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抢红包教程第一、人品。
你要有足够多的“微信群”。这些群里个个是“土豪”,会玩微信支付,且仗义,懂得分享和娱乐。
一个红包(1-200元)不等。如果手机没有捆绑银行卡、信誉卡,那就是“土八路”,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以及90后格格不入。
你要是长期在这种朋友圈里混,想必没有多大出息。第二、网络。
发现红包到拆开,就是几秒钟的时间,如果你的网络还在转圈圈。对不起,你来得晚了,红包早就被抢光了。
对不起,你赶紧换3G,或者中移动4G吧。否则,你永远都抢不到“第一桶金”。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赚钱,你陪着浪费时间。游戏是这样,炒股抢点更是如此。
第三、终端。微信打开一个网络链接,原本占用空间不大,如果一点就“死机”,到手的鸭子又飞了,岂不可惜。
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一个支撑能力强的手机(就相当于韦小宝手里的御赐匕首)你都没有办法混网络江湖,搞社交,混人脉。因此,从除夕夜开始,如果有朋友还没有使用3G网络,没有使用微信,没有一部可以胜任移动互联网的手机。
那么,不好意思,我们不是一类人。随着5.2版微信在春节前的1月25日晚悄然上线,“抢红包”的小游戏迅速盖过“打飞机”,成为时下拇指族中最火的活动。
与投入数亿元、借嘀嘀打车等来培育用户习惯不同,微信红包几乎不费腾讯一兵一卒,就让用户在自娱自乐的同时,轻轻松松地“交出”了银行储蓄卡、加入了微信支付的大军。“确实!这种工具性的产品用社交的方法推广起来事半功倍。”
一名腾讯内部人士感慨。据腾讯方面向早报记者透露,经过对新版上线后的用户行为观察,微信团队已在1月27日晚间拍板,机动决议将“抢红包”灰度放量(注:即选择部分用户、提供新版本供其先试用)于新版微信的“我的银行卡”界面,以示对其的肯定。
“抢红包”活动将持续到春节后,届时“‘抢红包’将升级为其他各种好玩的同类游戏,场景不只是春节红包”。“抢红包”病毒式传播“今天我给朋友们发了超过800元的红包,自己抢到了100多元钱,最大的一个69元,最小的一分钱。”
徐先生兴奋地表示,“大家都很开心!”1月25日晚,微信新版5.2上线,一个有趣的公共号——“新年红包”开始病毒式地在微信群、朋友圈中传播开来。“新年红包”只需三个步骤,就可玩转:填写红包信息、微信支付成功、发送给好友/微信群。
红包发放的金额没有设上限,也不设人数限制,但发送给指定好友的红包面值最小为1元人民币。新年红包目前只支持储蓄卡付款。
接获的一方在打开红包后,钱款将自动进入其微信支付账户,并可在最多一日之内再转入与其微信关联的银行卡。“新年红包”活动的发起者与安全技术支持者正是“财付通”,作为腾讯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财付通亦为“微信支付”提供全部幕后支持。
据知情人士介绍,微信红包产品从三个月前开始规划,去年12月中旬开始内测,1月25日才正式公测。其间,团队一直在根据测试反馈不断改进和优化,投入的精力远远超过了一个普通服务号。
钱+游戏+社交煞费苦心的“微信红包”果然火了,有心人士为此总结出了三条关键元素——“钱+游戏+社交”。一、钱。
微信红包里包的是真金白银的人民币,无论大小,都是可以在银行卡中流转、可供花销的。二、游戏。
与童年时常玩的“抢座位”游戏一样,小朋友们绕着座位小心翼翼地转啊转,直到发令的一刻,一拥而上,先到先得。微信红包亦然,“抢”之前,用户心中充满期待、兴奋和紧张;“抢”的瞬间,微信群内的活力爆发。
值得玩味的还有两个细节,“这个产品刚上线时,红包在抢之前是要先写一句祝福语的,但经过这两天对用户的观察,微信红包改变了规则,把‘抢’这个动作提到首位,其次才是传播。”一名腾讯内部人士介绍,“还有一点很关键,就是在打开红包前,用户是不会知道自己抢到的红包里有多少钱,增加了神秘感。
采用随机算法分配的红包金额,有多有少,拉开了层次,增加话题讨论度。”三、社交。
