虫,冷冻的丰年虾和干燥的红虫是不 错的选择,但冷冻的红虫尽量不要喂食,因为红虫常会携带病菌。
此外,若单喂干燥的颗粒状或片状饲料, 建议以多种混合投喂,以求营养均衡。 混养:成群的马鲷悠游于水族箱中, 在造景与照明的映衬下,所散发出无与伦比的色彩光泽与丰富的活力,确实让人难以忘怀。
但要拥有一缸充 满着艳丽色彩的马鲷混养缸,你就得注意以下几个要领,方能让慈鲷和平的生活于空间有限的水族箱中,并 且充分的展现艳丽的色彩。 ①体型大小:在慈鲷的品系中,多数情况下,大 型的慈鲷对体型过小的慈鲷视若无睹,仅在烦躁时偶尔的驱赶一番,或在摄食过程中视作食物而受到攻击。
而体型相近的个体间争斗就激烈了,因为他们为了争夺地盘、食物和配偶,往往大打出手,甚至一定要打到 你死我活才罢手。因此在选择混养对象上,一定要设法控制,常用的方法是在缸中饲养一些消除慈鲷自设领 域的鱼类,例如非洲产小型鲤科鱼类,或在底部。
马鲷鱼吃什么,随着饲养观赏鱼的玩家增多,它们的饲养环境以及食物的选择都受到了鱼友的关注,马鲷鱼的饲养难度相对来说是不大的,但是在食物选择上一定要根据马鲷鱼的饮食习惯来合理搭配,那马鲷鱼吃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关注一下吧。
在喂食马鲷食物范围很广,但要注意荤素搭配,不要过度迷信马鲷里的所谓肉食鱼类,素食鱼类。 在野生状态下马鲷鱼吃什么没有太多的选择,经常有什么就吃什么,包括各种藻类,水生浮游生物,小型的贝类,螺类,只是不同的鱼种间侧重点不同罢了。
在经过人工饲养一代一代繁殖之后从野生变成人工鱼之后马鲷鱼吃什么食物的要求就更低了,一般性的三湖饲料基本可以满足需求,再辅之冷冻红虫,丰年虾大到营养均衡。 尽量不要喂食活食,因为无法充分的清洗消毒,非常容易给马鲷带来个种病菌,在加上或食不是马鲷的必须品,能不喂就不要喂。
当然也不排除有的鱼友为了培养鱼的野性专门喂食活食,但毕竟是少数。 不过在喂食饲料时尽量选择多个牌子,因为不同品牌的饲料所含成分区别很大,多种饲料的搭配喂食可以有效的保持营养的均衡发展,使三湖慈鲷变的更健康,并提高马鲷鱼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有很多鱼友喜欢在网上网购饲料,因为价钱比是面上的便宜很多,但有的饲料为了节约成本,在饲料中大量加入面粉类成分充当馅料,这样的饲料基本没太多的营养价值,而且在入水时会快速溶解,污染水质。所以在选择饲料时尽量购买高质量的饲料来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养三湖慈鲷注意一、水质 养三湖鲷的水质要求高碱高硬度,结合原生地水质来说,养马鲷或维鲷PH维持在7.5以上;养坦鲷维持在8.0以上就可。
GH一般在12~15之间,比重在1.003~1.005。若当地的自来水PH在7左右,所以我们需要人为的调高PH,GH。
一般可用专门的慈鲷盐,(如JBL,TK的东非慈鲷盐)。最经济的是用食用小苏打加硫酸镁。
用小苏打一般100公升水/30-40克,(有的食用小苏打掺有淀粉)硫酸镁(纯)100公升水/16克,PH可以到8左右。开缸时填加除氯药剂和水质安定剂后一般过滤3-5天就可放鱼闯缸。
新水硝化系统建立后由于硬度高的关系,水色会非常透明,这一点大家要注意,若水色不够透亮,就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过滤系统是否有效了。 养三湖慈鲷注意二、缸 我的建议是长而且宽,当然住楼房的朋友也要考虑下楼板承重的问题。
宽最好在45CM以上,又长又窄的缸不适合养这些鱼。养马拉维和维多利亚慈鲷最好一米以上缸;坦湖最好80CM以上缸,这些是基本的要求,具体还是看所养鱼只的大小。
