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经典故事 » 夏侯悙典故(夏侯惇的成语故事)

夏侯悙典故(夏侯惇的成语故事)

分类:经典故事 日期:2022-10-01 18:56 浏览:1 次

1.夏侯惇的成语故事

不是成语故事

夏侯惇拔矢啖睛的故事

相传,当年夏侯惇反击吕布,碰上了吕布部下高顺带领的军队,就拿着枪骑马出战。两人打了四五十个回合,高顺不敌夏侯惇,败逃。夏侯惇随即骑马追击,高顺就要绕过军阵逃走,但是夏侯惇紧追不舍。

曹性看到高顺被追赶,就偷偷地拿攻上箭,趁夏侯惇追赶地近了就把箭射了出去,刚好射中了夏侯惇的左眼。夏侯惇痛得大叫,连忙把箭拔了,却不慎把眼珠子也带了出来,就大喊道:“父精母血,不可弃也!”所以,夏侯惇把眼珠吃了,并策马挥枪攻击曹性。曹性猝不及防,被一枪射杀,枪穿透了身体。双方的将士看到此景,都被震撼到了。夏侯惇杀了曹性就返回了。

夏侯惇“拔矢啖睛”的事迹天下闻名,但是正史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夏侯惇本人并不喜欢“盲夏侯”这个称号,照镜子时看到自己瞎的眼睛会发怒,就会摔镜子,没有传说中吃眼睛这样坦然。

夏侯惇是三国时期的曹将,生性勇猛,一直跟随曹操作战,为曹魏政权立了功,后被封为大将军。夏侯惇在与吕布军队的交战中,左眼被飞来的乱箭射伤,从此失去了一只眼睛。至于夏侯惇“拔矢啖睛”的事情是后人杜撰的,史实没有那么夸张。

2.三国演义赵云和夏侯淳一战是什么典故

交手过一次,在火烧博望坡赵云曾诱敌夏侯惇。

遥望军马来到,惇忽然大笑。众问:“将军为何而笑?”惇曰:“吾笑徐元直在丞相面前,夸诸葛亮为天人;今观其用兵,乃以此等军马为前部,与吾对敌,正如驱犬羊与虎豹斗耳!吾于丞相前夸口。要活捉刘备、诸葛亮,今必应吾言矣。”遂自纵马向前。赵云出马。惇骂曰:“汝等随刘备,如孤魂随鬼耳!”云大怒,纵马来战。两马相交,不数合,云诈败而走。夏侯惇从后追赶。云约走十余里,回马又战。不数合又走。韩浩拍马向前谏曰:“赵云诱敌,恐有埋伏。”惇曰:“敌军如此,虽十面埋伏,吾何惧哉!”遂不听浩言,直赶至博望坡。

3.夏侯惇拔矢啖睛故事

夏侯惇领兵救援刘备,攻击吕布,正与吕布手下高顺的军队相遇,便挺枪出马与高顺交战。两人大战有四五十合,高顺抵敌不住,败下阵来。

夏侯惇纵马追赶,高顺绕着军阵逃跑。夏侯惇也绕着军阵追他。高顺阵上有个叫曹性的将领看见,暗地拈弓搭箭,看夏侯惇近了,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左目。

夏侯惇大叫一声,急用手拔箭,不想连眼珠拨出,于是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于是便放进嘴里吃掉了,挺枪纵马,直取曹性。曹性不及提防,早被一枪搠透面门,死于马下。

扩展资料:

夏侯惇介绍:

夏侯惇(?-220年),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末年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

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与吕布军交战时,曾一度被擒为人质,又被流矢射瞎左眼。

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历任折冲校尉、济阴太守、建武将军,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追谥忠侯。青龙元年(233年),得以配享太祖(曹操)庙庭。

夏侯惇一生虽多在军旅,但仍不忘治学。他常亲自迎师,虚心求教。他为人俭朴,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一生不置产业,至死家无余财。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拔矢啖睛

4.夏侯惇拔矢啖睛故事

夏侯惇领兵救援刘备,攻击吕布,正与吕布手下高顺的军队相遇,便挺枪出马与高顺交战。

两人大战有四五十合,高顺抵敌不住,败下阵来。夏候惇纵马追赶,高顺绕着军阵逃跑。

夏候惇也绕着军阵追他。高顺阵上有个叫曹性的将领看见,暗地拈弓搭箭,看夏候惇近了,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左目。

夏候惇大叫一声,急用手拔箭,不想连眼珠拨出,于是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于是便放进嘴里吃掉了,挺枪纵马,直取曹性。曹性不及提防,早被一枪搠透面门,死于马下。

两边军士见者,无不骇然。夏侯惇既杀曹性,纵马便回。

5.谁杀的夏候悙

夏侯惇(?-220年6月13日),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

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与吕布军交战时,曾一度被擒为人质,又被流矢射瞎左眼。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历任折冲校尉、济阴太守、建武将军,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追谥忠侯。青龙元年(233年),得以配享太祖(曹操)庙庭。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故,曹丕登位,于二月已卯日拜夏侯惇为大将军,但在四月庚午日夏侯惇便去世,曹丕穿上素服到邺城东城门发丧,赐夏侯惇谥号为忠侯,夏侯家也获得优厚待遇。

夏侯惇一生虽多在军旅,但仍不忘治学。他常亲自迎师,虚心求教。他为人俭朴,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一生不置产业,至死家无余财。

按《史记·谥法解》云:"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难。"所以,"忠"实为大誉之谥,仅次于司马师的"忠武"。

夏侯悙典故

相关推荐:
  • 招标经典故事(合作成功的案例)
  • 历史典故画风(求10篇简短的历史典故)
  • 知己所托典故(管鲍之交典故意思)
  • 江西人典故(为什么称江西人老表呢)
  • 马肉和典故(指牛为马是什么故事)
上一篇: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发现什么的牙齿能够实现自修复 下一篇:校园一角作文300字片段(校园一角作文300字)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佛手典故(佛手出自哪里)
成语典故的(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有哪些)
引(引什么什么典的成语)
爱如沙
昭清典故(薛公是谁?)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32秒

返回顶部