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是HSE管理的技术基础,因其专业性和系统性较强,也使得该项工作成为众多企业HSE管理的最薄弱环节之一。如果没有专业系统的风险梳理,更无法实施有效管控,企业的安全管理就失去了“核心”和 “抓手”。
危害辨识要注意做好如下几方面的辨识工作:
①确定危险、危害因索的分布
将危险、危害因素进 行综合归纳,得出系统中存在哪些种类危险、危害因素及其分布状况的综合资料。
②确定危险、危害因素的内容
为了有序、方便地进 行分析,防止遗漏,宜按厂址、平面布局、建(构)筑物、物质、生产工艺及设备、辅助生产设施(包括公用工程)、作业环境危险几部分,分别分析其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列表登记。
③确定伤害(危害)方式
伤害(危害)方式指对人 体造成伤害、对人身健康造成损坏的方式。例如,机械伤害 的挤压、咬合、碰撞、剪切等,中毒的耙器官、生理功能异常、生理结构损伤形式(如黏膜糜烂、植物神经紊乱、室息 等),粉尘在肺泡内阻留、肺组织钎维化、肺组织癌变等。
④确定伤害(危害)途径和范围
大部分危险、危害 因素是通过与人体直接接触造成伤害;爆炸是通过冲击波、火焰、飞溅物体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造成伤害;毒物是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食道、皮肤黏膜等)或一定区域内通过呼 吸带的空气作用于人体;噪声是通过一定距离的空气损伤听 觉的。
⑤确定主要危险、危害因素
对导致事故发生条件的直接原因、诱导原因进行重点分析,从而为确定评价目标、评价重点、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和采取控制措施计 划提供基础。
⑥确定重大危险、危害因素
分析时要防止遗漏,特 别是对可导致重大事故的危险、危害因素要给予特别的关 注,不得忽略。不仅要分析正常生产运转、操作时的危险、危害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分析设备、装置破坏及操作失误可 能产生严重后果的危险、危害因素。
赛为安全专业咨询团队可以协助您的企业轻松解决“难题”。通过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估;辨识前做好准备工作,划分合适步骤、拆分功能单元;根据新、老工艺不同,分别采取不同形式;编制辨识清单。
近年来,赛为安全积极投身于互联网技术在安全生产管理领域的应用相关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推广。其基于现代安全管理理念与方法研究、开发的“安全眼”在线管理系统是以系统化的咨询方案为基础,以客户前端系统(Web端/移动端软件和移动智能终端硬件)和赛为专业支持平台为抓手,可完美针对企业安全风险特点,与生产运营对接,精准解决安全生产制度落地、员工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风险实时监控和科学化决策等最具挑战的安全管理难题,全面有效地帮助企业解决HSE管理中的典型难题和困惑。( “安全眼”在线管理系统以其突出的应用效果还荣获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2017年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科技项目”。)安全眼可以大大提高风险评估与管控的效率!
而要控制危险源,就必须先进行危险源的辨识。
因此,危险源的辨识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基础,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其它各要素都是以危险源辨识、评价的结果为依据的。 要做好危险源的辨识,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收集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是进行危险源辨识的重要依据。
要进行危险源辨识,我们首先应收集与本组织的活动、人员、设施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 2.组建好辨识小组 要做好危险源的辨识,还应组建好辨识小组。
辨识小组可由体系管理办公室牵头组成,但各专业人员都应有人参与。如安全、消防、动力、电气、设备、化工、建筑等专业。
这样,识别时可以尽量将各专业中存在的危险源识别完全。 3.正确选用辨识的方法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很多,如现场访谈/观察、头脑风暴、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SCL)、事故树分析(FTA)、事件树分析(ETA)等,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也有各自的适用范围或局限性,组织在辨识危险源的过程中,应结合具体情况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
我认为,现场访谈/观察、安全检查表是两种较好的方法。现场访谈/观察依赖于实践经验,而安全检查表则是系统的理论总结,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将危险源辨识得既快又全。
这里指的安全检查表可以是《安全性评价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等。 4.要注意辨识的充分性 危险源辨识范围应覆盖组织设计、生产、销售的全过程,要根据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和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生理等多方面信息来加以识别考查。
应考虑到作业场所中的所有人员、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的设施。 为确保危险源辨识的充分性,可以借鉴本单位和同行业以往发生的事故、行业的规定、一些作业文件的安全注意事项、较为成熟的安全检查表或安全评价表的内容。
为确保危险源辨识的充分性,还应及时识别或更新危险源。比如,企业在采用新工艺、新材料、使用新设备、生产新产品(“四新”)时,应及时对涉及“四新”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对施工企业,在新项目部成立时,应及时对该项目部各施工阶段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总之,开展危险源辨识,是组织建立OHSAS18001的基础,它同时也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安全生产方针。
企业确定危险源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必须按程序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
其程序应包含:
1、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2、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
3、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有本组织还是外界所提供的)。
