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厂化农业
工厂化农业是综合运用现代新技术、新设备和管理方法而发展起来的全面机械化、自动化的技术密集型农业,在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下连续作业。
2、蔬菜种植
蔬菜是未来植物工厂种植的主要农作物。试验表明,各类蔬菜采用岩棉栽培、袋培、水培、营养液膜栽等方式,通过电脑调节环境因素和栽培措施,进行监控和管理,根据蔬菜生长的需要,电脑指令整个系统调节适宜的光、温、水和二氧化碳以及营养成分的浓度等,完成育苗、移栽、收获、清洗、包装等全部生产序。
3、花卉种植
花卉业实行工厂化生产更受瞩目。以园艺业著称的荷兰,全国建成日光温室面积18万亩,占世界日光温室面积的1/4。温室操作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扩展资料:
设施园艺的意义:
设施园艺又称设施栽培,是指在露地不适于园艺作物生长的季节(寒冷或炎热)或地区,利用特定的设施(连栋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和养殖棚),人为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环境,以生产优质、高产、稳产的蔬菜、花卉、水果等园艺产品的一种环境可控制农业。
万物生长靠太阳。据科学家测定,露天种植利用太阳光合能量只有太阳辐照地球总能量的0.7-1.2%。设施园艺是唯一能够同时利用太阳光光合能量和光热转换的设施,好的的设施覆盖材料能够实现四季如春的种植条件,太阳能光热转换利用率能够达到80%,光合利用率能够达到5%左右,能够将产量提升至露天种植的5倍左右。
设施园艺相对封闭的环境能够保持空气中水份不流失,用极少量的水就能够满足生长需要,可以解决我国严重缺水问题等。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设施园艺
搜狗百科-工业化农厂
设施栽培是花卉生产的发展方向,发达国家花卉设施栽培比例逐年扩大。
如荷兰,花卉设施栽培面积占总面积的73.4%,除了繁殖球根花卉种球在露地生产外,所有切花和盆栽观赏植物几乎全部在温室生产。温室结构标准化、环境调节自动化、栽培管理机械化、栽培技术科学化、生产专业化已成为国际花卉生产的主流。
我国花卉栽培设施趋向现代,设施栽培水平有很大提高,引进先进的设施,奠定了我国设施花卉生产的基础,引进无土栽培、花期调控等主要栽培管理技术。花卉的生产设施有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冷室、温床、地窖、荫棚和冷库。
有以下几点: (一)设计合理的棚室结构在充分考虑树种、品种生长发育特性,温湿度等便于调控, 棚室结构坚固耐用、抗性较强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棚体高度可增 加下部光照,还可减少支柱、立架、墙体、附属物的遮光影响。
(二) 选择透光性能好的材料生产实践证明,无滴膜的透光性优于有滴膜,因此,建议设 施果树栽培时可选择无滴膜Z (三) 进行人工补光在超早保护地栽培中,尤其是低干果树(如草莓)的保护 地栽培,必须利用人工光源补光。 (四) 采取适宜的栽培密度、树形、整形修剪技术栽培密度要适宜、合理,不能盲目加大;培养采光性能好的 树形,如桃树可培养成“Y”形;冬剪时及时疏除挡光的大枝或树背上的过高过大枝组;夏季加强修剪,及时摘心、扭梢控旺, 疏去密生梢、竞争梢;控根栽培,栽培时起高垄浅栽,促旺根, 控制豆芽根的生长,防止树冠戴帽遮阴。
(五) 张挂反光幕张挂反光幕可明显提高棚室内光照强度。阳光照到反光幕以 后,可以反射到树体或地面上,地面增光10% ~40%。
反光幕 反光的有效范围一般为距反光幕3米以内,冬季太阳高度角低,, 反光幕上直射光照射时间长,增光效果好。挂设反光幕的时间, 以叶片光合作用对光要求较高、果树大量展叶后、树体生长发育 旺盛时为宜。
另外,在果实成熟前1个多月,在树冠下铺设反光 膜,将光线反射到树冠下部和内膛的叶片和果实上,可以提高下 层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果体增大和着色面积的扩大,从而既提高了产量又改善了品质。 (六) 定期更换和清洁棚膜棚膜使用一段时间后老化,透光率较新膜相比大大下降,另 外,棚膜上面附着的尘土、枯草、干叶等杂物以及内面附着的水 滴会严重阻挡阳光透人,因此,应每隔1〜2天,用拖把等把棚 膜上面附着的尘土、杂物清除掉,或于晴天棚室内温度较高时, 用水冲洗棚膜,使之保持良好的透光率。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36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