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经典故事 » 质子(求战国时期有关质子的资料)

质子(求战国时期有关质子的资料)

分类:经典故事 日期:2022-10-07 07:21 浏览:1 次

1.求战国时期有关质子的资料

秦庄襄王(前281年-前247年),又称秦庄王,是战国末期的秦国君主,姓嬴,本名异人,为安国君与夏姬所生。

后被来自楚国的华阳夫人认为嗣子,故另赐名子楚,前250年至前247年在位。秦始皇之父。

由于他的母亲并非安国君(当时在位的秦昭襄王世子,即后来的秦孝文王)所宠爱的妃子,加上安国君有儿子二十多人,故被送去赵国为人质,称为“质子”。当时秦赵两国不时交战,故他在赵国为质子之时,受到的待遇很差。

当时在赵国的商人吕不韦富甲天下,遇见异人的时候,以为“奇货可居”。吕不韦认为,只要为异人在秦国争取到安国君继承人的地位,他日异人为王,即可使吕不韦的获利不计其数。

吕不韦照顾异人,加以栽培,把自己宠爱的歌姬赵姬献给异人,得异人钟爱。吕不韦并为异人到秦国争取安国君所宠爱而没有儿子的华阳夫人欢心,成功令安国君以异人为世子,安国君即位为孝文王一年而去世,异人继位为秦王。

庄襄王继位后,以吕不韦为相国。并立他与赵姬所生的儿子王子政为世子。

庄襄王三年(前247年)五月丙午去世,年35。秦王政称皇帝尊号后,追封庄襄王为太上皇。

燕太子丹(-前226年),姬姓,名丹,又称燕丹,战国末年燕王喜的太子生平秦国灭韩前夕,被送至秦国当人质,曾受辱,燕王喜二十三年(前232年),回到燕国。因秦军逼境,兵临易水,前227年,丹找人行刺嬴政,最先找到田光,田光说自己春秋高,不能成大事,于是推荐了荆轲。

太子丹遂派荆轲与秦舞阳入秦,交验樊於期头颅,献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之地图,图穷而匕见,刺秦王不中,荆轲被肢解而死。秦王大怒,派将军王翦进攻燕国。

二十九年(前226年),秦军攻破燕国蓟都(今北京),燕王喜及太子丹逃奔辽东,匿于衍水(今辽阳太子河),燕王喜听信赵国代王嘉之计,将太子斩首以献秦国。秦复进兵辽东,燕王喜三十三年(前222年),卒灭燕,俘燕王喜。

史称秦灭燕之战。

2.质子的寿命有多长,如何来理解

质子在原子核内可以转变为中子,但自由质子是稳定的,寿命无限长。

这个传统观念现已受到挑战。 1974年乔治(Georgi)和格拉肖(Glashow)提出了把强、弱、电三种相互作用统一在一起的SU(5)大统一理论。

按照这种理论,质子是不稳定的,它估算出质子的寿命约为1028~2.5*1031年。大统一理论还作出种种诱人的预言:它可以自动得出电荷量子化,即所有电荷应是e/3的整数倍的结论;它还可以说明宇宙中反物质比物质少的原因,这对探索宇宙起源提供了线索……科学家们的想象力甚至走得更远,他们推测,一旦证实质子真的会衰变,大约1035年以后,宇宙将成为稀薄的电子正电子等离子体。

当然,这对于人生不过200年的当代人,毕竟是太遥远了。 于是测定质子的寿命成为大统一理论能否安身立命的试金石。

由于质子寿命很长,估计为1031年左右,这就是说一年期间在1031个质子中才会有一个质子蜕变。为了消除宇宙射线的干扰,整个实验要在地底深处进行。

1983年前后,美国、印度、日本等国的粒子物理学家做了一些探测质子衰变的实验。他们不惜巨资,一头钻进不见天日的地下矿井,耐心细致地测量。

其中最有说服力的实验是美国IBM公司的一个协作组在俄亥俄(Ohio)州克里弗兰(Cleveland)市以东600多米的一个盐矿中进行的。探测装置的中部是17*18*23m3的纯水,矩形体的六面布置了2048只光电倍增管,每只直径为12.5cm,想以此来探测正电子和两个高能光子通过纯水时产生的契仑柯夫辐射。

