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入门应该掌握识谱、运弓。主要应学习以下几个方面:
1、演奏姿势。包括如何坐、如何持琴、如何按弦、如何拉空弦等。
2、熟悉各种常用调的音位与指法,进行音阶、琶音及简单乐曲练习,其中包含音准、基本节奏等训练。
3、在建立正确音高并取得良好音准的前提下,逐步开始练习揉弦。
4、熟悉常用把位,并学习换把。
5、在由浅入深演奏练习曲、乐曲过程中,正确而精心地练习各种弓法,以及最具二胡特色的多种滑音。
6、在由浅入深演奏练习曲、乐曲过程中,逐步培养良好的乐感,体验和掌握如何有感情、有表情地演奏。
初学者自学二胡应该先从基本指法技巧方面入手。
二胡的基本演奏方法大致分为左手技法和右手技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指法技巧和弓法技巧。二胡正确的演奏方法,通常要符合以下两条原则,即:最大限度地符合人体生理运动的规律和尽可能地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即以最小的能量消耗奏出最佳的效果)。
现在我将二胡基本的演奏方法简要地介绍如下:一、坐姿:椅子的高度以两腿放平,两脚着地为标准。坐椅子的时候,只可坐椅面的三分之二,而不要坐满椅面或后靠在椅背上;两腿应与肩同宽;两脚应平放于地面,左右脚前后相距半脚的距离,一般都以左脚在前,右脚在后。
身躯要正直,一定要使上身保持自然、挺拔,肩、肘、胯、膝、踝等部位都要自然、松驰,不可养成驼背、斜肩、歪身、低头等不良习惯。 二、持弓:右手放松、弯曲呈半握拳状,将弓根部位放在食指第三关节处,食指自然弯曲轻扶于弓杆之上。
拇指用指面按在弓杆上方靠近食指第三关节稍左的位置上。中指和无名指伸入弓杆与弓毛之间。
演奏外弦时,由食指第三关节向上、拇指指面向下、中指第一关节稍后处向外这三个力点控制弓杆,使弓毛贴住外弦磨擦发声。演奏内弦时,以食指第三关节向上、拇指指面向下作为支撑点来控制弓杆,中指和无名指的指面向内勾弓毛作为力点,使弓毛贴住内弦磨擦发声。
三、持琴及按弦:二胡的琴筒应该放在左腿靠紧小腹的位置上,琴杆正直,略向前倾;左臂自然弯曲,肘部不要过分抬高;手腕微微突起,将琴杆置于虎口之中,手指自然弯曲呈半握拳状,以指尖与指面交合处触弦。在演奏上把位时,左手虎口要放在靠近千斤的位置上,食指根部最好要与千斤接触,这对培养把位概念大有裨益。
手指在按弦时,各关节要自然弯曲,任何一个手指关节反弯都是不允许的,但过分的正弯也不科学,手指的弯曲一定要以自然、松驰为原则。拇指在演奏中应放松持平或微微翘起,不可向下弯曲勾住琴杆。
手指的起落动作,要以左手的掌指关节运动为主,以手掌的运动为辅。尤其是快速的按指动作,更需要依靠掌指关节动作的灵活与敏捷。
手指的触弦应该是富有弹性的“击”弦,而不是僵硬的“按”弦。 四、长弓:拉弓时,右手腕要稍稍向外突起呈“外伸状态”,以腕部为先动点向右拉出。
要注意大臂不要过早地向外伸展,以致肘部过分抬高,造成“大臂架起”的不良倾向。另外,在拉弓时,右臂不可向右后方运动,使弓子拉成一个园弧状。
推弓时,要以大臂往回收作为先动点,带动小臂向左推进。此时,手腕应呈“内屈状态”。
当大臂收完后,小臂继续向左推;小臂收完后手还要将弓子推进几公分,使手腕再次转换成“中间状态”,以便开始下一个拉弓动作。 五、换弦:换弦分慢速(包括中速)换弦和快速换弦,在快速换弦中又分为正向换弦和反向换弦,它们在动作上是有一定差别的。
在慢速换弦时,一般来讲要尽量以右手中指和无名指的动作为主,而以手臂的动作为辅。在换弦过程中,通常要求弓毛往弦上“靠”,而不是往弦上“撞”。
此外,还要注意保持弓子运行速度的均衡,不可因换弦而突然改变弓速。快速换弦因为速度快,如果以中指和无名指的主动运动来换弦,手指就会因负担过重而不能持久,也不易均匀。
因此快速换弦的手指动作实际上都是由右手其它部位来带动的。快速换弦分正向和反向两种,先拉内弦,后推外弦称为正向换弦。
在正向快速换弦中,手指的动作是由腕部来带动的。因此手腕的动作就要相对地主动而灵活。
先拉外弦,后推内弦的快速换弦称为反向换弦。在反向快速换弦中,换弓的动作是由臂部来带动的。