二、考虑风险评价的结果和控制的效果,将记录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三、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应:
1、依据风险的范围、性质和时限性进行确定,以确保该方法是主动型的而不是被动型的;
2、规范风险等级,识别可通过本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的规定的措施来消除或控制风险;
3、与运行经验和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能力相适应;
4、为确定实施要求,识别培训需求和开展运行控制提供输入信息;
5、规定对所要求的活动进行监视,以确保其及时有效的实施。
简而答之,仅供参考。
序号 危险源 标 准
1 储罐区 ①有任一危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
②多种危险品:q1/Q1+q2/Q2+…+qn/Qn≥1
2 库区
3 生产场所
4
压力管道 ①长输管道:有毒.可燃.易爆气体:P≥1.6Mpa
②公用管道:有毒.可燃.易爆液体:L≥200Km,D≥300mm
③工业管道:中高压燃气公用管道: D≥200mm
5 锅炉 ①蒸汽锅炉:P≥2.5Mpa.蒸发量≥10t/h
②热水锅炉:T≥120℃,P≥14Mw
6 压力容器 ①介质为极毒,高度或中毒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
②易燃介质P≥0.1Mpa且Pv≥100Mpa.m3
7 煤矿
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9 尾矿库 V≥100m3,H≥30m
GB18218—2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不仅仅要考虑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工具、化学品等因素,还应当考虑员工的心理因素,遗漏了心理性危险源的辨识也是不充分的。
从安全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可能成为事故隐患(危险源)的心理因素大致包括:侥幸心理、惰性心理、麻痹心理、逆反心理、逞能心理、凑趣心理、冒险心理、从重心理、无所谓心理、好奇心理、情绪波动精神不集中心理、遇事惊慌心理、工作枯燥厌倦心理、错觉下意识心理、心理幻觉近似差错、环境干扰判断失误心理等。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结合作业岗位工序的特点,分析对员工心理素质方面的要求,并通过和员工沟通,了解员工不同的心理特点,把心理因素纳入危险源辨识的项目中去。
例如,在对原料搅拌岗位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到,原料受潮后,会粘在搅拌机内部上,冒险蛮干心理较重的员工,为了赶工作进度,可能会用手直接在出料口掏取原料,可能发生手部被搅伤的安全事故。因此应识别出“直接用手掏取原料”这一危险源。
安全生产是社会和企业永恒的主题。新形势下,安全生产氛围不浓、安全意识不高、安全管理不到位等仍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个别单位仍存在着安全生产走过场,不重视的现象。笔者认为,要想让管理到位,必须确保做到“七个突出”。
--安全管理工作要突出“全”。即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五要素”。就是塑造企业安全文化,提高安全意识;依法治安,规范安全行为;落实责任主体,强化安全责任;增加技术含量,实现科技兴安;加大安全投入,确保人人平安。
--安全管理工作要突出“实”。也就是说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容要客观、切莫形式一派大好或问题一讲,就不了了之。要摆事实、摆实情、讲实话,运用哲学观点,一分为二,好就是好,坏就是坏。运用身边的典型事例教育干部职工,用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典型事故警示干部职工,进行科学分析,做出科学说明,既要把成绩讲够,把问题讲透,又要把办法讲明,把前景讲清,这样才能真实可信,才能说服人,才能教育人,才能把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安全管理工作要突出“活”。即安全生产宣传开展的方式要活。当前,在干部职工中掀起的安全学习不能仅限于学习读小报,大会做报告。当然,这也是安全宣传的重要形式,但决不是唯一的形式。除过去行之有效的诸如有奖征文、演讲会、对话、双向交流、自我教育等形式要坚持以外,还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播工具进行双向引导,用足各种文化、宣传手段,通过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达到安全宣传的目的。
--安全管理工作要突出“近”。就是要贴近本部门、本职工作岗位。要根据本单位的工作实际,业务范围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要照搬照抄别的单位不切合实际的经验和做法,把全局的安全生产工作陷于被动之中。
--安全管理工作要突出“分”。就是要针对不同阶层,分层次的进行教育工作。不能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一锅煮”。如在教育内容上,就可以向职工多讲一些与其本职工作有关的安全内容,注重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对安全管理人员就可以适当的多讲一些问题和看法,多讲一些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让他们都能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树立高度的责任感。这样才能让每个层次的人都对安全生产工作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安全管理工作要突出“新”。也就是说安全管理工作的工作方式要新、观念要新、内容要新。要善于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安全生产工作遇见的新矛盾、新问题、新情况,建立一整套适应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形势的安全运行机制,把各种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安全管理工作要突出“常”。安全生产工作要常抓常新,在任何时候都不放松。只有在思想上常备不懈,在行动上才能高度自觉。抓安全工作就是要在形式好时不盲目乐观,警钟常鸣;问题多时不气馁,善于在被动的情况下,稳住局势,时刻在头脑中绷紧安全这根弦。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只要我们坚持以上几项原则,在全局深入、扎实的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理念,提高综合素质,我们就能保持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实现全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0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