或许正如互联网创业者、原支付宝首席产品设计师白鸦所言,“微信红包牛是因为微信牛,AA收款、代付、抢红包这一系列产品以前都有人做,为何没有火爆?”根本原因在于微信6亿用户及其中的账户关系,微信最大的杀手锏就是关系链,通过社交关系,微信正在通过其主要的80后、90后用户,将大量的70后、60后、50后用户也拉入腾讯社交圈中。但不可否认的是,与此前的“打飞机”游戏一样,微信红包也是一个能够点燃关系链的产品,用户在抢红包时的惊喜、懊恼、炫耀、再期待等各种情绪被激发出来,它们又将借助群及朋友圈被主动传播。
不费腾讯“一兵一卒”“微信的新年红包又是一个病毒式营销案例,目的是通过社交圈扩散的方式,让人开通微信支付,用户收到红包后,可能为了一两块钱就要去开通微信支付,低成本的洗用户方式,这招相当的狠毒!”电商观察人士鲁振旺表示。虚拟红包的玩法并非微信首创,支付宝等就早已有相关产品。
此外,新浪微博也在今年策划了“2014聊春晚领红包”活动,引入恒大冰泉、雪花啤酒、江淮乘用车等品牌商,进行营销传播,甚至盛大的Youni。
微信活动策划和推广流程:
1、活动的门槛要低
根据我们的目标客户群体,开展活动的时候门槛自然是越低越好,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每一个粉丝的积极性,有的活动粉丝还会由于低门槛而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门槛低,参加的人也就多,那么你就一直活跃于粉丝的视线,自然也达到了推广的目的。
2、中奖率要高
既然我们是做活动,那么就要让粉丝得到好处,不然别人凭什么来支持你?难道因为你是企业么? 我们既然决定做活动那就不要舍不得钱,做活动就要让粉丝高兴,让粉丝得到好处,中奖率高了,粉丝的积极性也一样被你给调动起来了,才会去帮你做转介绍,再一个,现在各种各样的活动已经让人见得太多了,你的活动如果中奖率再不高,你凭什么吸引别人参与?
3、能吸引人的文案
我们也许策划了一个很好的活动方案,活动流程,但是却没有一个能吸引人的文案,别人看一眼之后就没兴趣看下去,那你的活动即使再吸引人也是白搭。文案的名字需要给别人想象的空间,开头要能够吸引别人继续读下去的欲望,结尾要能够让别人自然的参与活动,这些都是我们在策划一个活动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毕竟微信不是传统行业,传统行业找个主持人去台上讲讲话,去电视台投投广告,但是在微信上,是以文字和图片为主,所以一个能吸引人的文案是必不可少的。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 谈微信运营,离不开微信的活动,当然不是简简单单的代运营公司给你上个砸金蛋、大转盘之类的(确切的说这个不算是活动,更谈不上运营),只是一个工具而已。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什么才是微信活动运营。活动和运营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活动离不开运营,运营脱不了活动。
如果才能把一个活动运作起来,还是需要花时间的,当然还有经验。我们一般说活动跟事件、节假日、或者周年庆之类的联系起来。
其实也不一定就依附于这些概念,只要你想做,随时都可以给活动一个主题,一个卖点。辣么,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比较多了。
往下继续看。活动目的目的要明确,是纯粹拉粉、还是提高销售,还是品牌宣传。
因为不同的目的,在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上会不同,不能一概而论的就是:我只是做一个活动。那么,你作为运营者,永远只是一个活动的执行者而已。
如果是拉粉,很简单,通过传播就可以做到,比如关注有奖之类,准备一些小礼品,我曾经做一个APP的推广,到校园做推广,下载APP即可获得可乐一瓶。当然奖品的选择很重要,你要看面对的群体,对于学生,2元/瓶的可乐,吸引力有了。
当天下载量600。这个都是最简单的活动推广。
活动内容和形式这个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想好,就会导致此次活动的失败,之前在八城平台(第三方运营)给客户做一个母亲节的活动(很多商家都会利用这些节日来做推广和宣传,比如母亲节活动大促销、感恩回馈之类的),看多了你就会觉得没有吸引力,都是商家打的幌子。而我做了一期晒母亲的手,引得用户关注,从用户内心促发,看到母亲的手,是感动、是心酸、是感恩。