六、分弓:分弓通常是指在中等速度下每弓演奏一个四分音符或一个八分音符的一种弓法,一般用中弓部位来演奏。因为一音一弓的演奏带来了频繁的换弓,所以换弓的技法在分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分弓的组合是千变万化的,拉推弓的时值往往不同,运弓的长度也必然不同,但发音却要求一致,这就需要调整弓与弦的“压速比例”来做到这一点了。 七、连弓:用一弓演奏两个或两个以上音符的弓法称为连弓,连弓的组合千变万化,而且连弓中每一个音的时值也往往不同,加上强弱的变化等等,就使连弓的演奏变得非常复杂了。
但有几条原则是可以帮助我们演奏好连弓的:1、要合理地分配弓段。2、一弓内音符多、用弓较长的连弓在运弓上与长弓一样,也受着弓子杠杆作用的制约,因此在演奏这种连弓时也要考虑到这个因素,以求得音质的平衡。
3、运弓要柔软、均匀,右手动作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不能受左手换指动作的牵制,尤其是不能用弓子在分配单位上打拍子。4、一般来说,连弓奏法在换弓时,要尽量地减少痕迹。
八、快弓:在演奏快弓时,手和肘要同时向对方的相反方向均匀地摆动,即:拉弓时手向右运动,肘部却要向左运动;推弓时手向左运动,肘部却要向右运动,它们运动的“轴心”是在小臂的中间部位。其手臂动作与“对着炉门扇扇子”的动作相似。
如果将我们的右手变作一条鱼的头,肘部变作鱼尾的话,那么把快弓动作形容成“摇头摆尾”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在运动中,手腕只是起一个力量的调节作。
每天的练习顺序:长弓,快弓,其他弓法(自己拉不好的),音阶(每个调的五声音阶),小的综合练习曲,老师布置的乐曲。
长弓和快弓每天必练,快弓一定要由慢到快,最重要是每个音要清楚!这两个要15分钟左右。
音阶要每个调都练习,但重要的是一定要保证音准,下载一些音阶示范对比着练习,时间根据速度而定。
综合练习在考级的书上每级都有,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
练习乐曲的时候,最好化整为零,每天攻克一小段,千万不要一遍遍过曲子,由慢到快一点点练,特别是快弓,注意音准。
不管怎么练,时间是保证,至少每天一小时,如果还是觉得没有足够时间,就练基础的,打基础很重要,也许你有能力拉下一个大曲子,但是没有好的基础,你就会发现所有的曲子你拉的都有瑕疵,没有一首是满意的。
以上都是我的切身体会,希望你琴艺提高,加油!
发了
1.持弓方法问题。
小孩持弓不大重视大姆指、食指与无名指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如果在持弓中这 三指的要求、要领都模糊不清,对自己要求又不严,那么就很难起到力点、支点、重 点的杠杆作用的协调。
由于食指端不平(指弓杆)而造成手腕部下塌,运弓手腕 无力,力点不清,往往对弓杆失去控制而造成了弓杆的2咪在食指上打滑、转圈或手 腕僵硬等毛病。教师一旦发现学生有这些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给予纠正,让学 生真正体会到:食指有种往上抬起的感觉,大姆指有种往下压的作用,中指拉外弦时 有种往里勾的作用。
因此手指持弓一般就用“抬、压、顶、勾”四个字来概括。因为 持弓的好坏直接影响二胡音色、音质及二胡演奏乐曲的成败的大问题,教师在课堂上 要反复检查,反复纠正,直到真正符合要求为止。
2.运弓常见毛病。 少儿运弓往往存在弓速不稳、弓向不直或忽快忽慢、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不规 范动作或者是拉弓快、推弓慢、出弓强、进弓弱、弓根重、弓尖轻的常见毛病。
这些 常见毛病都是要及时提醒,讲清发生这些问题的根源,让孩子把弓子先稳下来,并按 拍子合理分配弓段,同时还要启发学生把弓子拉直并向右前方伸展,琴弓与琴弦成直 角,在运弓中要信弓根部,弓根部越离开琴筒则用力也越大,相反越靠近琴筒力量要 逐渐减弱,使运弓的力度达到均匀、圆润。 3.左手持琴问题。