选品牌缸要选带上滤盒的,很多国产品牌缸为了养草缸灯具数量的设置和使用外滤桶的方便都不带上滤盒,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养三湖慈鲷注意三、底沙 其实三湖鲷缸用什么沙子都无所谓,只要洗干净就可,一般大家喜欢用的是珊瑚沙,因为这种沙子对维持水的硬度可能有一定的作用(钙离子缓释?)只要你愿意洗,普通河沙也可以。
这一点比养草和别的热带鱼方便,因为不要担心底沙会让水的碱性变强(求之不得?)。若想专门饲养坦湖的底栖类或卷贝类,建议用一种极细的海沙(面粉沙),因为底栖鱼有滤沙寻食的习性,沙太粗的话滤不过鱼鳃;看卷贝挖沙埋螺壳做窝实在是一大乐趣,沙粗了它们挖不动,因为身体太小。
这里要注意的是大家在缸里堆造景的石头时底部要堆的基础稳固才是,因为很多鱼都是挖沙的高手,喜欢在石头下面掏洞,虽然一般不至于,但还是要避免在这上面出什么问题才是。 养三湖慈鲷注意四、造景 一般鲷缸都是礁岩造景,可用的石头多种多样,最好是那种多孔的石头或用岩石搭出洞穴,水草可以种大,小榕等,我种下来感觉好象小榕更适应硬度高的水质。
养三湖慈鲷注意五、照明 一般卤素管就可提供鱼只生长的光照了。蓝灯管个人感觉用下来对兰色系鱼类的发色没什么帮助,只做纯装饰罢了。
超光管照射时间长的话会让六间(尤其是蓝六间)变的惨白。我个人用下来觉得10000K以上的卤素灯管最好。
马湖维湖鱼本身色彩鲜艳,在任何光照条件下表现都很好,坦湖鱼大都是物理反射出来的颜色,只有在侧面光照下会比较好看,上部光照很强的情况下鱼都没什么颜色,反而不如关上灯好看。所以坦鲷缸的位置摆放请大家注意一下。
有阳光直射的话褐藻会非常厉害,夏天温度也容易升的过高,建议不要将缸放在这样的地方。 养三湖慈鲷注意六、过滤系统 高硬度的水更容易造成氨等废物的堆积,这一点和PH在6以下的水不同,但同时硝化菌在PH8左右也是最合适的酸碱度。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过滤系统,不单单是物理过滤,还要有强大的生化过滤能力。对一般鱼友来说,上过滤是最好的选择,经济实惠,但记住上水泵的功率要大,至少在一小时内可将水体滤6倍以上(推荐10倍)。
生物过滤方面好的陶瓷环不可缺少。外滤桶在三湖鲷缸上若做为主要过滤手段不推荐使用,可用做辅助过滤,如溢流加外滤;上滤加外滤;最好不要两个滤桶串联来用,因为我们最好要有一个可以充分接触空气的过滤装置,这样有利于氨等废物的直接散发。
有条件的玩家可考虑专门定制带滴流和底缸过滤的大缸来饲养三湖鲷。越大的水体越稳定,鱼的状态会更好。
硝化菌最好用活性菌来培养,最好买一些大厂出的产品。虽然价格贵些,但效果比较好。
养三湖慈鲷注意七、喂食 建议人工饲料,薄片。冷冻饲料最好是每周喂一次。
蝴蝶类尤其是固定用一种素食饲料。其实针对三湖的食性来说,都是杂食性,理论上吃什么都可以。
但人工饲料是最安全的,尤其是这些鱼相对其它鱼种来说是非常容易得肠炎和腹水病的。小心驶得万年船!三湖鲷一般都体质强壮,养活它们很容易,但想让某些鱼完全发色和繁殖是需要下工夫的,这也是广大鲷友的追求目标。
养三湖慈鲷注意八、混养 马湖鱼混养要注意Mubuna(岩栖类)如:闪电,凤凰等鱼的数量,因为他们的牙齿很容易对别的鱼造成伤害,坦湖的蝴蝶类也是如此。食鱼类的马鲷如鸟嘴,库斯拉,红马面等也要注意不要混养其它体形小的鱼。
若是马坦湖混养,注意坦湖鱼的体形最好比马鱼大一些为好。大多坦湖鱼吃食比马湖鱼要慢很多,这点混养时也要注意。
另外的就是要注意不要混养食性不同或体形差异很大的鱼。
饲养三湖鱼的方法
饲养方法:
饲料:活食(水蚤为主)。理由:适口性好,生长快速,发色自然,不易生病。
换水:不定期,以鱼的状态决定!理由:频繁和大量的换水会破环水质的稳定。
水质:当地水质。理由:如果不是野生鱼不要太在意,因为热带鱼对水质(硬度和酸碱度)的要求远没有对温度那么严格!