通过这个活动活跃用户。同时,吸引客户关注,参与就会有奖励,而且在活动规则上备注,必须是当日前50名用户才能有奖励。
瞬间在朋友圈传遍,凌晨两点就已经有200多名用户参与。当然兑奖你得到我实体店来,从而引导店内消费其他产品。
效果预估活动话费多少钱,预计能够产生多少利润,这些都是需要做预估的,往往会做一个最小值和最大值,看平台现有多少用户,能够新增多少用户,假设一个用户5元,1000用户就是5000,帅选出水客,实际能够引导多少用户消费。还有就是总的控制,不能让活动永无止境的下去,如果活动已经非常火了,那么该控制的时候就该控制了。
当然也要考虑到活动遇上冷门怎么处理,先拉同事好友全部参与,然后帮你分享,最后总结为什么?活动传播做好所有准备后就是活动上线,开始传播了,开始肯定是公司员工转发分享,二是平台现有用户的分享转发(有10%分享转发已经不错了),三是利用一些免费的渠道和资源,微博号转发引导、论坛宣传等,如果企业想达到更好的效果,可以付费找一个大号资源转发,和门户网站推广。活动执行一般在微信线上活动不涉及到线下活动的话,只需要在活动过程中随时调出活动的曝光量、转发量、以及用户回复情况。
在此过程中随时做好调整。活动总结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不仅仅是自身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工作的考核,从活动中不断得出经验,给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就是看实际的指标了,如果是曝光量很大,参与度不高,辣么,有可能是活动创意不够、奖品不够吸引、活动内容枯燥不好玩,当然还有可能是活动参与细节没有说清楚,用户不知道怎么玩。所以一定要做好每一次的活动总结。
最后,微信活动的运营,不是单纯的做活动,得分析活动人群、规模、活动形式、参与方式等,越简单越好。很多人搞得很复杂,但是用户找不到入口,就流失了,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去做,不要站在技术的角度去想。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 微信活动营销攻略:借势出击,关注用户需求1.平台选择:以订阅号为主,亦可双号结合 微信订阅号为媒体属性,是品牌每日用于传递资讯的工具,而服务号则是充当客服的角色,适用于做客户关系管理,以及微商城的打造。
魏家东分析,通常推荐以订阅号为主开展微活动,因为订阅号是可以每天沟通的。如果企业没有试水微商,用订阅号做活动即可,若是开设微店,则双号结合,但微活动公告基本从订阅号向外传播,再在活动内容上加链接,辅助引流至服务号,让粉丝参与领取优惠券,下单购买。
2.技术运用:借力微信自带功能,辅以第三方平台技术开发 微信活动可借助第三方平台,解决企业在开发能力上的短板。在技术开发上,传统品牌商跃跃欲试,但担心投入费用高又无效果,资金打水漂。
魏家东认为,相对互联网型企业,传统品牌商往往陷入固有思维模式,其实现在的用户是喜欢参与微活动的,只要选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吸引他们来参与,再引导消费,同样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需要指出的是,技术固然重要,但不是绝对,没有技术支持也同样能做好微活动。
投票功能第三方平台很给力,但实际上微信自带的投票功能就足以满足应用需求。只要内容设置合理,海报美观,品牌也能自行运作投票活动。
当然,借助第三方平台能将页面做得更精致漂亮,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魏家东如是说。
3.时间把控:选择节假日、特殊日开展,持续时间不宜过长 “微活动发起时间可以选在节假日、特殊日。只要是各大商场、电商促销的节日都是微活动开展的好时机。