左手持琴往往是由于左手虎口持琴的方法不当,造成了虎口紧夹琴杆,大姆指过 于上翘,发生了左手紧张,以使琴杆太直或者由于大臂的舒展松驰不够,把琴杆推向 右侧,遮住了脸部,严重影响了演奏的形象。对这一毛病,教师要注意学生虎口平伸 、松开\,大姆指很自然的平放在琴杆的内侧,使琴杆自然的倒向,演奏时虎口要尽 可能松动自如,减少磨擦,这对将来学习换把也是极有利的。
4.左手切弦的手形问题。 切弦的手形要求要规范,有些学生就不太注意自己的按弦手形,也不按教师的要 求去做,很随意的横侧在琴弦上手心向里几乎形成横握琴杆,以致影响切弦的力度、 力点和操法,或者左手指伸得太直或分得太开,影响按弦音准和换把,正确的切弦手 形是,左手很自然以半握拳式平靠在琴杆的千斤下方,四个手指顺着音位方向排列, 指关节弯曲,指尖应顺排在各音的上方要求自然放松的持在琴杆上,这种切弦手形既 美观 大方,又方便操作,对将来技术的发挥是大有好处的。
5.指力与音质问题。 一般认为只要手指能触及到琴弦上就行了,其切弦的指力与力点怎样?音质如何 ?不去分析。
切弦时常常出现音质松垮、皮塌,手指无力,音型模糊不清等现象,或 者手指过分紧张,手指关节不灵,起落迟钝、呆板。正确的切弦方法是在左手持琴规 范的基础上,手指的起落要干净利索,颗粒般清晰,手指的各关节都富有弹性,使其 力量全部输送到指尖上。
反之,指力不到位,切弦的音质显得苍白无力。总之,二胡 的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顾此失彼,在注意右手运弓的同时,还要注意左手的各 种技能的发挥。
6.音准的问题。 二胡的音准是初学者遇到的一个较难的问题。
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学生听力没有 问题,在练琴时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音准问题是不难解决的。就怕在练琴当中不严 格,又不用耳去辩听,养成了些不该出现的音准毛病。
如常见的指距不准确,一指容 易偏高,小指习惯性偏低,半音关系模糊,换把时忽高忽低等问题。在课堂上,教师 纠正一下好一点,一回家又回生了,这种反复不能及时纠正音准问题,对深化二胡学 习是很有害的。
对于音准教学,我一般是采用一听、二看、三纠正的方法。即要求学 生重视听觉,音准与否主要依靠耳朵来辨认,这是主要的方法。
其二是看,是借助目 测来鉴别音准(则利用目测指距、把位的方法)。三是经常纠正,凡碰音不准就要及 时纠正,决不轻易放过每一个不准的音,开始纠正速度上可慢一点,到听觉灵敏度提 高了,纠正的速度就快了。
7.节奏问题。 节奏问题也是少儿学琴又一个容易出现的毛病。
往往是由于识谱上的障碍而造成的。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一方面要耐心地纠正节奏上的问题。
另一方面要安排时间教学生的乐理和识谱,教师在上新课时,首先要让学生唱谱,讲解乐曲中的节奏和应注意的问题。少儿学琴一般在节奏上容易出毛病的是在换小节时拖节奏或抢节奏,切分音、休止符的节奏不稳定,强弱拍节奏不清。
有些 问题的解决是有一定的时间,对初学二胡的少儿来说,边上专业课,边上乐理课边上识谱课是件非常有效的方法。往往能起到潜移默化和事半功倍的效果。
8.关于放松问题。 放松是二胡演奏中一个最普遍、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有些孩子一拉琴,浑身紧张,从头部到两肩及整个身体都处于僵硬状态,僵硬的动作是没有弹性的,音质呆板,音色晦涩,其原因主要是不注意练习方法。
二胡的放松,首先是要在思想上放松,演奏时两肩、两臂及手部(包括整个身体)都要松弛,运弓时,手腕不能僵硬,弓毛压弦的力量不宜过大、过重,推拉弓要有程序(注意手腕灵活),演奏中还要注意呼吸均匀自如。放松是要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才。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52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