过滤:不常使用过滤器(水蚤会被过滤出去),24小时气泵打氧!理由:鱼在相对安静而又溶氧量丰富的水里生活的也不错!
装饰:珊瑚砂,石英砂,水草。理由:珊瑚砂能培养硝化细菌,石英砂鱼儿喜欢啄,水草在净化水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光线:阳光(不是长时间直射)和室内自然光。理由:这两种光最自然,鱼和草都生长良好!
疾病:最多换换水放点盐(海盐)。理由:被药毒死的鱼远远多于病死的鱼!改善水质让鱼自愈最安全!
相关经验:适者生存,这4个字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包括在水族箱里)都适用!让鱼适应你的饲养环境和饲养方法最重要!
野生的普氏野马生活在开阔的戈壁荒漠或沙漠地带,三五只或十余只成群游荡。群体中的个体之间在进食之后常互相清理皮肤,一般呈相反方向站立,然后将头伸到同伴的侧身,轻轻地啃拭对方的耆甲、肩部、背侧、臀部等。有趣的是,双方啃拭的都是同一个部位,当一方改变部位时,另一方立即相应地改变,配合十分默契而完善。有时也进行自身的护理,包括打滚、自我刷拭和驱散蚊蝇等,特别是在沙地上。休息和睡眠有站立、腹卧和侧卧等3种姿势,但警惕性很高,稍有动静便处于应激状态。感觉灵敏,警惕性高,奔跑能力强,昼夜活动,但以夜晚为多,以荒漠上的棱棱草、芦苇、红柳等为食,饮水量也很大。叫声的种类也很多,争斗开始时发出声调尖而单一的吼叫;失群时发出声音洪亮而高亢的呼唤信号;感到某种满足时,就发出轻微的喉音;当反感时则发出尖而细的声音。更多的情况是打响鼻,表达的情感也十分复杂,大多为恐吓对方,也有时是由于鼻腔内有异物、蚊蝇干扰、异味刺激或感冒患病等因素引起的。
普氏野马一年四季均可发情,但以春夏季为主。雌兽的发情周期为28~22天,持续时间为5~7天。发情时表现为精神兴奋,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起卧不定,互相嗅闻等。
为了争夺领群的地位,雄马之间则昂首静立,两眼凝视,耳朵朝向前方,而后嘶叫、前蹄刨地、打响鼻、低头小跑,鼻孔喷出粗气,接近以后就互嗅抿耳,怒目而视,举弹前蹄,发出尖锐而短促的吼叫,继而竖起前身扭打在一起,其争斗的残酷性和凶悍程度比家马要强烈得多。雌马之间也有一定的攻击行为,主要是地位较高的经常表现出护食和阻止其他雌马与雄马交配。
交配前,雄马和雌马互相嗅闻会阴部和外生殖器,然后雌马将臀部朝向雄马,雄马则轻咬雌马的颈部或膝部,促使雌马前进,然后进行爬跨,经过3~7次骨盆冲动完成射精。健壮的雄马可以在30分钟之内与2匹雌兽连续交配8次之多。雌马的怀孕期大约为307~348天,翌年5~6月产仔。幼仔刚出生时为浅土黄色,2小时后即可吃奶。3岁左右性成熟,寿命为30岁左右。
野外普氏野马的灭绝与放养
1878年,沙俄军官普热瓦尔斯基率领探险队先后3次进入准葛尔盆地奇台至巴里坤的丘沙河、滴水泉一带捕获、采集野马标本,并于1881年由沙俄学者波利亚科夫正式定名为“普氏野马”。由于普氏野马生活于极其艰苦的荒漠戈壁,缺乏食物,水源不足,还有低温和暴风雪的侵袭。而人类的捕杀和对其栖息地的破坏,更加速了它消亡的进程。在近1个世纪的时间里,野马的分布区急剧缩小,数量锐减,在自然界濒临灭绝。蒙古西部在1947年曾经捕捉到过1只,当时送到乌克兰动物园饲养,此后就再也没有发现过普氏野马。