再者,企业也可自拟一些特殊日,如‘十月十日’是萌节,‘比卖萌,领奖品’的活动也定是受众感兴趣的。”魏家东对中国体育用品报记者说道。
至于微活动时间跨度,魏家东认为,不宜持续过长,一个活动做一周是最合适的,若再长,中间又没有刺激互动的环节,粉丝的参与热度就会大大消减,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不过类似征集作品投票活动这种需要用户参与准备工作的正常要20-30天,假设投票期是7天,前期召集大家上传作品可能需10天以上,加上后期统计公布结果,整体耗时不会短。
而征集观点的投票活动就不需要太长的预热期,比如一款鞋子配色有5种选择,让粉丝投票决定。这个设计完海报,活动前一两天预热即可。
4.主题策划:一目了然,不可千篇一律 活动的主题策划应避免千篇一律。魏家东认为,活动主题最好是比较爆炸性的,并且能将活动内容大意与品牌的某个字植入其中,要简洁突出,让大家一看就知道要做什么。
例如,去年的微活动“人品大爆发-请我吃蓝莓”,主题很简单,就是众筹蓝莓,粉丝通过转发活动至朋友圈,让好友帮忙付款。有人付款就是人品爆发,这就是一目了然的主题。
另外,活动主题要考虑品牌特点,能引起粉丝群的共鸣。例如童装童鞋做微活动可从“关爱孩子安全问题”等角度策划,而不是全都评选漂亮宝贝,这样的微活动已没有新鲜感了。
5.内容编辑:精简准确,填写规则不要超过三步 在拟定有创意的主题后,内容编辑依旧要遵循简洁明了的原则,融入品牌特色。活动简介要尽量用粉丝喜欢的语言来表述。
假设品牌的精准用户是90后,能不能加入网络流行用语,让他们读起来更亲切?再者,运用对仗式或海报型文字引入也会更具吸引力。“正文中规则性内容是必不可少的。
与活动简介一样,规则同样要控制在300-500字,需用户完成的步骤越简单越好,不要超过三步。规则太复杂,用户就没有耐心去完成。
另外,让用户打字的动作越少越好。”魏家东认为,与PC端写微博不同,要用户在手机端敲个几百字大家就不愿意参与了。
传张图片、输入电话号这种简单的步骤便于用户操作。6.奖品设置:大奖并非是最佳“诱饵”,可尝试跨界合作 微活动奖品设置是很重要的环节。
魏家东告诉中国体育用品报记者:“万元大礼包、iphone6等都不是最合适的奖品,不建议大家去用。事实上品牌商都走进了一个误区,总认为用越贵重的奖品越能引起粉丝关注,活动的收效就越高。
的确大奖引来大量粉丝能让品牌商一时感到兴奋,但事后会很痛苦,静心思考你会发现这些并非品牌的真实粉丝,领完奖品就消失了,他们认可的只是奖品而非品牌,对产品消费不感冒。倒不如重新衡量一下,究竟自己要做什么样的活动。
建议企业在奖品设置上,要与品牌产品做结合。” 此外,魏家东建议品牌商可以尝试跨界合作。
例如童装童鞋品牌可与儿童摄影机构联合开展微活动,以服装、写真套餐为奖品。如此品牌间互相引流,共同将线下潜在消费群体引导到线上,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7.执行过程:把握资讯发布频次,让用户主动分享 微活动正式启动后,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尽可能提升用户参与度,很多品牌商将希望寄予每天微信平台的信息发布上。魏家东说,微活动资讯发布要注意分频次,把握时间点,不能连续几天都发同一则微活动内容,否则用户很可能会取消关注。
在活动公告发布后,可介绍活动的其他方面,例如晒亲子跑步运动的微活动,预告文发布后,次日可介绍亲子跑的好处或安全注意事项,在正文下方添加活动宣传海报及二维。
【微信营销策略】做网络营销前,要先给自己企业定位,策划,当有了方向,策略,才能更好的传播,更好针对性地找到精准客户,世界虽大,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我们的客户,我们也不要想每个都是我们的客户,只要部分人成为我们客户就可以,聚集、聚集、再聚集,一个企业不要什么都做,这样等于你什么都不是,只有聚集到一个点,做强做大就可以了。
永远避免和强大的竞争对手在同一领域做同一样的事,要创造出不同的,不对称的优势。例如饮料这方面,当年有人卖矿泉水时,就有人想到了,再在水中加点颜色,于是就有了橙汁,当别人橙汁很好时,又有人想出了与别人不同,就在里边加了点果料,这样就有了果料橙汁的出现,当在水里再加水果时就变成了果栋,可是果栋就不能当饮料来卖,这时又有聪明的人想出了,在水里加一点奶,这时便又有了营养快线的出现。