经过204天的连续观察,未测到一个质子衰变事例。据此推算,质子的寿命一定大于1.7*1032年,从而否定了SU(5)理论。

但另一个由印度和日本科学家组成的实验小组,在地下3000米的柯拉金矿的废矿井中,进行的实验却传出佳音。经过两年观察共发现6个质子衰变的事例,其中3个认为是比较可靠的,据此推算,质子的平均寿命约为7*1030年,与大统一理论相符。

但这一实验结果比较粗糙,没有得到公认。质子是否衰变,尚在探索之中,一时难以定论。

3.知音、汗青、桃李、古稀、孩提、桃园的典故来源

1、知音一词来源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相传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子期死后伯牙再不弹琴因为再没有知音的人。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直至今天,人们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2、汗青是指古时在竹简上记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渗出,再刮去青皮,便于书写,避免虫蛀,故称汗青,也叫杀青。

3、桃李,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táo lǐ,就是教师百年“树人”所得的硕果,往往比喻老师辛勤栽培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就是说老师教育出来的优秀学生遍布全世界,赞美教师辛勤育人。

4、古稀,原有古来稀少,而今也不多含义;但是解作古来稀少,与过去不同了。医学保健昌明,阅报见过百岁老人还侍奉着高堂老母的事,将来这有可能就不再是新闻了。

5、孩提: 2~3岁的儿童。幼儿时期· 孩提之童。——《孟子·尽心》 是古代对人年龄的称呼 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

6、桃园是《三国演义》第一回《桃园结义》中的一个场景。张飞庄后花开正盛的桃园。桃园亦为后人仿效他们结拜的地方。

扩展资料:

据汉朝《韩诗外传》记载:“魏文侯之时,子质仕而获罪焉,去而北游。简主曰:‘……夫春树桃李,夏得荫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得采其叶,秋得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今子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择而后种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春秋时,魏国有个叫子质的大臣,他得势时曾保荐过很多的人。后丢官只身跑到北京,见到一个叫简子的人,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过去培养的人在他危难时不肯帮助他。简子听后笑着对子质说:春天种了桃树和李树,到夏天可在树下纳凉休息,秋天还可吃到可口的果实。

可是,如果你春天种的是蒺藜,到夏天就不能利用它的叶子,而秋天它长出来的刺反倒要扎伤人。你过去培养、提拔的人都是些不值得保荐的人。所以君子培养人才,就像种树一样,应先选好对象,然后再培植啊!

简子用比喻批评子质培养人才不当,故后人就把培养人才叫做“树人”,把提拔培养的优秀人才叫做“桃李”。因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就被誉为:“桃李满天下”了。

为了把学生教育成有用人才,子质认真教学。在他的严格管教下,学生们都发奋读书,学到了不少真本领。后来,这些学生先后成才,成了国家的栋梁。他们为了感念子质先生的教诲,都在自己住处亲手栽种桃树和李子树。

子质到各国游历时,碰到了在各国当官的学生,并看到了学生栽的这两种树,便自豪地说:“我的学生真是桃李满天下啊!一个个都很有作为!”从此,当先生(老师)的就以“桃李”代指学生,并把学生多称作“桃李满天下”了。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知音

搜狗百科-汗青

搜狗百科-桃李

搜狗百科-古稀

搜狗百科-孩提

搜狗百科-桃园

质子的典故

相关推荐:
  • 腊鱼典故(腊味合蒸的典故传说)
  • 药丸(一颗药丸引发的故事)
  • 孑字(有孑字有土字的成语是)
  • 典故画中人(画中人的典籍出处)
  • 一碗粉典故(了解一碗米粉的来历)
上一篇:百色到珠海飞机票价 下一篇:旅游观光网站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武则天镜典故(关于武则天成语典故)
黄花菜都凉了典故(“黄花菜凉了”的典故是什么?)
典故壶中(身在壶中白日长是什么典故)
重礼仪(中华民族重礼仪教育的两个典故)
被冤枉的典故(被冤枉的故事,50字左右)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82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