我国于1957年曾在甘肃肃北县的野马泉和明水之间捕到过1只,1969年在新疆尚有人在准噶尔盆地看到过有8匹野马组成的小群。1971年,当地的猎人看到过单匹的野马。20世纪80年代初,还有人在东准噶尔盆地乌伦古河和克拉美山之间的地域发现了野马的踪迹,但没有确凿的证据。后来,新疆也时常传来发现野马的消息,不过经证实,所看到的都是野驴。我国对野马的存亡十分关注,1974年、1981年和1982年,由中国科学院、新疆大学等单位先后组织考察队,深入到准噶尔荒漠、乌伦古河、克拉麦里山、北塔山等野马产地考察,并结合航空调查,力求找到野马,结果令人失望。现在大多数人认为,如果自然界还有残存的野马,其数量也少到不能形成种群,因而不足以保证一个物种的生存,所以野生的普氏野马很可能已经在自然界消失。
20个世纪60年代,蒙古国首先宣布野生野马灭绝,而国内新疆作为普氏野马的故乡,也由于俄、德、法等国的探险队不断大规模捕猎,并将28匹马驹偷运出境,加之国内大批捕杀,到20世纪70年代,新疆普氏野马也基本宣布消失。到1985年,分布于美、英、荷兰等112个国家和地区的存活野马仅有700多匹,而且是圈养和栏养的。1986年8月14日,中国林业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组成专门机构,负责“野马还乡”工作,并在准噶尔盆地南缘、新疆吉木萨尔县建成占地9000亩全亚洲最大的野马饲养繁殖中心。随着18匹野马先后从英、美、德等国的运回,野马故乡结束了无野马的历史。
外观无问题的话就排除了打斗致死,初步分析就是肠炎腹水类的疾病,非洲鲷疾病预防主要就是肠炎类,黄粉主要针对是外伤感染虽然有1定消炎作用但是效果不明显,而海盐是为了杀菌消毒改善水质,所以并不会起太大作用。现在需要使用抗生素药物 最好使用专业的肠炎类药物,而且现在分析你的水质也出现了问题,因为三湖鱼需要1周2次的更换部分水的(最少也应该1周1次),现在应该及时更换部分水,净水剂什么的别再使用了啊!~据说碱性多,这句话是不靠谱的!最好加入专业的三湖鱼盐,改善硬度值和PH值,但是别加猛了,缓慢循序渐进似投放。而且切记不要再投放食物了,三湖鱼原生生存环境食物匮乏,根本就不适合多投喂饵料,这样非常容易肠炎的!饲料应该选用薄皮颗粒类的饵料,最好选用加入蒜粉的饵料~!如果有照片的话就更好了,祝你的鲷早日康复!
三湖虽然好养但是在饲养过程中难免出现问题,我总结几条你看看,第一,不喂活饵不中招。第二,勤换水,换少水。第三,少喂食,少量喂。第四,温度适中,24-28,我是折中26.。第五,尽量购买德国原装三湖慈鲷鱼盐,这个会降低饲养难度。第六,珊瑚沙,碱性石+菲律宾沙的组合很适合它们。第七,适种而养,搞好配置配合,混养也是艺术哦!补充下:养鱼先养水,尽量把水搞到一个硬度较高500+ PH值在7.5左右,分解系统硝化系统完善的水环境哦!
三湖鲷分为马鲷,坦鲷,维鲷,水质类似但是并不相同混养时候尽量选择同水系的鱼,大小差异不易过大,性格方面相对温和易混养,岩栖类的比较暴躁不易混养。静鱼不易和动鱼混养,举个例子,珍珠虎和六间就是混养的典范,因为它们都属于不动的鱼。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70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