这一切的新产品出现,都是那些聪明的人们,在日益竞争的环境中,为了生存,做强,做大,创造出了他们的不同对称优势。同时这也是每个企业在做网络营销时,需要自己给公司策划定位,找到自己公司与竞争对手的不同,不对称的优势,聚集自己的一个点做好。
一个公司的一切都在于老板,老板的战略不对,比员工的贪污更可怕,战略方向才是一个老板真正需要考虑的问题。1、内容定位—内容为王 内容的定位应该结合企业的特点,同时又从用户的角度去着想,而不一味的只推送企业自己的内容,记住微信不是为企业服务的,而是为用户服务的,只有从你的微信当中获得用户想要的东西,他们才会加更忠实于你,和你成为朋友,接下来的销售才会理所当然。
要记住,用户是冲着你的内容才来的,推荐也是因为觉得内容有价值,所以内容为王。 对于微信的内容,我们有一个“1+X”的模型,“1”是最能体现账号核心价值的内容,“X”则代表了内容的多样性,迎合和满足用户的需求,增强内容的吸引力。
比如我们运营的“永中Office”的微信公众号,这是一个以office产品为主题的微信公号,核心内容是Office的使用技巧,这部分内容尽管实用,但比较枯燥,用户不容易感兴趣,所以我们就会补充一些小职场沟通、人生励志等上班族比较感兴趣的内容。 2、内容推送—拒绝骚扰 现在绝大多数的微信公众账号每天都有1次群发消息的功能,很多人嫌少,我觉得太多了。
现在每个用户都会订阅几个账号,推送的信息一多根本看不过来。 关于内容推送,我主要讲两个方面。
①推送频次:一周不要超过三次,太多了会打扰到用户,最坏的后果可能是用户取消对你的关注;当然,太少了用户也会抱怨,觉的你的微信只是一个摆设,根本不会从你这里获得什么。所以这个度一定得把握好。
②推送形式:是指内容不一定都是图文专题式的,也可以是一些短文本,文本字数一般一两百字左右,关键在于内容能引发的读者思考,产生思想的火花,形成良好的互动效果。比如在“新桥公关”的微信中,我们定期会开展一些小调查,以短文本的形式,询问读者对于内容和推送时间的建议等。
这样的效果非常好的,一次小调查,我们通常会收到几百条用户回复,这样我们既实现了互动,也更了解用户,而用户也能看到他们想要的内容,应该说是多赢的结果。 3、人工互动—沟通是魂 微信的本质是沟通平台,沟通需要有来有往,所以人工互动必不可少的。
我个人比较反对设置“消息自动回复”,就像qq里的聊天自动回复,很讨厌,没诚意。企业微信公众账号,要能够做到适时的人工互动,做不到这一点,很难玩好微信。
我比较在意微信的人工互动,我经常会有意去主动找我关注的号互动,如果几次下来没有任何回复,我很快就会取消关注。 4、关键词回复系统—丰富易查 微信运营久了,积累的素材很多,这些内容沉下去很可惜,建立丰富易查的关键词回复系统就非常必要。
这是关键词回复系统的第一个功能,第二个功能是为了方便让用户方便的找到他需要的内容,同时增加互动。 目前微信的每个规则预设10个关键字,配备5条推送内容(随机推送),而规则只能设置60个,也就是说关键字可以设置的最多是600个,内容为300条,尽管这远远不能满足海量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但是要是利用好了,也能产生非常好的效果。
5、从线上到线下—怀念不如相见 现在很少有人提微信的线下互动,但从沟通的效果而言,见面显然效果最好的方法,也更容易拉近感情。 线上线下活动结合的意义在于面对面的交流更容易培训忠实的粉丝,产生更鲜活、更接地气的内容,这样的微信公众号才会显得更有真实,更有亲和力。
另外,微信光靠自然增长用户会很有限,线下活动也是增加微信用户的重要手段。 6、他山之石—对手是最好的老师 做微信一定要有开放的心态,记住:竞争对手是最好的老师!要积极关注竞争对手的微信,如果你关注了100个竞争对手的微信,就会有100个账号在教你怎样做好微信营销。
另外,千万不要一个人坐在家里学习微信营销,也可以经常去一些微信营销的QQ群、论坛等,看一看大家都在聊什么,在里你能学到很多东西。 7、二次开发—千万别迷恋 微信公众平台首页推荐的招商银行信用卡、南方航。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65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